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远新的旧故事中共享成长
——《断魂枪》教学反思
语文组:李昊欣
《断魂枪》是老舍的经典小说,当中渗透着老舍对社会、人生、文化等重大问题的观察和思考。亨利·詹姆斯在《小说的艺术》中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断魂枪》当中,老舍以精纯晓畅的京味儿语言、炉火纯青的描写和叙述,在“传”与“不传”的疑问和纠结中塑造了沙子龙这样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当中的时代精神火花与历史生活气息传留和感染着人们的情感、意绪、思想。也正像亨利·詹姆斯所追问的:“除了决定情节以外,性格又是什么呢?除了说明性格以外,情节又是什么呢?一部并非关于性格的小说,它算是什么呢?除了性格以外,我们在其中寻求些什么,又找到些什么呢?”
在这样的追问之中,关于这篇“永远是新的也永远是旧的”故事,“教什么”的问题似乎有了一条线索,但是教学起点要从学生的需要和学情出发,应该在由学生生成的40分钟课堂中完成对这篇有一定长度的文本的学习。课前布置了预习,故事梗概可以由学生自主复述;老舍是学生熟悉的作家,作家的介绍可以由学生进行自主回顾,但需要在“老舍是满族出身”和“作家”的认知基础上,提示学生老舍的“练家子”身份,一方面引导学生去注意作品中的书写与文本气质,一方面也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在此铺垫之后,我选择从学生在初读过程中最想了解的问题出发,以此提升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和课堂效率。和我的阅读经验相似,学生在课前的课间交流和课堂反馈中都显示,他们最想解决的问题,也是这篇小说的核心矛盾点:沙子龙为何不传断魂枪?
首先,立足文本,在线索中前行。带着对“不传”的疑惑,我们可以发现除了沙子龙之外的另外两个角色:王三胜与孙老者。这两个人物都非常渴望传习沙子龙的五虎断魂枪。那么从文本出发,在情节中分析二者行为,探寻人物性格,同时可以把握人物之间的关系。本篇作品中,作者在人物描写上着墨不少,细致生动。如何高效又精准地进行把握?备课中,我选择反复阅读文本,之后合上书本在脑海中回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什么?我想到了三个人物的眼睛。进而,顺着这个发现,我又重回文本,有目的地进行勾画与勾连。王三胜有4处都是以“努着眼”这样的面目出现,孙老者的眼神总是黑、深又闪着亮光的,仿佛一口井,沙子龙则是“明得像霜夜的大星一样的”眼睛,并且用这双眼在结尾孤独地仰望着那见证了他江湖传奇的星空。这不是巧合或机械重复,而是人物性格在肖像上的突破点。由此,我按照情节发展顺序,也是从性格分析的难易情况出发,让学生先通过文中相应的句子,由王三胜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等角度出发,探究人物性格。除了眼神的描写之外,比武也是这篇作品中突出反映人物性格的情节推动点和教学关注点,王三胜那奔向孙老者喉头与中部的致命枪头也是需要提醒和引导学生来关注的。在分析出王三胜是个鲁莽、浮躁、凶狠、势利的粗壮武夫后,学生自然便会明白沙子龙何以不传断魂枪给自己的大伙计。那孙老者呢?学生可以根据文本分析出孙老者是坚定又武艺高强的武痴,但为何不传给他就成了一个难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引导学生对沙子龙人生转折的前后进行比较,来引出对于故事背景的分析。凉、硬、滑而发颤的断魂枪杆难以抵挡那震醒东方大梦的热枪口,所以与孙老者比武也就失去了意义。他既没有必要把五虎断魂枪传给一个武功比自己弱的人,也不想传给一个不识时务的武痴。这个大背景下的小人物以一种末世英雄的姿态展现了他对时局的清醒认识和理性判断,也以那双星一样的双眼和只在夜里独自舞枪的姿态展现了他的挣扎、失落与坚持。也由此展开对课文中删减掉的那句题记的分析:“生命是闹着玩,事事显出如此;从前我这么想过,现在我晓得了。”体现了小人物在大时代浪潮裹挟下的无能为力和无奈。
第二,以小见大,在探究中提升。顺着故事大背景的把握做探究。这篇作品写于1935年,是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老舍作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爱国知识分子,当中有着对国家的担忧,有着对国家文化传承的担忧,更有通过断魂枪的一声长啸唤醒仍在东方大梦中沉睡之人的希望,表达了对铁蹄踏破山河的痛心和对国运的担忧。故而,回归标题,如何理解《断魂枪》这一标题?我试图让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和理解进行总结,并且通过对于弗里德里克·詹明信的材料补充,即第三世界经典文本中所包含的文化与社会寓言,提示学生思考文化传承与国家命运的关系:断魂枪的魂可还存在?这个老故事是如何在今天闪烁着新时代的光芒的?所以,在课后作业的设置上,我既安排了汪曾祺《鉴赏家》和聂鑫森《笔殇》两篇文章作为拓展阅读,也以《魂兮归来》为题,让学生通过纪录片观看、资料查询、采访考察等方式来关注身边的大国工匠,写成作文,以读促写。
一堂课总是收获和遗憾并存的。在这堂课中,学生能够在较好地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一定的理解,预设内容也能够较好贴合学情,让学生在引导中对文本进行研习,课堂气氛较为活跃。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第一,由于这一经典文本可讲内容较多,所以在课堂时间和课堂节奏的把握上做得不够好,急于让课堂在自己的预设中高效推进,有些本该学生自我探究和生成的部分被老师的“讲”所替代,虽然是以学生主体为指导思想,但落实到行动上仍然不够。第二,由于这种迫切的心理,以至于课堂缺少了朗读与评点、讨论的活动环节,过于重视学生能够把文本读到自己的预设情况,教学手段显得单调。第三,在立足于文本之上的探索中,由于时间关系没能让学生就文化传承与国家发展问题进行讨论与展示,课堂缺少了飞翔的空间,只留下一个难以确定程度的动力。综上所述,我希望自己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探究中勤于思考,大胆实践,与学生在经典中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