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组于琴“行知杯”教学反思
——《力的合成》教学反思
本次行知杯的课题定为必修一的《力的合成》,与高一当前的物理教学进度接轨。作为新入职的教师,参加行知杯虽然紧张但是收获却颇丰。感谢我们物理组老师的不吝赐教,提供了非常多的学习机会,让我对这节课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备课思路】
首先谈一谈我的备课思路:为了弥补教学经验的不足,我从教材、教学参考等教师用书入手,首先大致把握了本节的知识框架以及逻辑顺序,接着抽丝剥茧抽出本节的重难点,着重设计重点的教学环节与难点的剖析,其次通过相关的练习了解到本节内容的易考点,并能够从习题中发现遗漏的知识点即时补充到课堂教学中来。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实验探究力的合成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对于矢量运算的法则在学习位移时已经有了初次的接触,但当时还未对位移的运算法则有详细的讲解,并且学生要从位移矢量迁移到力矢量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属于全新的概念。还记得几年前使用的教科书中描述该实验是为了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而现在的教科书是通过该实验来探究力的合成规律,为了降低探究的难度提醒学生将三个力的箭头端试着连接起来,突破了探究的思维障碍。
【反思教学】
1、教学准备
本节课我设计了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一只夹子夹住教科书,先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的钩住夹子,稳定后记录两个分力的大小。再用一个测力计钩住夹子待稳定后读出示数,求证两分力的代数和是否等于合力的大小。提出疑问,既然不等于代数相加,那么矢量合成要满足什么规律?第二个实验:参照教科书上的实验说明,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在选择实验仪器时,我比较了现有的两种器材,一种就是传统的橡皮条、木板、白纸和弹簧测力计;另一种是刻有角度的圆盘、定滑轮和钩码。两种器材都能达成实验目的,传统实验思维直接,与教科书给出的步骤吻合度高,实验成本低便于开展学生实验。新型实验仪器思维跳跃,首先用钩码的重力代替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以根据刻度盘读出两个力的方向,大大降低了由于摩擦和读数所带来的误差。因此教师多事先将两个分力的大小和角度设定成便于计算的矩形,但也正是因为可以事先设定,这种操作对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得出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困扰,实验存在偶然性而缺乏普适性。另外关于新型实验器材的使用还没有得到推广,关于这部分实验的考点是围绕传统实验来展开的,我认为两种器材可以配合使用,可以在熟悉传统实验的原理与步骤的基础上,改进传统实验带来的误差,从而使用新器材,既能促进学生对传统实验的理解与剖析也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2、教学细节
在“两分力大小不变,合力随着夹角变大如何变化”的问题上我采用了由学生自主作图的方式,提示当夹角为0度,60度,90度,120度,180度观察合力长短的变化,希望学生能够在巩固平行四边形的作图法的同时,独立发现合力的大小随角度的变化关系。但是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无从下手,第一是因为我在课堂上给出的条件过于模糊,虽然分力大小不变,但由于两分力大小没有具体化,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定标度通过力的图示作图,如果具体给出两分力的大小值既能够简化操作也能巩固求合力画图示的思想。我是从理论探究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也有教师自制了实验仪器,通过实验可以清晰的展示合力的大小变化,效果很明显,我觉得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
由于对课堂教学细节思考的不够周到,在探究平行四边形定则时我采用了演示实验,而没有对学生进行分组,采取分组实验。虽然课堂上点了两位学生协助完成实验探究,但剩下的几十位学生尤其是后排的学生因为离讲台较远,容易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分散注意力,如果能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实验中亲历探究过程,学生的参与度高,注意力集中,课堂的氛围也会更加活跃。另外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意外发生,虽然都能及时应对,但如果能够在课前的备课中考虑全面,有些不必要的错误可以避免发生。
3、课堂互动
这节课我设计的问题不算多,所以与学生的互动不多,另外互动的涉及面不广。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适当将新知识的教学以问题的形式引出,激发学生思考,给学生更多机会表达想法。对问题的设计,要事先考虑好学生的回答方式,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避免问答方式过于单一。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点反思与心得,课要慢慢打磨与品味才能让每个细节都富有意义。很幸运在这里遇到一群优秀的前辈,他们有饱满的教学热情,有丰富独到的见解,也有发人深省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