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动向,决战未来
——语文组研讨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卷
2014年6月12日下午,语文组老师在三楼会议室研讨江苏省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与会老师在会前亲做高考题、深思高考题的基础上一一发言,提出对今年高考试题的真知灼见。与会老师在如下几个方面形成了共识:1.变中有不变。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卷较之以前变化很大,比如“语言积累和运用”全部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大阅读用的是外国小说,作文的引导语与先前不同,文科附加卷中名著阅读简答题部分考的不再简单是“知否”而深度考察到“懂否”和“通否”,这些都是“变”。透过这形式上的“变”,我们还应看到它的“不变”。比如,“语言积累和运用”主要还是考语言的准确、连贯、得体以及对非连续性文本的理解和概括这些基本的东西。再如,诗歌鉴赏的几道题也是围绕古代诗歌鉴赏的几个要点(情感变化、环境与人、景与情)出题。又如大阅读方面,用的是是外国长篇小说节选,乍看觉得有些另类、出格甚至怪异,但它仍然围绕小说的三要素设计题目。所以,在这些变化面前,我们不可望风而动惊慌失措,还是要老老实实地教学语文,稳扎稳打提升素质。2.名著阅读,要指导学生作深度解读,要追求“懂”和“通”。看着两道题这已经不是看一些名著梗概甚至于做几套名著选择题背诵几十个简答题能应付得了的了。这实际上是考察学生有没有真的去读名著,从这一点来讲,试卷的导向是好的,我们文科的老师任务就艰巨了,不再是看着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而是要跟学生一起去读,一块作研究性学习,与学生一起成长、一同进步。3.看这两年的江苏高考语文卷,再看全国范围内的其他省市试卷,你会发现江苏卷不在固步自封,而是呈现明显的开放性,学习借鉴其他省市试卷倾向鲜明。外国文学文化文本的引入、两首诗歌的比较阅读是这样,作文题也是这样。它给我们的信息是,我们除了要研究江苏卷,还要研究全国范围内的其他十几套试卷。
以下是部分老师的发言要点。
张小英老师:与往年相比,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在题型上最直观的变化是字音、字形、病句题被取消,这一变化引起了我的疑惑和一些思考。首先,这类题型能否从高考试题中删去?此举将会把我们导向何方?我们知道,音形义是语言的最基本要素,它是语言能够被用来交流沟通的基础。语言的工具性决定了它应当是明确的、有统一规范的。虽然语言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种种变化,但这不意味着可以忽视那些长期发展而形成的语言规则。所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仍然要注重基础,读准字音、写对字形、正确运用词语。其次,语文教师应坚守的阵地。从平时学生的作业来看,错别字频繁出现,病句充斥其间,母语的规范性经常被打破,被忽视。网络用语、“火星语”泛滥,造成理解障碍。在这个网络用语肆意入侵的“语言狂欢”的时代,汉语作为母语的规范是应当被强化的,而中小学语文课堂可能是母语规范的最后阵地,守护好这片土地,是语文教师的职责。最后,教育和高考。高考是高中教学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的教都是为了考,为考而教,是教育的异化。简单直截的唯工具论,将扼杀人文的神性与美感。
王娟老师:今年高考语文,试卷内容作出了不小的调整,似乎有一点让人无所适从,当然也使人更想弄清楚风将要往哪个方向吹。我觉得面对不断变化中的考试,除了认清变化外,更重要的还是放平心态,思考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对于语文基本素养的基本要求又进一步提高了。理由有四:一、语用题虽然改为了选择题的形式,但是分量加大了。难度比较适中,更多的考核的是学生的基本语言素养;二、大阅读选取是外国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选段。比起阅读中国现当代的作品,学生在接受起来并不是那么轻松。相对于那些平时不怎么读书的孩子,有名著阅读基础的学生明显更有优势;三、作文题的思辨性,容易写,也容易写得轻浮。要想脱颖而出,从平时阅读中积累而来的思维的广度和厚度必不可少;四、名著阅读题难度明显加大,从以往的概括内容变成了如今的鉴赏分析,需要学生对于所读名著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思考。综上,可见养成阅读习惯、语言文学素养好的孩子在当下的高考中还是比较有优势的,而对于语文素养的培养其实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所以我认为抓好这一根本,无论考试的形式如何变化,有了厚实的底蕴还是能够底气十足的面对各种挑战。
那么该如何进一步的加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二。
一是制度上的保证,这也是我们学校语文组一直坚持的一点。依托语文基地的读书活动,再加上阅读课、阅读演讲、名著读书小组、名著摘抄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相信通过不懈的坚持和努力势必会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对高考有所助益。
二是教师自身文学素养的提高。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文学素养,以期在平时的授课中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其文学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相信把握好素养这把钥匙,细水长流,虽是平时的涓涓细流,也能汇成广阔无边的成功海洋。
刘薇老师:针对今年高考试题的变化,我觉得在研究试卷之外,是否还要做好另外两点“研究”?比如研究专家解读信息。在年初网上流传的《2014江苏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解读会会议纪要》中,有一句吴锦教授对“语文文字运用”的解读:“一般情况下,词语和病句为二选一,但理论上也存在不考语音的情况”。试想,如果当初留意到了这条信息(尽管老师们绝不敢据此不复习语音),多少能让老师和考生有些心理准备。再如研究高考命题组组长。4月16日听了某某专家讲座后,我的最大感触是,他们对高考命题组组长作了许多研究。翻看笔记,当时记下了这样一句话“古人有一颗细腻婉约的心……命题人似古人。”卷如其人,整份试卷都弥漫着浓郁的古典气息。如果在研究了考点之外,再对命题人的文学爱好、审美情趣做一些研究,是否能复习得更加充分一些呢?
张苓老师:本次试卷题型较新,弱化了字音、字形、病句等项目,语用上也从填空改成了选择。整体看来,出题人就“新”上有了更大胆的尝试。作为去年作文试卷的阅卷人,我很关心作文题的设置。可以说,本次作文题不再采用去年的新材料作文的样式,而回归到导语式作文。新材料作文尤其独有的优势,但面对其带来的纷繁复杂的立意角度,阅卷人在审题本身的判罚上反而弱化了。但今年似乎回归原路。但无论怎样变化,审题仍然是写作能力的一种重要体现,所以平时的写作教学须重视审题。高考的试卷对于一线老师的今后教学有一定启发性,但唯高考试卷的左顾右盼式教学只能是自乱阵脚。因此,认准语文教学正确的方向,以高于高考本身的要求来进行一定的语文素养教学仍是今后必须坚持和倡导的。
熊放放老师:我讲两点意见。一是关于试卷分析。2014年的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一出来,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从学生到老师,从学校到家庭,都在热议今年高考语文试卷所做的改革。我用八个字来概括我对这张试卷的感受:“新而不怪,文而不偏”。所谓“新”,指今天试卷的题型改革变化大,很新。没有以往试卷中的字音、字形、病句,而变成了对仗、口语交际、语言衔接;改变了过去文言文的叙事类传统,而变为议论体的文章;改变了过去诗歌鉴赏总是一首诗的传统,而变为了两首诗的比较阅读。所谓“不怪”,指对这些看似新的题型,学生其实并陌生。比如对仗,以往试卷中也会有填写对联,这次不过是由语用题变为了选择题;比如口语交际,从初中开始学生就会有口语交际的训练,这次不过文言化一些;比如诗歌鉴赏的比较阅读,我们的《一轮》、《大课堂学本》中都有专题训练。那么面对这样的“新而不怪”的题型,学生的反应是什么呢?是不知所措,是不懂应对,因为我们习惯了语文卷的套路模式,突然发生改变,觉得难以适应。所谓“文”是指整张试卷非常强调素材的文学化,从选择题第1题开始,到文言文阅读到文学类文本的《安娜卡列尼娜》选段,再到文科附加题的金庸分析,命题人竭力希望体现语文的特色,把历史的、文化的、语言的各种资料加以挑选分析,力图突显文学味。“文”的第二个特色体现在命题的语言上,这次的题干中经常出现的词就是“析”,如赏析、简析、分析,“析”就强调了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还要能评价、鉴赏,能力要求较高。所谓“不偏”是指尽管强调文学性,强调鉴赏分析能力,但所考查的能力点是高考必考的,提供的文本也是经典名著。但这样的试卷风格,很多学生并不能适应,大量的阅读、大量的思考,让学生手忙脚乱,不能真正品味试卷文本的文学味。二是应对策略。1.虽然这次基础题没有考,但不意味着字音、字形、成语、病句从我们的考试范围中删除了,毕竟语言文字的基础是所有能力的基础,当然我们也不可像过去一样死抓不放字音字形,而要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2.更强调语文能力的培养,上课给学生说话的权利,下课给学生活动的自由,周末给学生阅读的指导,平时给学生写作的指导,从林林种种、方方面面,提高语文素养。3.要将这次的语文试卷,分门别类进行整理研究,比如语用题有哪些类型,每种类型有无答题方法,再比如文科附加卷的文化常识,需要加以梳理。
郑丽芬老师:2014年江苏省语文高考卷变化挺大。语言文字运用由2道选择2道主观表达变成5道选择题,总体感觉难度变小,比如说对联,选出工整的对联毕竟比对出公整的对联容易;文言文由传记类文本变为说理性散文,理解上难度增加,而且题型由3道选择、3句翻译变为2道选择2句翻译,将原来的内容理解的选择题去掉,增加概括文意,学生之前习惯从最后一道选择题开始写,文本和题型都增加了文言难度。诗歌变为两首诗歌的比较阅读,理解难度增加,而且最后一题的表达效果,非得读懂两首诗歌才行。阅读由中国现代散文小说变为外国文学作品,名著阅读难度也增加了。作文,感觉审题难度不大,但不容易写好。对此我有如下思考:
思考一,感觉试卷区别度不大,容易的都能写出,难的都写不出,文科生似乎不占优势了。学生看到没有语音、病句很是兴奋,觉得松了一口气,却不管后面是难是易。面对这样变化,我们该怎么教学?高考试卷变化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很大,觉得既然高考不考,那么就更不需要去认真学了,很开心也很躁动。对此,我们老师更应该静下心来,不管外在的题目和环境怎么变化,我们始终要做好自己的事,踏踏实实地去教,只有我们静下心来,学生才会沉下心来学。
思考二,现代文阅读选择“安娜之死”作为材料,在高考中出现一个卧轨自杀为题材的文章,是否不大合适?会不会起到不好的引导作用?一般感觉这种指向性的考试,应该引导人们进行正面的、积极的情感表达与思考。
思考三,从试卷来看,试卷的古代文学、文化味很重,比如说语用中的对联、语言的得体、古文、诗歌、现代文阅读的论述类属于古代文学或涉及古代文学文化,虽然我学的是古代文学,也偏爱古代文学、文化。但是个人认为,古代文学文化精神趋向于传统、保守、内省,而不是大胆革新、锐意进取、外观,对培养少年的精神影响并不是很好,个人认为高考试卷古代文学、文化味宜轻不宜重了。
王江宏老师:对于2014年江苏高考卷,我说几点看法。从题型走向来看,本次语基题型变化较大。语用题由主观题变为客观题,这个改变,好像是在走回头路,回到了90年代的题型,增加了答题的偶然性,而学生的运用能力差距不见得能体现。从考查内容方面来说,首先出人意料地放弃了对字音、字形及病句知识点的考查,考查了得体、连贯等近年较少关注的内容。这个改变让我产生困惑,明年怎么考,考查点好像是“随机选取”的,而语基内容很多,这个变动给我们复习增加了难度,对这些知识点不得不全面复习,说不定也会考标点符号等内容。其次,语文阅读包括诗歌鉴赏,个人感觉考查点有命题人的喜好,侧重对人物内心世界分析鉴赏能力的考查,似乎看到了2011年《这是你的战争》的影子,对照题型,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今后教学中要注意题型的研究;也要注重让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文本,哪怕是高三复习课。从试题选材角度来看,(刚才熊老师、郑老师也提到)这份试卷缺少一点时代感,文学味较浓,也许是在淡化外语考试,呼唤重视母语教学的背景下,好像是在竖立一个风向标,引导学生重视母语的学习,重视经典的阅读吧。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让学生鉴赏自杀的特写镜头,显得悲观色彩较浓,青春活力不足。关于作文,审题不难,但不易写好,我认为如果学生能从自我入手,注重个体独特的体验,并与自身生命成长结合起来写,会拿到好的分数。
蔡玉瑛老师:自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揭开神秘面纱,各界议论纷呈,在我看来,这份试卷有几个特点,第一是求“变”,但还是“稳中求变”。“变”包含题型之变和分值之变。如“语言文字运用”部分近几年的试卷结构均为4道题,其中前两题为字音、成语或病句,题型为选择题,后两题为主观表述的语言运用题;而今年一下子变成5道选择题,没有主观表述题。另文言文部分的变化也较大。其中的文意简答题4分,有新意难度增加。文言文结构的变化也带来了分值的细微变化,由原来的19分变为18分,翻译由10分变为8分。诗歌鉴赏由原来的10分变为11分。但这个“变”还是属于平稳的,没什么偏题怪题。
第二特点“古典”味十足,综观整份试卷,弥漫着浓郁的古典气息,古诗文自不必说,连语言表达题中第二题选择“墙头雨细垂纤草”的对仗句、第三题的交际用语不得体的一题选项均为文言的谦敬词,论述类文本朱良志《乾坤草亭》等等,无不与“古典”有关,命题人似乎刻意地通过高考试卷命题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达出这样一种导向:语文学习应该返朴归真,重视文化底蕴的积淀。
第三特点“向经典致敬”。如试卷第五题是漫画题,且不论这道题作为语用题是否恰当,单就这题的出处——它原本是为叔本华的这句名言“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配的图。考的是哲学家的至理名言。这次试卷文学阅读选自列夫·托尔斯泰[俄]经典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第七部的最后一章——《安娜之死》。这部小说被广泛认为是写实主义小说的经典代表,描写出不同的婚姻和家庭生活,更进一步写出当时俄国政治,宗教,农事景像。
但作为一线教师,面对这份试卷我还有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取消字音字形的考察我觉得弊大于利;
二、语用以选择题方式考察失去了原本运用的功能;
三、文学阅读选文是经典很有特色,但因为是节选无前因后果的交代,在阅读理解上势必给考生带来理解偏差,而且安娜之死毕竟是自杀事件,这个章节我觉得不适合拿来作全江苏高考命题材料;
四、有些设题表达粗糙,指向不明,答案表述更让人怀疑其合理性,主要表现在文学阅读题。如第13题“第六段中对安娜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此 “特点”是“描写的特点”,还是“周围人的特点”?此“作用”既可理解为描写的作用,也可是周围人的作用;而看答案更是让人迷茫;再如14题中提到安娜之死时的心理描写,答案中的“偶然性,增强了悲剧意味。”我个人觉得是有问题的,估计很少有学生会答道;而15题考划线句的“意蕴”的答案更让人无语:“‘蜡烛’的比喻,写出了安娜死亡前意识从异常清醒到渐趋模糊、直到消失的过程。这句话表现了安娜临终前的内心感受,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安娜之死的总结。画龙点睛,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同情。”这答的是“意蕴”吗?我开始对“意蕴”这个词义表示怀疑了。
五、全卷弥漫着古典味,有暮气沉沉之感,少了一份灵动。读经典、弘扬传统导向很好,但我们毕竟生活在现世,做题的都是十几岁的现代的中学生,他们接触最多的是富有生机的当下社会,所以我认为语文学习也更应该关注现实,与时俱进,命题选材时可以更接地气一些。
六、本卷作文作为言论类的材料作文,有点像当年的“人与路”,具有一定的思辩性。入手不难,但推敲两段话可写的内容好像就是“青春”了。如果有考生重点放在“朽”与“不朽”的思辩上不知可不可以?如果不可以,那么此题的开放性不大,要写出彩不易,可能会带出大量的泛化作文。
徐 雁老师:今年的高考语文,淡化了字音字形成语病句等语知部分,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个人对此持有保留意见。一方面,语言文字运用题由主观题改为选择题,无法考察学生能否真正熟练自如的运用语言文字,已然失去了语用题的检测意义。另一方面,这几题从难度上讲也比较简易,几乎可以说是送分题。此外文言文文本本身阅读难度较大,现代文的问题指向不够具体明确,这使得平时语文程度好的同学难以在基础题中发挥优势,在阅读鉴赏题中也一样遭遇困境,难以发挥自己的真实语文水平。认认真真的学生劳而无功,马马虎虎的学生却不劳而获,这是否说明了这份卷子的信度和效度还需要再商榷呢!
蒋晓莲老师:面对今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客观题:
1、取消了字音字形成语病句这些基本常规题,据说以后也不考了。个人认为不妥!在整个社会提笔忘字,享受着快餐文化的时代,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最后一条防线的语文高考,不能在我们文化断层之后,再人为地制造文字断层。不能小看高考指挥棒对社会的影响力。
2、把语用题由文字表述题改为客观题,我开玩笑的说,我们的高考都是培养总裁的,属下做的方案,选择合适的就行。语文的应用能力,关键在应用,不应该是选择,建议还是主观表述比较好。
二、文言文阅读
今年的文言文阅读选择了一篇书信体议论文,在我看来难度等级不止上升了两级,教学大纲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以往高考文言文以人物传记为主,应该说符合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语文高考不是奥数奥语,这样提高难度,个人色彩太重。
三、现代文阅读
今年的选文为外国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节选,在缺少必要交代的前提下设题,就意味着考的不仅仅是对这文本的理解,它还包括名著的积累。倡导读书是好事,用这种方式让人读书不知怎的有点促狭的感觉。
就设题而言,13题的“特点和作用”语焉不详,不知所云。
四、附加题
名著阅读难度提高,要求学生真正读原著,我觉得是个好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