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反思

文 / 吴浩 责编 / 汪维波 2017-11-09 点击 10050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反思

 

吴浩

 

本课的教学设计贯彻实施了新课标整体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经历探究学习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坚持学法和教法的统一。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中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现象的分析、学生的生活情景联系起来。

2.贯彻主体和主导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扮演好“主导”的角色。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讨论、角色扮演等达到认知和行为上的教育目的。

3.贯彻教学多感官共同参与的原则。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运用多媒体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视听效果,直观性原则。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发展规律,在教学中从分析社会现象入手揭示事物的本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从本框的地位和内容要求来看:

(1)本课是本单元的切入点 

分配是再生产过程的第二个环节,但是分配却是关系到家庭收入和消费的关键之处。新教材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三单元第一部分来讲,正是要把“与中学生关系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经济活动”作为本单元的切入点,这充分体现了新教材蕴涵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2)本课所涉及的分配原则不仅仅是一般的指导原则,而且包含了在实际生活分配中具体的、可操作的要求。如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具体内容,直接告诉人们在生活中分配的具体情况。这些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5. 课程结构:

本课共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按劳分配为主体”,第二部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只有深入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才能进一步学习和理解第二框题中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性,从而思考我国当前如何在收入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因此,本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6.教学流程:

第一部分通过情景引入、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完成;第二部分首先让学生分析你家庭收入的状况,还有哪些可能形式增加家庭收入,以及这些收入属于什么收入分配方式。

通过小组合作分析的环节,引导学生从分析身边材料入手,明确分配制度;最后,通过展示逻辑图,突出主题,由教师进一步加深、提高认识。整个教学过程即不灌输,也不空洞说教。在这一过程中,对一些内容要进行适当的深入与拓展,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中澄清问题,提高认识;

7.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习欲望、增强学习兴趣。

问题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促进思维发展。

启发式教学:组织探究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通过实践,本课达到了有效性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的落到了实处。整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轻松、有序,较好的实现了三维目标,突出了以“学生为本、为主体”和从学生生活中来到其生活中去的教学新理念。

特别是在“按劳分配为主体”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小组成员同学对按需分配、平均分配和按劳分配的比较分析,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分配合理公平的必要性,人性养成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非常成功,是本课较为成功的亮点;还有依据从“矛盾的特殊性到普遍性,再由普遍性到特殊性”的认识秩序,通过本课最后一环节,即马云、许家印、任正非的故事,让学生通过不同的结尾加以反思,老师再给出此故事的真实情况,并通过老师的适度引导,从而使学生明确现行分配制度的合理性,再让学生去分析身边事例,回归学生生活。在此环节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但最终又形成了一个共同认可的分配制度,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即不灌输,也不空洞说教,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以充分的实现。此处也为一亮点;最后展现逻辑图,突出主题,对此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巩固,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从而使知识目标加以落实。

总之,在本节课中,力求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如导入从学生较为熟知的“社会主要矛盾”入手,过程中通过对不同分配方式的比较、同学家庭收入分配方式进行抽样调查等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设计者力求实现三维目标的结合,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主导地位,突出人性教育,且收到了好的效果。整节课,师生轻松愉快,互动良好,教学效果较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