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们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人们把话说得准确、简明、达意。这就要求我们中学教师重视学生“说”能力的培养,要对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倾注自己的感情和心血。那么,中学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呢?
一、可以创设一个语文环境,鼓励学生敢说。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大多是课上一问一答,一问群答,学生回答的就是老师依据教材设计的几个问题,跟考试一样,既有口头的,也隐藏着书面的,学生回答问题有自己的答题方向,不能偏离这个方向,否则课堂上会被责备甚至考场上会不得分。学生依据这个标准,逐渐地对标准答案有了强烈的敬畏之心而不敢再随意说话。如果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首先,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要注意调动和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要充分鼓励学生,允许学生和自己讨论,甚至把课堂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去说,给他们最大的空间去说。
比如这次“新语文圆桌论坛”课堂展示的第一节课来自于南京金陵中学陈可人的试验场——苏教版必修二《和平的祈祷》专题口语训练就是如此,他根据《一个人的遭遇》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两篇课文的学习情况,设计了一个虚拟情境:二战后的十五年(1960年),联合国举办了“二战亲历者的回忆”的主题纪念活动,其中有亲历者接受记者采访的记者招待会。而战争中幸存者的代表——索科洛夫、凡尼亚、瓦尔特·穆勒、比尔格勒、美术老师等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坐在主席台上,接受记者们的提问,采访。
接下来老师请他们坐在教室的前排,让底下的同学提问,提问的时候根据虚拟情境,提问者的身份也随即发生了变化,每个站起来的学生立即转化为某个国家或地区的记者,每个站起来提问的记者代表都应该有不同的提问角度和方式,而老师在课堂上变成了主持人,宣布提问开始,并在中途点评上一个学生的提问和台上同学的回答内容,以及鼓励下一个学生的提问。
学生很快有四个孩子愿意扮演幸存者,来到了教室的前排作文面对大家坐下,而下面的同学马上就举手发言提问,第一个站起来的同学是一个“瑞士记者”,他直接问“穆勒”后悔参加战争么?台上的“穆勒”嘶哑着声音说很后悔,看到自己只剩下一条腿,真得很后悔。他还加入了表演的成分,摇着头拿着调,引得观看的老师的笑声和同学的议论。老师简单的做了一下点评,很欣赏中立国瑞士的提问。接下来是苏联记者、中国记者等等,连续十来个记者提问,什么还有火星人派来的记者,不一一列举。
这种形式应该是课堂上少有的形式,主角换成了学生,极大地给予了学生自主权,显得很民主,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想着法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打破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积极的尝试着去说,敢说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口语训练形式。
二,学生敢说了,还要能说。学生的主体作用凸显了,但是有时候又觉得无话可说,或者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甚至说不好,该怎么办呢?比如这堂课,有不少聊着聊着就出现了上一个同学的提问和这个同学的提问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情况,或者索科洛夫的回答和穆勒的回答也逐渐成一样的了,都会偏向于反对战争热爱和平,这个回答类似于万能钥匙,只要说出这句话,下面的记者就满意了。
这显然没有达到老师的预期。这个能怪学生么?这个就在于引导学生的老师的设计和对教材的艺术处理。比如记者的身份就很有学问,站起来首先是一个国籍的大背景,在二战后,不管是中国还是苏联,不管是瑞士还是德国,都有自己的立场,这个立场出发所提的问题一定是不一样的,还有同样向往和平,但索科洛夫和穆勒的思想认识就一定是一样的么?他们依然活在自己的国度里,肯定不会那么快抹平了自己的意识形态差异,这是很重要的。如果在国籍上大做文章,会不会有语文课转向了政治课之嫌,那么怎么让这堂课本质上还是一场语文课呢?
起码老师还是要贴近文本设计教学方案。两部小说表现的主题虽然都是在祈祷和平的框架下进行的,但是还是有具体的区别的,《一个人的遭遇》注重在痛苦中人性的可贵,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着重表现的是战争的残酷和理想与现实的反讽效果,索科洛夫对战争的承受以及穆勒对战争的态度是两篇小说中不太一样的地方,而这个正是小说人物再现的出发点,离开这个,则会显得不靠谱、荒诞,人物会出现脸谱化,戏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