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合成"教学设计与反思
南京十三中 徐燕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改革的推入与实施,教师的教育观念在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转变。在我们学校的组内公开课中,我开设了一节“力的合成”,通过备课、上课、改进、再上课的过程,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新课改对我们物理课堂教学的影响。
对比了新旧课标,关于“力的合成”,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共点力的合力,这要求并没有变化。但新教材对本节的要求突出了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和探究实验。所以在备课中,我的教学设计力图在这两个方面做到有效的突破。
首先引入部分,我引用了“曹冲秤象”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让学生们理解“等效替代”这个思想。学生们被吸引注意力的同时,也深刻的记住了等效替代的思想。紧接着,阐述了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体现这样思想的实例,引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并让学生们知道什么是力的合成过程。
其次,要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前人做成功的实验或把已有结论的实验再验证一遍,这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观察、思维等能力”的教育目标相去甚远。所以新课程认为物理实验功能的体现,不仅仅在于获得所谓的“正确”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和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索过程。学生天性好奇、好动、好学,对科学实验更为热爱。只有亲身经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对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实验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感受到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力的合成这一实验由传统教材的验证实验改成了探究实验,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更加真实而深刻。以前把实验结果告诉学生,而我们现在是探究性的实验。这势必给教学过程增加了难度,问题的设计,学生的预期回答,如何引导等等都需要思考和准备。
比如设计实验时,同学们都会知道选择弹簧测力计2个,用于出现2个分力,但是拉动什么呢?如何体现效果相同?学生会有很多答案出现,而且在拉水桶的例子影响下,学生会自然想到拉动水桶,拉动木块等,但是效果相同很难体现,学生很难想到合适的物体。这里我就直接将“橡皮筋”给出,让学生们自己思考,为什么选择它,好处是什么。
比如在实验大致步骤给出后,是老师演示还是学生动手?因为本节课还不是分组实验课,又要体现学生参与体验的要求,所以我选择学生上台演示,将橡皮筋用挂钩直接钩在黑板上端,演示给学生看。
比如在实验时,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你需要记录什么,而是让他们自己体会,这个步骤我该记录哪些信息。然后对他们记录的东西进行补充、改进。
之前的这些准备都是为了能顺利的进行到本节的重要部分: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当学生们拿出自己的“作品”,这时他们是很激动的。以前我们是进行“验证实验”,是把F1、F2按照平行四边形画好,然后比较它们的对角线是否重合,如图1;而我们的“探究实验”是把F1、F2、F的箭头直接连接,如图2,然后大家猜测,力的合成符合什么图形。
图1 图2
同学们关于只有一组数据就得到结论可能存在疑问。这里我又加了一个验证的实验,当两分力大小是3N和4N,夹角是90°时,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它们的合力应该是5N。按这个例子,再请同学们演示一下。这样可信度就高了。
这节课的整体流程设计与课堂实施效果,我自己感觉还是比较顺利,比较满意。在反复的修改中,我摆脱了课堂教学是要一味的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的误区,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尽力达成三维目标。让学生不会觉得物理那么难学,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是那么紧密,让学生在学习物理时能够达到良性循环,真正做到素质教育。
物理组 徐燕
201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