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利 思弊 思变——《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教学反思
刘美玲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新课程标准》也积极倡导:“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反思性的实践者”。上了《按老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一课我感觉从上课过程中我不断获得了灵感,也得到了历练,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收获和体会:
一、选择热点话题,贴近学生生活
在这一课前期导入的时候,我选择了贴近学生的背景材料《南京人民的幸福生活》,引入了南京人民都关心的一个话题——“我的收入涨了没有,在不同的企业工作,我可以过什么样的生活”。通过丰富的资料展示,了解南京人民的平均工资水平、南京人民不同工资的分布比例、南京人民对比去年的工资上涨情况以及南京人民收入的总体构成,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也明确了学习本课的意义。
思想政治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高中学生丰富的生活素材是思想政治课程的基础,可以将学生熟悉的乡土资源引入课堂组织讨论。在课堂引入部分,展示了一段材料“2017年上半年,南京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209.4元,同比增长8.8%。从收入构成看,人均工资性收入占比最高,达到57.1%,同比增长9.7%,拉动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个百分点,拉动力最强;人均转移净收入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居第二位,为23.4%,同比增长5.4%;人均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占比分别为2.9%和16.6%。”身为南京人的学生们对于自身周围生活的变化感同身受,最容易产生共鸣。中间穿插一系列的问题:思考1.员工的工资收入主要是什么分配方式?思考2. 为什么不按需分配呢?思考3.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收入都是按劳分配吗?思考4.不同企业付出等量劳动,报酬一定相同吗?思考5.南京还有很多很牛的民营企业,如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其员工的工资分配以什么为标准?为什么?思考6.南京居民自主经营的收入属于什么分配方式?请你说出一项家庭的财产性收入。思考7:居民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材料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够结合材料去探究国有企业员工的收入主要是由哪个分配方式构成的,而民营企业和外企又是由哪种分配方式构成的?这两种分配方式各有哪些优势?在目前的国情下,为什么要采取这种分配方式?层层追问激发了学生探究质疑的欲望,把前后知识融会贯通。新课程的一个理念是德育生活化,生活是最好的教材,我们要尽力挖掘身边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多从自己的周围世界寻找事例材料。
三、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要,对故事加以精选和提炼,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创设故事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的积极性。在讲分配制度时,原来就想运用书上现成的材料,后来想想这样一来比较单调,二来也不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教师应该灵活处理和运用教材,要将小课堂延伸至大社会,结合实际适时补充富有时代气息的知识。后来上课时就拿“南京人民的幸福生活”作为材料背景,通过了解南京的著名企业,形成了一个有连续性、综合性的体系,分别用来解释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对待劳动收入的态度以及怎样选择适合国情的分配方式,从而深化了本课重点突破了难点。
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追求平平淡淡的完美,而追求有突破性的遗憾。这节课上下来以后,我觉得在这些方面还有一些遗憾:
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学情分析,了解所教学生的真实情况,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课前没有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学生在上这一框时感觉有点吃力。一堂好课,要知道自己应该给学生什么,这既要灵活运用教材,突破教材,也要考虑学生的需求,灵活的处理教学内容。一堂好课,真正上课的时候,可以和想的不一样,只要知道要去哪里就好。一堂好课,既需要课前的“精雕细琢”,更需要平常的艰辛累积,同时需要课上的教学机智。
在情景问题的铺呈过程中,每一个问题目的性都太强,学生很容易并且习惯于在书上去寻找答案,没有让学生自主思考,自由发挥的空间。这其实是略加粉饰的灌输,略显生硬,教师讲的太多,学生讲的太少。另外在课堂中适当的追问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收获课堂意外惊喜,在课堂互动中学会追问的技巧,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过程提出针对性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学生心中最隐蔽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可能是分配方式这一框内容本身就比较抽象,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又是借班上课。在这过程中,我虽然适时进行引导,还是有心无力,感觉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还不够,只有把学生融入情境引发的情感磁场中,才能实现以境激情,以情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