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课程,别样的风采——物理组2017年“行知杯”教学大赛总结

文 / 倪文露 责编 / 倪文露 2017-10-31 点击 8781

       2017年10月25日-10月26日,物理组开展了我校第三届“行知杯”课堂教学大赛,本次参赛的物理教师有9位。其他教师在物理组教研组长牛学德的带领下也都担任了评委,踊跃参加本次教学大赛。具体赛课的安排如下:

   

        本次大赛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9位物理教师分别就“力的合成”这一节课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伊始,崔爱玉老师以一个趣味游戏(男女生拔河:两男生握住绳子两端,女生握住中间位置,让两男生拉动女生;增大绳两端的夹角,发现男生逐渐拉不动女生,且女生很容易拉动两男生。)将整个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整个教学过程有条不紊,思路清晰,由现象引发问题,由问题引发思考,由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探究来解决问题、总结规律、发现真理。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以及体现了一位物理教师严谨专业的教学素养。

          

        陈东海老师在课堂开始也做了一个非常震撼的学生演示实验(一根细线中间悬挂重物,当线的夹角变大,两端拎线的同学觉得手痛且突然绳子断了,重物落地。)这样的设计与崔爱玉老师的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且陈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历史材料的补充,让学生体会科学家们找寻规律的艰辛过程,也是本次赛课中的一大亮点。

   

       朱丽洁老师的课堂一直是物理组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她的语言极富感染力,强弱有度,启发性强。能在极短时间吸引住全场学生的耳膜。这节课朱老师通过设计了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追本溯源,例如在实验这一块,朱老师强调的不是实验的步骤,而是像学生询问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做什么?怎么做?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查阅书本,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养成。课堂活泼,教学效果显著。

     

        蒋苏萍老师的授课风格与朱丽洁老师形成鲜明对比,她的语言和姿态极富亲和力,从容优雅,让人如浴春风。她总是能用极其形象的语言将难的知识简单化,本节课蒋老师以围绕2个学生的“及时讨论活动”进行展开,又是一场学生思维的盛宴。教学内容丰富且有深度。

      

         诸莉莉老师整节课的教学思路:先通过介绍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出等效的思想,激发学生兴趣;然后随手取材,分别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两个弹簧测力计吊起手机,引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在探究二力合成的规律时,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再交流讨论分享设计的方案,帮助学生开拓思维,然后进一步通过演示实验,加深学生的理解。语言简洁精炼,知识点讲解清晰。

        与其他一些老师一样,王新星老师也非常重视课堂的引入阶段,一个“勾老将”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且生动的表现了二力随夹角变化关系,与本节课内容贴合紧密。在探究合力分立时,王老师将两幅图的受力情况遮挡起来,巧妙由两幅图等效作用效果的引出分力、合力概念;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先让学生结合所给的问题阅读课本,一步一步得到实验方案,学生分组实验是本次课堂的一大亮点;本节课最后解释一开始“勾老将”中为什么夹角大的树干会断的原因,首尾呼应,课堂逻辑严谨;整节课张弛有度,收放自如,语言精练,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也学习到了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

        于琴老师的课堂逻辑思维清晰,教学紧紧有条,语言富有亲和力。在探究互成角度的两分力合成规律时,从实验的图像中推理出结论,并运用数学里几何图形中的函数关系严谨地验证了该图形的是平行四边形,向学生传达出学习物理的精神在于质疑,合理的探究与充分的证明。既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物理的探究之美,也体会到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融之美。

        倪文露老师,作为物理组较年轻的青年教师,具有很高的教学热情,语言抑扬顿挫、肢体表现丰富,整个课堂互动较多。分组实验,4人一组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是整个课堂的特色和成功之处。并且倪老师采用了pad教学,将学生的实验结果直接屏幕显示在班级面前,既展示了一些学生的优秀成果,同时也把一些学生探究过程中的问题暴露出来,然后全班讨论再改正。科技的发展也决定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高效率,勤互动,正反馈始终是课堂教学不变的核心。

        徐燕老师取材于生活,弯钩、橡皮条、三角尺、弹簧测力计就组成了简易的探究力合成规律的实验,最大化地将实验效果展示给学生,将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实验的全过程。徐老师擅于提出问题,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的参与度高。

     ►为期的两天的“行知杯”大赛已经拉下帷幕,但物理组每一位教师学习成长的道路不会停止。针对本次赛课,全体物理教师有这样几点共同启发:

①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每位教师在教学引入需多下功夫。如何在课堂开始,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切记流于形式,课堂引入应设置与本节课内容联系紧密的事例或者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等等。

②注意教学问题的设置。物理课不简单是公式的积累,更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既考验了教师设置问题的水平,对学生的学习的具有很强的吸引和引导作用。

③实验教学不可忽略。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在条件(实验器材与且课时充足)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亲自动手做实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违背,只有深刻的体验才会有深入的理解。

       当然,本次赛课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足,有的老师过分注重学生兴趣的调动,本节课的教学容量不够充实;演示实验过多学生参与性不高等问题。对此,我们将进行深刻反思,不断完善提高自己。

     ►十三中,这里有认真负责各具特色的老师,为了你们喜爱的、高效的、更加优质的课堂,为了在这里成长的你们(十三中的孩子们)。所以我们也在不断成长,愿你们取得满意的、骄人的成绩。愿你们的青春不留遗憾!

         同样的课堂,别样的风采!物理组2017年“行知杯”教学大赛圆满结束!

 

撰稿人:倪文露

2017年11月29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