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的确定
对近几年化学学业水平测试最后一题的分析,不难发现,很多都是将化学工艺或化学工业生产及最新科技成果融入其中,来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这类试题已成为学测中一个重要的热点题型,也是能否得A的关键。
我在接到赛课题目后,查看了近5年的化学学业水平测试最后一题,仔细比较了题型和考点,总结了关于流程题的几个特点:一是试题源于生产实际,以解决化学实际问题为线索进行设问,使问题情境真实。二是试题内容丰富,设计化学基础知识的方方面面,能考查考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同时考查考生解决化工生产中的相关问题的迁移推理能力。三是试题新颖,阅读量、思维含量较大,考查考生的资料收集、处理能力。
流程图题一般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设置问题:
1、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2、化学方程式或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3、与化学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操作,如除杂、分离、提纯、检验等;
4、产品纯度的计算或其他相关计算。
我们需要运用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知识,还要掌握一些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实验技能,关键是还要具有分析生产工艺流程的方法和能力。所以我将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流程图的分析上面。
二、教学流程
在教学程序的安排上,我采用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从总体到细节的安排。
1、具体→抽象→具体
首先呈现近三年化学学测的最后一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归纳出这三题中最大的共同点是流程图,再细细的分析三张流程图中的共性,可以抽象出流程图分析模型:
接着,将上面抽象的流程图模型应用到具体的例子中,首先是“工业制硫酸的流程图”,这是教材中的例子,该原理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学生分析起来相对容易。然后,再以2015年学测真题中的流程图为例,引导学生根据模型进行分析。通过两个例子的分析,学生对流程图不再是茫然不知所措,而是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寻找突破口。
2、总体→细节
学生对流程图的基本模型有了整体的认识后,需要针对常设置的一些问题进行突破。我围绕流程图中的三个部分,结合常出现的题型选择一到两个点引导学生细致探析。
首先是原料的处理部分,我选择了研磨、酸浸和碱浸三个点进行分析,并配备了例题进行巩固。然后是核心反应部分我选择了出现频率最高的控温,分析了加热、降温和控温思考的出发点,同学们思维发散,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考虑角度。接着是产品的分离和提纯,我选取了结晶这一部分内容,也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也是初高中化学都涉及到的内容。除了上述三项内容,我又从文字表达的规范性上举了两个例子,提醒学生不仅要了解题目的意思,更要用化学语言规范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反思
本次“行知杯”赛课活动,我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从课题的分析到查找资料,再到学案和课件的制作,我都尽了自己的力,利用了一切能利用的时间去准备。在上课之前,我对自己的设计还是挺有信心的。
首先,我觉得我选择的角度十分贴近课题。教研组定的课题是“从化学学测最后一题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指导和突破”。我一开始想选择我以前研究过的“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这个角度,我制作过相关的微课,比较熟悉,也有现成的课件。但考虑到学情,目前学生才完成所有新课的学习,而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一上学期学习的内容,很多同学肯定遗忘得差不多了,现在进行复习,效果欠佳。于是,我果断舍弃了这一想法。我又考虑了化学计算这个角度,但比较了这几年化学学测的计算,每年的计算类型并不相同,说明计算不可能花一节课的时间去完成复习。如果是复习多种计算方法,那只能是皮毛,显得很不到位;如果选择某一种计算方法去复习,又显得很片面。我又放弃了这一想法。最后我通过比较,认为流程图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也是关键,所以我终于确定了自己的课题。那一刻,积压在心头几天的大石头落地了。
其次,我觉得这节课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化学核心素养中有一条“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要求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节课的设计,我采用“具体→抽象→具体”,这里的抽象就是指“流程图的分析模型”,学生从具体的真题流程图,通过推理、分析,总结出流程图分析的一般模型,再将这一模型运用到各类流程图分析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流程图的认识层次更高了。
当然,这节课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这部分也是我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语速快了,和学生的问答不流畅,临场应变能力还十分欠缺。在上课前,我听了黄颖洁老师的课,我主要就是来学习她如何与学生互动的,她的互动很流畅,遇到的问题都化解了,都变成了她的亮点。虽然,我知道这部分我存在问题,但目前我还不能做得很好,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不妙的气氛。课后,我也十分苦恼,因为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的出现,打击了我的自信心。我想唯有更加认真的备课和不断的积累才能有所改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