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展所长 教学相长 ——记历史组2017年“行知杯”教学大赛

文 / 王静 责编 / 王静 2017-10-19 点击 7380

        金秋十月,一年一度的“行知杯”教学大赛如期而至。今年历史组的五位青年教师就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各展所长,利用10月19日上午五节课的时间,就同一课题为大家呈现了各具特色的五堂课。

      首先是焦玉蓉老师,她能够合理对教材内容加以梳理,以不同的主题篇章,由浅入深地让学生了解和理解所学知识,并且能够结合高一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方式方法多样,如两两合作、小组探讨、黑板答题等等,图文并茂,紧扣教材,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高一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的阅读教材并理解所学知识,并作出相应的思维提升,课堂气氛活跃,课堂及时反馈,效果好。

      第二节课是吴婷老师,本课围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与局限性,从这场运动发生的原因、过程、纲领、失败原因和教训以及评价这几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认识到农民阶级能够推动民主革命的进程,但是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重任,不能成为民主革命的领导者,而只能是主力军。这五方面中,详略得当,采用视频和史料帮助学生突破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这一难点,同时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

       接下来是王静老师,太平天国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本课从五个探究问题入手,结合大量史料、图片以及不同层次的设问,引导高一学生一步一步掌握此次运动的经过,在吸引学生不断深入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其在民主革命进程中的作用和局限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活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对重难点的理解。本课紧扣教材,深入浅出,讲解分析详略得当,及时反馈,效果明显。

       第四节上课的是杨婧老师,她的这堂课结构清晰,基于课本,夯实基础知识。首先从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尖锐的时代背景,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使用地图及文字资料,带领学生梳理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进程。教学重点突出,分析两个纲领性文件的内容及地位。引导学生总结太平天国承担起反封建反帝的双重任务,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历史意义。课堂注重调动学生活动,较好地了教学内容。

       最后收官的是刘俊虎老师,本课紧扣大纲,依托史料,对重要知识点做深入剖析。注重语言的渲染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性,激活课堂。情节衔接环节上用心,整个过程流畅清晰,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充实紧凑的一个上午,青年教师利用这次大赛充分展现了各自的教学风采,中午历史组的所有老师就听课的感受在一起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在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指导下,寻找不足,不断改进,不断成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