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诗薇“行知杯"参赛感言

文 / 邢诗薇 责编 / 刘美琳 2017-12-04 点击 13817

  每到作文评讲课,总对学生颇多不满,觉得他们常常自以为是,挑剔佳作时战斗力极强,却往往无视别人的优点,因此只会固守自己看法,理解得轻慢肤浅。因此希望能将课堂教学的焦点,对准学生的疑难和困惑,对准那些他们自以为理解其实并不理解的内容。

  然而这次的备课令我最有感触的是,其实自己也一直在犯和学生一样的错误,因为经验主义而自以为理解学生的感受,因自以为的理解而轻慢和不尊重。

  在课前预习《送考》时,安排了一个小型的阅读报告,让学生以10分为满分为课文打分,并写出加分和减分的理由。一直以来,都觉得丰子恺的这篇散文写得实在生动,又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极为相似,便主观判断他们应该是喜爱这样的文章的。然而结果却有些出乎意料。大家加分的理由十分一致,都觉得写得生动有趣,但仅此而已。不少同学对这篇文章评价一般,有的认为语言不够漂亮,有的认为立意不清不深,甚至还有的同学认为不够切题,有些段落完全不知用意何在。

  其实仔细想想,本文文本内容过于贴近学生的生活,难以直接给学生新鲜感。作品虽对学生“投考”进行了反思,但有的同学认为其批判无力,而有的同学则认为丰子恺对小孩子过于苛刻,有时语言甚至近于刻薄。构思谋篇艺术手法等方面看来似乎也有些平庸。

  但这篇文章又值得好好教,因为它反映了作者丰子恺丰富的人文思考与人文关怀,读懂这篇文章,汲取人文精神,对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于是在简单朗读过文中那些生动细节后,便让学生思考丰子恺是个怎样的人,才能写出如此细节。而后简介丰子恺其人,展示其漫画作品,以印证学生从文本中获得的感受,他善于观察,保有童心,热爱孩子。学生认为语言不够漂亮,但丰子恺师从夏丏尊,本可以“高深典雅”,本文却质朴本色甚至简陋,补充了本文原载于1934年的《中学生》杂志这一信息,让学生明白写孩子看得懂的话,写孩子会写的话,也是其爱孩子,有童心的表现。朴素本色的语言中,透着孩子的“真朴活跃”,学生原来不以为意的语言,就焕发出了人文的光彩。

  学生极少去细细推敲文中内容,有时发现问题却难以深入。比如有两个学生在质疑时提到,文中为何不写丰子恺自己的女儿,这正是可以挖掘之处。丰子恺在文中没有提及任何一个具体的名字,对孩子的称呼也有几种。于是整节课的重点就放在了这些称呼变化的分析上。当他称呼其为“孩子们”时总是关注同情;称其为“他们”“学生”,则在心理上跟孩子们有距离,心情闲散,是旁观者身份。而当称其为“投考者”“人”时,则在审视思考,在冷眼看他们为了功名富贵而做的攀爬努力。抓住了这个点,学生在阅读时发觉有些旁逸斜出的部分也就有了附着点,因为那些内容无不在强调孩子们对现实的漠视,对不知为何的攀爬热衷,这正是本文的观点所在,功利损害了纯真。

  再补充丰子恺师从李叔同,并皈依佛门这一信息,自然可以引出学生之前对本文感情倾向的疑惑,丰子恺在文中有两双眼睛,一是人世间真挚的关爱者之眼,二是红尘外冷静的旁观者之眼。

  最后,则希望能尝试做一个微型的项目学习,于是设计了一个好文推荐的环节,提供《斑纹》一文的推荐示例,由学生结合所学及自我感受,从评分、简介、理由三方面完成推荐内容。

  本次上课的收获之一就是再次明确了教学目标必须小而实。所谓“小”就是切口小。一节课如果追求面面俱到,就必然浮于表面,无法真正有效解决学生的问题。只有做到找到一个课眼,由此涵盖一片,通过解决一个小问题,向下开掘。才能比较细致、深入。所谓“实”就是贴近学生实际。课堂的焦点要定位准确,学生的自我阅读无法替代,教师一定要倾听学生的真实感受,这样才能准确定位学生的疑难与困惑。教师的阅读同样重要,要力图准确定位在那些学生不以为然之处。其二则是点与面的有机结合。文本阅读不能只重某些段落,文本文脉常常就是学生阅读的难点,教学中要找到切入点,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阅读文本,理不清句、段、文的逻辑关系,自然也就弄不懂作者的写作意图。其三,则是设计教学思路不妨大胆一些,特别是在新课标当中提及的新概念,可以在教学的一两个环节中做一些尝试,也许会不那么成功,但这可以极好的提升自己的教学眼光,也可以改善学生的固有学习方式。

  当然这些新想法的尝试并非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学生活动不够充分,朗读环节虽有设置,但没能充分展开,多少有些匆忙。而教学切入的独特也造成了学生可能的学习障碍,所以感觉整体的调动不甚理想。

  这次与组里最年轻的小朋友一同上课,若说感受最大便只得两字“老了”,老于心境,老于思维,远没有小朋友那样热情而朝气,实在觉得自己难免怠惰,亦缺失了少年人的冲劲和胆量,常常固守现状,不由得想起去年曹老师曾批我“武功大减”,实在惭愧的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