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婷“行知杯”参赛感言

文 / 沈婷 责编 / 项云 2017-12-04 点击 14044

      忙碌的一周过去了,当我回顾参加“行知杯”课堂教学大赛的日子时,顿时感觉到忙碌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忙碌让我留下了丰厚的积淀,忙碌让我不断地得以成长。

      这次赛课,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成绩的背后绝对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付出,而是一个团队集体辛苦付出的成果。决赛前,教研组的老师共同帮我出谋划策,指出问题、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每个老师都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建议,如教学设计方案的调整、新媒体iPad在教学中使用的注意点、实验探究活动的收放,等等。实验室朱晓老师帮我一次次配置溶液、调整实验用品、洗涤上百个沾了铁锈的试管。正是有着教研组老师们集体的智慧和辛苦付出,才能让我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打磨出一节比较成功的公开课。

      《铁的化合物》这节课主要是从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达成这个角度进行设计。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全面展现了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1、解构核心素养目标

      相对于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的超越更多体现在“操作性上”,因为素养是可测的、有阶段性的、有水平层次差异的。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需将对学生总体的素养期望具体化为课时教学目标,并以此来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活动方式。据此,“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教学目标定位下图所示。

      2、创设真实问题情境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未知”的、“原始”的、“实际”的问题情境,并以此为主线,将整个教学内容融合其中,从而统领整个教学过程。情境中蕴含的真实问题是学生知识建构的载体,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激发、推动、维持和强化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实践活动等,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地走向深入,建构有意义的知识体系。

      据此,“铁的化合物”以麦片含有铁粉引起大众惊慌这一新闻事件作为教学情境主体,以是否含有铁——为何添加铁——如何促吸收作为教学主线,将铁的化学性质、相互转化、实际应用等内容融合其中。

      3、诊断素养达成情况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将评价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设计与目标相匹配的评价任务(提问、实验探究、练习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解决真实情境下不同复杂程度化学问题的素养表现机会,获取与目标达成相关的学习信息,基于这些证据诊断学生的发展水平并做出反馈或进行指导。“铁的化合物”教学诊断任务如下:

①通过对“麦片中是否含有铁粉”的实验探究和还原铁粉作用的判断与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对铁的性质认识水平;

②通过对“Fe2+与Fe3+相互转化”条件探讨和实验方案设计,诊断并发展学生氧化还原反应认识结构化水平及科学探究水平;

③通过对“补铁剂是否变质”的实验方案设计与操作,综合评价并巩固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总结:这节课的课题来源于生活中的真实社会议题,通过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动手实验,从而得出结论,再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可以归纳为起源于生活、形成于课本、应用于生活,这是完整的科学探究脉络。希望学生在今后生活中遇到与科学特别是化学相关的社会议题时,能够遵循科学探究脉络理性思考问题,不要人云亦云,这是有科学素养的公民。

      反思自己本次所上的两节课,有很多的不足。如语速快了,和学生的问答不流畅,临场应变能力还十分欠缺等等。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会多多思考,以期这些问题得以改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