感悟·感谢
——我对两大语文节日的总结
语文组 王夫成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早上好!
上一周,语文组成功地举办了两项大型语文实践活动。周三下午,“大树下的古风新唱”——十三中第三届古诗词吟诵节在我校新青年剧场举行,在三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高二年级12个班级600名学生全员参与。周五下午一点半,新青年剧场再一次被青春的激情充满,激荡,南京十三中第八届戏剧节的帷幕徐徐拉开。高一年级近七百名学生,以及兄弟学校的嘉宾、学生家长、媒体记者齐聚一堂,共享又一场艺术盛宴。 围绕这两个语文节日和这两次语文实践活动,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第一点感悟:课程应该是教师为学生营造的一汪水域,学生进入应是如鱼得水。
诗歌最初是供吟诵演唱而不是供阅读分析的,戏剧原本是供舞台演出而不是供分角色朗读的。所以,当我们本着这两大文体的体裁特征,作为一门课程去设计的时候,诗歌和戏剧一下子就焕发出它原本的巨大的魔力。当中秋月圆的时候,我们有“月光诗会”;当石榴花红的时候,我们有“戏剧节”;当校园梧桐树荫渐浓的时候,我们有“古诗吟诵节”。此时,课程变成了一湾活泼泼的氧气充足的水域,学生像一条条快乐的小鱼,在这湾水域里无拘无束游来游去。高二的同学们精选古典诗词名作,巧加编排,或婉转悠扬,或豪情万丈,并配以绝妙的舞蹈、和谐的奏乐,并渗透书法、绘画等丰富的艺术元素,酣畅淋漓地呈现了同学们对于古典诗词深刻独到的理解。高一的同学们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或化身为导演、或转变为编剧、或当起了演员……整个班级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俨然成了一支剧组。戏剧在排演和演出时,同学们向美、求真、趋善的渴望,欢笑、痛哭、愤怒的体验,课堂内外师生情感交融的喜乐和谐,台上台下同学间情感的呼应和律动,形成了强大的立体的语文学习场,同学的多元智力得到了充分的开发。这是一个语文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或者说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
第二点感悟:培养痴迷于书香的现代书虫,是语文教育肩负的伟大任务。
上个世纪30年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说过:“大家都说我国的国力不如人家。所谓国力,不限于有形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等等,一般民众的精神和智慧也占着重要的成分;普遍的不读书,民众的精神如何能振奋起来?智慧如何能得到发展?跟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的不如人家相比,普遍的不读书至少有同等的严重性。” 这是80年前的话语,现在听来仍然振聋发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间或者在自习课上,在教室或者在公交车地铁上,常常看到学生手不离手机、眼不离屏幕,曾几何时这种“指尖上的毒瘾”已然悄悄地消耗着孩子们的灵性漂洗着同学们的情感。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单单强调是社会不读书的风气使学校的书香淡薄,我们还要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堂是否没有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导致学生对书籍的冷漠。在高二古诗词吟诵节和高一戏剧节前前后后,我们非常欣慰地看到在学校的大树下,甬道上,操场边,食堂里,一位位同学一个个班级一个个节目组,手捧诗歌和剧本在忘我忘情地诵读和揣摩。看到这样的令人感慨感动的画面,我常常想如果这是我们十三中美丽校园的常景常态,那该多好!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借助这三大语文节日推动学生读书,而且把自己的课堂变成学生自由自在忘我忘情地读书的王国;作为学生,不要动不动拿出手机,不可自拔地阅读那些浅薄无聊的垃圾文字,拿起书来读吧!书中自有天和地,书中自有情和理!
第三点思考:文学,让你诗意的栖居。
德国19世纪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曾经写过一首诗叫《人,诗意地栖居》,后经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哲学阐发,“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更为人们耳熟能详。其实,荷尔德林写这首诗的时候,差不多已是贫病交加而又居无定所,他只是以一个诗人的直觉与敏锐,意识到随着科学的发展,工业文明将使人日渐异化。毋庸讳言,当今社会生活中功利、市侩、庸俗之风正紧正劲,人们的心灵变得粗粝、冷漠。同学们,今天我们举办诗歌节、戏剧节,期望能在同学们的心田上种下一颗诗意的种子,期望它能发芽、开花、结果,期望靠它来打量现实理解生活,发现欣赏生活中的真善美,期望“诗意的栖居”成为同学们的人生状态。看明月起相思,听流水惜年华,遭遇困厄时坚信“会当凌绝顶”,处于顺境时不忘“高处不胜寒”。用审美的眼光和态度对待生活、对待他人,你会发现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人生蕴含着的无限丰富的内涵以及每个人五彩缤纷与众不同的性格和情趣。
最后,我代表语文组对关心和支持这两次语文活动的全体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感谢校长室、德育处、总务处、年级组全体班主任老师以及信息处的秦在平老师、杨奇荣老师,谢谢你们的大力帮助和倾力指导!
高二古风新唱合唱团着汉服吟唱《蒹葭》《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