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组2017年“行知杯”教学大赛报道
2017年11月2日,政治组在高一年级开展了我校第三届“行知杯”课堂教学大赛,我组4位教师共同参加了比赛。本次大赛沿用同课异构的形式,4位教师就同一课题《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精心准备,根据自己独特的理解组织教学。
吴浩老师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互动式教学和讨论分析的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张海艳老师在立意方面苦下功夫,通过情境潜移默化进行立德树人的渗透。一节课的目标、一节课的灵魂,是核心素养教学改革浪潮下课堂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经济生活7.1的内容少,考察时也比较简单,立意注重两个方面内容,1、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创造自己幸福的人生;2、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分配政策的变迁,知道有国家分配政策的保证,有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大后盾,可以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取得收入,对党的领导和国家政策产生政治认同。
张燕老师的心理课课题是《“爱”的一生》,结合青春期学生的情感发展进行设计。全班同学分为5个小组,包括青年期、成年早期、成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为讨论“爱情”进行角色分配。整堂课分为三个环节:一是理解爱情,二是指导爱情,三是规划爱情。本课在小组分享中,少了老师说教,多了同伴的交流,让同学们不再避讳爱情,而是更理智的憧憬爱情,更慎重对待高中的朦胧情感!
童琳老师对本节课内容的组织和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打破过去常规的先讲授“按劳分配”再“按要素分配”的教学顺序,对知识体系进行了创新性的重构和调整,具有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
刘美玲老师从南京人民的幸福生活入手,比较工资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变化来看我国的分配制度,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南京的本土企业有多种类型,而不同的类型中蕴含着不同的收入分配方式,共同体现了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教态亲切自然,内容详实有趣,把生活逻辑和教材逻辑进行了合理的结合。
比赛有输赢,但对于教学能力来说,我们都是赢家。我们青年教师共同在切磋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这——就是“行知杯”真正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