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远:回到教育原点培养人 |
|
“当前中国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不以育人为本,而是功利地看待教育。不少地方政府把学生升学当作自己的功绩,学校把升学率作为提高学校声誉的工具,家长把孩子升学作为追求幸福的工具。”5月10日,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在参加河南省洛阳市实验小学第二届学术节时说,当前,中国教育正处在一个转变时期:从数量的增加转变到质量的提高,从外延的发展转变到内涵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当前教育的弊端也很多,对此,顾明远呼吁,“回到教育的原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长期以来,我们把教育看成工具。以前我们把教育当成阶级斗争的工具,当作经济建设的工具,就是没有提到人的发展,而这才是教育的本质。”顾明远说,教育确实离不开政治和经济,要为政治经济服务,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教育真正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还需要从教育的本质着眼——培养人。” “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顾明远说,“教育是人类生存、繁衍、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也是人类对自身的超越,人类通过教育,不断超越自己。所谓一代胜于一代就是这个道理。没有人的发展,怎么能为社会经济服务?所以我们要回到教育的原点。” “最根本的问题是提高每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顾明远提出,学校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办好一所学校需要很多条件,有校舍设备等物质条件,有规范的学校制度,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教师,有了良好的教师队伍,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保证。”顾明远说,中国抗战时期那么困难,西南联大只有几间破房子,然而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培养了一批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那么艰苦的条件,为什么能培养出来?因为有高质量的教师,高质量的学者。物质条件并不是最重要的。” 在顾明远看来,减轻负担不是不让学生学习,而是要让学生有时间思考问题,不让学生成为做题的机器。“体验教育就是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为主体,自己来体验。如此一来就要给学生时间,你只让学生做功课做练习,他哪有时间来体验?哪有时间思考?教育一是让学生有时间思考,二是让他们有时间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 顾明远说,美国最好的学校学生负担也很重,但是他们与中国有一个本质的不同,他们是愿意学习,自愿增加负担,而“我们的学生是被动学习,所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首先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顾明远指出,与传统教育不同,现代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参与,强调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就是要把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所以我认为实现体验式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快乐成长,这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思想品德教育也要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不能完全靠教师的传授。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外要组织活动,在活动中注意学生的表现,引导他们去体会对人对事的责任感,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合作。” 在当前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的情况下,如何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顾明远建议,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职业有认同。“这个职业跟任何职业都不同,我们的对象是人,而且是在成长中的人,跟别的职业都不一样。”顾明远说,教育要真正让学生活泼地学习,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在课外,在学校里享受教育的幸福。“我觉得教育事业应该是最幸福的事业,我们老师也应该是最幸福的人,因为我们看到孩子们一天一天在成长,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进而产生幸福感。” 与此同时,教师要不断钻研。“教育工作,越钻研,越觉得有奔头。教育是一个很有创造性的事业,有创造性的工作就会使人产生兴趣,不至于乏味。”顾明远鼓励教师对教育不断钻研,不断更新。“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不用像大学教师那样,应该贴近学生,贴近工作实际,我们要研究实实在在的,教学怎么改进,学生怎么进步,切合实际搞研究,这才是真正的研究。” 在顾明远看来,教师的幸福感在于对职业的认识,对孩子的热爱,那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幸福。“教师的成长是在不断的钻研过程当中,既成就了学生的成长,也成就了自己的成长。”这位做了一辈子教育的老教师最后强调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