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赛娟:参加2012年江苏地理“小高考”命题预测报告有感

文 / 徐伯钧 责编 / 未知 2012-01-13 点击 8363

 

参加2012年江苏地理“小高考”命题预测报告有感

陆赛娟

        2011年12月11日我们参加了由江苏省教育学会考试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2年江苏地理 “小高考”命题预测会。此次会议让我们受益匪浅!

    上午徐州的王公月老师作了“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实现‘小高考’冲‘A’梦想”的讲座。他首先比较了2011和2010年江苏小高考试卷,然后阐述了对“小高考”的再认识,接着提出了2012年“小高考”的准备工作,最后给我们所有的老师提供了复习教学的建议。王老师认为我们教师要研究2012“小高考说明”、 研究江苏“小高考”试卷和研究2012届学生的特点,为小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研究2012“小高考说明”

        重点在于研究其内容与能力要求,注意发生的变化,2012“小高考说明”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部分:

        (1)在“命题指导思想部分”,删除了“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培养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并不表示不考查学生的相关能力,该要求在“测试内容和要求”中有“能够尝试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究并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样更简洁明了,避免了重复;

        (2)在测试内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由原来的“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改成了“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3)在测试内容“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由“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改为“了解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及其主要特点”。要求由“知道”改成“了解”,并增加了对岩石圈三类岩石特点的考查;

        (4)在测试内容“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由“知道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改为“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增加“自然”两字,要求更明确;

        (5)在测试内容“人口增长模式”,由“知道世界人口增长在不同阶段的特点;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改为“知道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6)在测试内容“可持续发展”,删除了“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这个测试要求;

        (7)在测试内容“全球定位系统(GPS)”,由“知道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及其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改为“了解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由“知道”改成“了解”,删除了对“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的要求;

        (8)在测试内容“地理信息系统(GIS)”删除了“知道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这个考查要求;

        (9)另外有三个地方做了小的修改:“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改为“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个地方由“说明”改成了“分析”,“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改为“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由“结合实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改为“结合实例,分析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研究江苏“小高考”试卷

        王老师认为将五年的小高考试题进行细致比对,就会发现试题特点与命题规律,甚至能够预测综合题的命题范围。

        (1)紧扣考试说明,突出小高考的功能。考试内容立足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省教学要求的范围。考试素材多为综合各版本教材后创设的新材料。考题大多数为基础题,小部分为区分度高的试题。考题突出了主干知识或者主题性知识。

        (2)关注社会热点,突显对地理素养的考查。试题大多以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社会热点为背景;试题设问多数直指学生的地理观察或地理思维;试题信息的提供及其解读,突显地理素养的重要。

        (3)重视图像语言的有效应用,体现学科特色。试题运用了大量的图表作为信息的载体;试题运用的图表类型多样,单一与组合结合使用,信息的复杂性与有效性兼顾;试题所选图像本身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能够提供充足的停信息。

        (4)逐步强化能力考查,彰显新课程理念。减少靠记忆就能直接回答的问题,大多数试题需要从读图获取信息开始;增加了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试题;试题设计多源于教材但都高于教材,其结果多需要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分析判断、逻辑推理、评价决策才能获得。

        三、研究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的特点

        只有充分研究我们的学生的,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王老师在“小高考”阅卷中发现考生答题时有几个突出的问题:

        (1)审题时不善于抓住“关键词语”。

        (2)不善于联想所学的地理原理与规律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机械地按照图或材料中所给的信息答题。

        (3)答题时不善于运用地理术语,答不到要点。有些学生的做题方法是采用某些教师传授的“答案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的方法,这是由于老师打分时往往见点给分,所以,答案很繁杂,却答不到点子上。网上阅卷时间很紧,阅卷教师没有太多的时间给你找答案的,所以还是言简意赅为好。

        (4)错别字太多。选修地理学科的学生相对选修其他科目的学生,在基本功方面有一定差距,因此答题时常常出现意想不到的错别字,比如:分布写成 “分部”,冷锋写成“冷峰”,甚至地形写成“地型”等等。这些在阅卷时也都是要扣分的。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要“有的放矢”。那么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实现 冲“A”梦想?王老师认为我们的复习工作应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依据《考试说明》,针对考点复习,理清或重构知识结构体系。

        1、研究考试说明,提高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实现高效的教学。“考试说明”是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依据,也是复习备考的依据。所以研究命题指导思想,认清考试性质;研究测试内容,准确定位考点知识,尤其关注增删的内容;研究考试能力要求,掌握基本学科素养;研究试卷结构,明确各种题型特点、难度及其解题规范和技巧;研究“考试说明”中列出的典型例题,把握命题规律。      

        2、研究具体考点,理清或重构知识体系 关键是要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内化。如可以用列表比较或建立知识框架等方法进行复习梳理。另外还要重视图表,学会应用。地理图表信息的判读在学业水平试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注重考查学生根据图表获取准确信息的能力,根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解答问题的能力。所以,不仅要熟悉各种图表类型,把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还要建立图表之间的联系,图表之间的变式,图文之间的联系。

        在第一阶段中要注意在重点问题上要多花时间,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少做无用功;注意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精讲精练,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注意讲的针对性要强,除重点外,侧重讲能力方法和注意的问题。同时注意知识点的交叉,可以精心设计活动单导学案,使知识内容层层递进、深入,培养学生思维的规范性,深刻性、严谨性。注意让学生把不同的概念、原理以及不同章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理透,从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巩固内化基础知识。

        第二条阶段:模拟训练,检查考点掌握情况,提高应试技巧和解题能力。

        以45分钟小练习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解题的能力、速度、规范性等方面逐渐适应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选练习题时,不盲目使用外来资料和试题,尽量避免重复和难题、偏题的误导,同时注意避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

        在模拟练习中将复习过的内容进一步强化,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如客观题在速度和正确率方面的强化训练,主观题主要加强学生完整性和科学性表述。同时倡导学生建立错题本,把做过的试卷及练习题进行整理,明白练习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避免同样错误的重犯。

        在第二阶段要注意资料的选取应“精而不少,多而不滥”,让大多数学生能吃饱,精选习题,避免题海战术;试题应以考点为核心,典型例题与考点逐一对应,典型例题要进行举一反三的转换;突出地域性与综合性的试题;注重解题能力的提升,学会用简练到位的地理语言答题, 要克服审题中断章取义、想当然、缺乏耐心等毛病,发现自身复习中的不足,倡导积极反思、认真纠错。

        此次的会议给我们的小高考复习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后面的复习中,我们全组老师将和学生共同努力,争取在小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