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反思

文 / 童琳 责编 / 汪维波 2017-11-09 点击 12842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反思

童 琳

 

总体上而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教学任务不是很重,从知识点来说,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有哪些,我国实行现行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等,通过具体情景的分析,能够区分出不同的分配方式。此次上课是借班上课,根据上课的情况及课后的反馈,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反思。

一是导入的反思。讲授此课时恰逢十九大刚刚闭幕没多久,于是借着这一重大时事背景,我选择央视的系列节目“数字五年”之“中国:世界经济的健康引擎”作为话题导入,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万亿,这个数字是2012年的1.32倍。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我们是如何分配这些财富的?

这样的设计,可以讲就是中规中矩,优点是紧密结合社会实际,体现政治学科特色,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心社会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缺点是给学生的代入感不强,对学生本堂课学习的兴趣启发不够。针对本框题的内容,可以在导入上再花点心思,设计得再贴近学生生活一些,调动学生的兴趣,开个好头。

二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反思。本框题分为两目,其中第一目讲“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主要知识逻辑顺序为:按劳分配的含义——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第二目讲“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其主要知识逻辑顺序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从考试要求的角度来说,这些知识点难度系数不高,但学生容易混淆具体的分配方式。为了加强学生对不同分配方式的理解,我在教学内容先后顺序的安排上对教材做了大胆的调整,不再按照先“按劳分配”、再“按要素分配”的授课顺序,而是先就着导入的话题,引导学生反思“在我国现阶段,能不能实行按需分配或平均分配这两种方式?”,由此打开话匣子——个人应该怎样参与分配获得收入来源?

讲到这里时,考虑到高一学生的特点,社会生活经验少,基本没有接触过经济收入,所以对于本框题所涉及的内容没有太多的概念,这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更直接、具体地呈现各种分配方式的不同,在学生自主学习了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我又呈现一段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你能说出该家庭成员的收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获得的收入吗?”“这反映了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方式有什么特点?”“不同的收入分配方式各有什么意义?”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归纳、总结,老师辅助,师生共同完成本节课的主体内容——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等。

这一教学环节的开展,主要是培养和提升同学们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感受领悟知识并在生活中得到运用与升华;同时教学内容的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实现以生为本,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交流和多向思考,使学生学会分析归纳。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因为是借班上课,和学生的默契度不够,班级的探究合作氛围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给教学效果打了折扣。

三是小结反思。预设的课堂小结应该是这个环节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策略,让学生自主地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复述,教师仅作必要的补充和完善。但由于受时间限制,后期的小结只能以老师为主,带着学生完成对本节课的知识总结归纳。这也是临下课时我的一个遗憾。

经过这次课堂教学的反思,我再次体会到,没有最好的教学设计,只有更好的教学设计。课是越雕琢越出彩的。学生的积极性需要老师去激发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学还是要从学生出发,采取最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善于鼓励,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这节课上下来以后,我觉得在这些方面还有一些遗憾:一是追问不够深入和积极。在课堂中适当的追问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收获课堂意外惊喜,在课堂互动中学会追问的技巧,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过程提出针对性问题。二、师生互动不够精彩。虽然是借班上课,但事先预设不够也是重要原因。三、学情掌握不好。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学情分析,了解所教学生的真实情况,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课前没有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学生在上这一框时感觉有点吃力。一堂好课,要知道自己应该给学生什么,这既要灵活运用教材,突破教材,也要考虑学生的需求,灵活的处理教学内容。一堂好课,真正上课的时候,可以和想的不一样,只要知道要去哪里就好。一堂好课,既需要课前的“精雕细琢”,更需要平常的艰辛累积,同时需要课上的教学机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