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本研修的教研组建设新尝试

文 / 曹勇军 责编 / 曹勇军 2012-01-17 点击 7539

 

基于校本研修的教研组建设新尝试

南京十三中语文组  曹勇军

        教研组不是学校的行政管理机构,而是学科或学术管理的基层组织,是以学科为单位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学习型团队,是教学科研的共同体。教研组的管理主要不是靠行政命令,而是靠学科地位、学术威望,靠的是教科研共同体的制度和文化。教研组长应该是也必须是学科专家或教科研骨干。

        在教育改革发展的今天,教研组建设在学校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目前教研组在学校的处境和地位相当的尴尬,在组织上往往被边缘化,在管理上往往被弱化,在学校发展方向上往往“失声”,丧失话语权,这不利于学校在今天的内涵发展。教研组被边缘化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研组建设缺少对教研组功能新的认识。我们认为:在今天,教研组建设不应是满足于简单地上情下达、听课、出卷等传统项目,完成学校布置的常规任务,而应是把培养人、发展人、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当做教研组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学校盛行年级组管理模式,但年级组多少有点“打工”的意味,无力承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任,而教研组才是教师成长的家!怎样把把教研组真正建设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家?中外有关研究不约而同地表明:加强校本研修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因此,近年来我们应该把校本研修当做语文教研组建设的抓手,一点突破,全面探索,逐渐形成了比较清晰的教研组建设新思路。

        何谓“校本研修”?就是以校为本的研修,是学校根据自身发展有组织的培训,以达到学校与教师共同发展的目的,它包括“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个人反思”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要靠组织与制度把它们结合起来。

        教研组是放大的备课组,备课组是缩小的教研组。在校本教研方面,教研组重在“研”,备课组重在“修”。“研”就是研究探讨,“修”就是学习修行。教研组重在宏观的研究讨论,以形成团队共识;而备课组则重点抓教学的课堂落实,优化个体操作。当然这只是大致的区分,实际工作中无法截然分开。

教研组怎样“研”:研修讲义 + 专业引领

        我们选择制约课改全局的关键问题,组织科研团队开展课题研究,形成教科研群落,拓宽教师专业化成长之路,让教科研成为教师发展的真正需要,为教研组文化增添新特色。

        课改后语文选修教学成为教学瓶颈,教研组敏锐抓住这个普遍的困惑和难题,成立课题组合力攻关,结合教学实际作了大量探索研究。曹勇军申报主持了省级课题“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语文组人人参与课题,开展选修课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并以我组教师研究成果为主,结集出版《叩开高中语文选修课之门——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实践研究》一书。我组曹勇军、王夫成、石群英、唐修亮、季江勇、洪超、邢诗薇7位老师参加该书写作,展示了我组在选修教学中的成果。课标组专家方智范教授为这本书写了序言,高度肯定这本书的价值。书出版后,受到同行专家和广大一线教师的好评。此后曹老师又主编出版了“走进高中新课堂”系列中语文分册,对过去一轮高中新课程的实践进行总结与反思,解答广大一线教师课改中的困惑,帮助他们解决难题,指导实践操作。我组曹勇军、王夫成、石群英、唐修亮、季江勇、洪超6位承担该书的撰稿任务。两本书构成了我们对新课程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为教研组学科建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课改后形成许多理论的前沿和热点,这些热点和前沿反映了语文学科的新发展,我们组织全组老师积极学习。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热点不等于教学常规,解决我们常规教学出现的问题,提高认识,寻找策略,才是我们校本研修的工作重点。比如怎么备课,怎样复习、怎么考试、怎样讲评、怎样矫正,等等,这些永远是不会过时的基本常规,需要我们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常抓不懈的。

        通过组内调查问卷,我们发现:约有77%的中青年老师对作文教学存在困惑,于是我们把作文教学作为校本选修的重点,进行“短平快”的专题研修。每次抓住一个典型问题,点点相连,形成序列,从作文的备课、命题、批改、讲评、指导等环节,展开扎扎实实地研修。每次研修分三步走:先个人思考,再备课组研讨,最后教研组交流。做到专人负责,主题明确,过程科学,注重实效,目的是研究自己、改进教学、发展教师自我的专业化能力。每次研修都有相应的“研修讲义”,便于教师学习和反思。请看:

 

 

语文组校本研修讲义(4)

——作文评改、讲评

研修目标:

了解作文评改、讲评在作文教学中的意义,把握作文评改、讲评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标准,明确作文评改、讲评的方法和要求以及教师如何提高作文评改、讲评能力的途径和策略。

研修方法:个人学习、备课组研讨、教研组交流。

研修过程:

1、个人思考:了解学习作文评改、讲评的方式和方法,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加强对作文评改、讲评的理解和认识。

2、备课组研讨:研讨、交流在作文批改、讲评方面的经验和具体做法,以及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3、教研组交流:

首先,各备课组介绍作文评改、讲评的认识;

第二,请资深教师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第三,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自由交流;

最后,教研组总结,提出作文评改、讲评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研修笔记:

作文评改、讲评包括:                                                   

作文评改、讲评要求:                                                   

 

 

        我们对许多一线教学重大棘手问题上进行探索,重视实施操作,形成我们系统具体的做法。如目标设计、知识教学、作业设计等,取得突破,并及时把成果整合落实到教研组教学常规的建设中。抓住常规,常抓常新,让老师们在常规教学的校本研修中提高专业技能和水平。研修中重视发挥备课组长的作用,让他们主持校本研修活动,用这种方式对其进行培训,使备课组长具有高于一般教师的学科视野和教学素养,实现与课程的同步发展。

备课组怎样“修”:组内公开课 + 听议思备学

        我们重新反思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探索“全流程教学”的概念和实施策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与学是一个环环相扣、不断持续的过程,包括:备课、预习、授课、作业、检测、矫正等环节,并不断循环提升发展。这其中某个环节做得再好,也不足以抵消其他一切的缺失或低效造成的损耗,反之,也许没有哪个一切特别出彩,但环环相扣、课课相连,总体教学效果不会差。不放松6个环节中任何一个,循环上升,才有学业进步学科发展的“1”。怎样形成良性循环,取得“非常6+1”的效果?我们重点建设“组内公开课制度”。具体做法是:要求备课组每两周开设一节公开课,大家集体听课,集体议课,集体备课。听一节课,讨论两节课。开课老师拿出一节“常态课”,课后谈自己的教学设想和得失,同备课组老师展开研讨,评议课堂上学生“学”的实际情况,最后备课组长或其他教学骨干有针对性的剖析教学,这样以一节常态课为载体,把个人反思与同伴研讨、骨干引领融为一体,把教学研讨与集体备课、教师培训、专业发展等捆绑起来,在日常的教学现场构建教师发展的坚实的平台。下面是一次“组内公开课”的教学叙事。

        2011年2月24日。星期四。下午第一节课是王娟老师的组内公开课。上汪曾祺先生的《葡萄月令》。

        王娟老师先从题目入手,概括文章基本内容,然后选出文中“四月”“五月”和“八月”三个片段,推荐了三个学生分别朗读。13班学生真不错,有几个朗读高手。听着清纯年轻的声音,眼前那些四月的葡萄仿佛吸饱了水,青绿一片;想象中的五月葡萄花在梨花苹果花的映衬下格外美丽;最美的是八月的葡萄,一串一串,璀璨琳琅!老师纠正几个字的读音,如“挺guā(括)”、“biě(瘪)果”,还举例示范“长出来就给掐了,长出来就给掐了”一句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味。转入下一个环节,王老师布置学生结合朗读的内容讨论文章语言的特色。学生讨论热烈。印象深的是两个学生。一个指出文中用了不少短句,比如,“四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显得很精神;另一个指出本文语言具有方言、口语的色彩,如文中“磁棒”“挺括”等,有感叹语气,情绪饱满,“它真是再喝哎”“那叫好看!”学生不简单,看得出,抓得住。在每位同学发言后,老师加以点评。紧接着,老师顿了顿,问道: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几个学生先后回答,但是多在“喜欢”之类的意思上打转,深入不下去。这一问把学生问“闷”了。我坐在下面想,这个问题设问可能有问题。那该怎么问呢?一时也没把握。为了扭转沉闷的气氛,老师补充了文章的写作背景,讲到57年反右中作者受牵连,下放农村种过葡萄,但他并不灰心,而是以乐观的心态坦然面对。最后,老师提到学生课前预习普遍提出的质疑:为什么文章采用“月令”这种有些流水账意味的形式?会不会让读者觉得拖沓?学生回答,但互动面窄,只有几个学生应和,有些冷清。下课了,结尾稍嫌匆忙。

        课后议课时,老师们都肯定了这节课的设计和教学。王夫成老师说:“这节课带来一串清新爽口的葡萄。”大家都笑,小王老师也羞涩地笑了。老王老师接着指出本课的优点,比如,备课精心,选点典型,注重朗读,教学中有启发,有指导。但他觉得这节课前半节紧凑,后半节庞杂了些,没有再掀起一个高潮;语言赏析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辨析手法,方法比较单一,建议还可以采用“替换”“补充”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充分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曹老师最后一个发言,重点谈谈对汪曾祺这篇作品的理解。读汪文有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字面理解,以为文章写的只是葡萄一年十二个月种植生长的完整过程。第二境界,是发现朴素的文字中有人,有一个欣赏农事生活的快乐的“我”。第三境界则是体会到这个“我”与葡萄合一、与月令合一、与土地合一、与那种生存状态生命状态合一,从中读出“我”的情感、胸襟和人格。这节课小王老师对文本的理解只达到第一和第二境界,没有达到第三境界,正因为如此,课的后半段深入不下去,缺少独特的“味儿”和“范儿”。读法决定教法——要把自己的理解、困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拿出来,引导学生一步步去探究。要想教得好,自己必须读得好。

        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呢?首先,文章有味,别具一格,个性鲜明。这篇文章朴素到了极致,可以说是“散文中的田园诗”或者说是“散文中的陶诗”。其次,文中有人。全文用一年十二个月的“月令”来写葡萄生长的过程,背后站着一个热爱农事自然的人,洋溢着辛苦劳作后的喜悦满足,表现作者对农事的盎然兴味。第三,其人有品。作者57年反右时受牵连,下放农村,参加劳动。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用对农事盎然兴味和审美方式化解人生的苦难,表现出乐观与豁达的心态。

        本文写作上最大的特色,不是拟人啦,比喻啦,这些手法哪篇文章中没有?读过文章最突出的感觉是亲切有味。怎么来的?短句、口语化。文中多句号,尽可能不用关联词,显得简洁,用汪曾祺的说法,就是“软熟、筋道、有劲儿”;还要注意文中句与句段与段似断又连,有一种大俗大雅的趣味,耐人琢磨,读下来有一种活泼跳跃的情味。不仅符合农事耕作的特点,也使文章充满了诗意(文中不少地方就是不分行的诗歌啊)。小王老师课堂上抓了,但是味不够,还要下功夫挖掘。要把自己“泡”在文章中,自己真体会到了,才能传达给学生。比如文中,一月“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的“睡”,三月“葡萄藤舒舒服服、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待着”的“舒舒服服”和“凉凉快快”,九月的果园像一个生过孩子的少妇,“宁静、幸福,而慵懒”,十一月果园则“光秃秃”,这些地方淡而有味,却是苦心经营值得咀嚼的地方。

        其他老师对本课教学也补充了许多思考,完善了教学思路。有老师说,能不能把语言特色的问题探究口子再收小一点,就让学生思考短句口语的效果和情味?还有的说,联系汪曾祺58年的遭遇,让学生探究作家富有传统文人特点的审美气质,是不是更有价值?……这是集体评课,也是集体备课、集体设计课,更是集体研究学习。大家都很兴奋,越说越带劲,感觉教学接上了“地气”。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磨课”,而是把课堂当做事件并对其意义进行多样的解释和结构化理解,畅所欲言,不仅建立起备课组相互切磋的风气和文化,更使教师产生丰富的学科、学生、教法以及情境的实践性知识,使每一个备课组成员具备更强大的专业力量。

教师怎样“研”与“修”:教学札记 + 专业生活

        过去我们曾倡导让教师成为专家,这种说法容易造成专业指导思想的偏差。其实,教师不是理论专家,而是善于反思的实践家(舍恩、范梅南、佐藤学)。这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的:教师是经验技能型的行业,而教育教学情境是复杂的,没有现成的知识和方法,教师必须依靠自己的行动,采取情境化的策略去尝试解决问题,在“做中学”(learn by doing),生成对教育教学的个体化认识,生成自己的教育智慧。在此过程中反思是关键。反思对自身行为、观念、经验在思考、再认识,作出价值判断,讲得直白些,就是“长期有心去做”(陈向明)。反思型知识的提取有各种方法,可以是“图表类方式”,可以是“行动类方式”,但最具有公共知识价值的是“语言类方式”,主要有叙事和案例两种。

        根据组内教师发展的不同水平,我们要求青年教师写“教学反思”,而比较成熟的教师则要求学写“反思札记”。写什么?举凡成功的课例、失败的教训、重要的理念、师生的交流、同行的言论、生活的感悟等等,都可以记下来,帮助教师反思教学,改进教学,提高对教学的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在校园网上开辟教师教学反思的专栏,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和教学札记,教研组定期举办“沙龙式”研讨交流,形成热气腾腾的研修气氛,不仅推动了教师的教学实践,更构建了教师富有职业理想的专业生活。

        王娟:我上课的时候常常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文章中事无巨细,每一个点都想要讲到,生怕疏漏了什么。但是却忽略了什么都讲到就不可避免地会有重复,而不断重复的东西就不免会使人觉得枯燥乏味。学生上课学习也是一样,虽然对于每一篇课文,每个独立的个体而言,很多知识点是有着存在的必要的,但是归结到课堂教育这样一个整体上,很多东西其实是在被一再地重复的,学生学起来不感兴趣也就在所难免。比如在《葡萄月令》教学中,对于语言的分析,我还是把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拿出来讲,之后就有不少老师指出,这个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是很熟悉的知识,一笔带过就可以没有必要多花时间。而短句、口语化等语言现象倒是学生们不熟悉的,应该深入地进行讲解,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用在这一块上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还可以用更新、更有实效的知识去挑战学生的思维,也就在根本上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这也给我一个很好的启示,上课不仅是要教课文,更是教学生,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中这一点一定要牢牢记住。(摘自《备好学生、探寻学生的兴趣点》)

        张静:《春末闲谈》最大的写作特色是构思上的类比和语言上的幽默讽刺,在八班把“本文的写作特色有哪些”这个问题一抛出去,学生立即回答出来,但也仅限于客观的评价式回答而已,缺少那种欣赏且投入的热情,有一种终于学完了的表情。所以在二稿中我换了一种问法“联系本文的行文思路和创作思路,本文哪些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对我们如何看待社会现象有何启发?请在笔记本上写出。”学生先自己动笔,然后小组交流,大家总结出善于联想和对比,大处着眼小处着笔等写作特色,以及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等原则。这个环节既让学生积极动脑动笔,更深刻地理解和总结本文特色,同时又打通了阅读和写作教学。最后布置的作业便是借鉴《可以预约的雪》和《春末闲谈》的写作方法,写一篇随笔。这种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的意识今后要坚持下去,当然不可千篇一律用同一种模式,我们要根据文章特点和学情设计适当的方法。(摘自《自主有效贵在学有所得》)

        我们重视这种对教学实践“小思考”、“小探索”、“小创新”,因势利导及时总结推广,使“个人见识”放大成为“小众共识”,最终成为“团队常识”,使之不仅成为老师的教学特色、备课组的“规定动作”,更成为教研组的教学财富,让教师感受到教学的魅力,有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技能和素养的紧迫感,有了更广大的职业伦理和更坚定的职业抱负,为专业化理想的实现而不懈追求。

 

       “校本研修”是教师的“研究性学习”。首先是“学习”,保持虚心好学的态度,有学而不厌的态度,形成教研组、备课组以及个体的学习文化;其次这种学习是“研究”,要反思探索,具有诚实无伪的专业精神和追求,让教科研由强制的“外铄”转为自觉地“内发”,成为我们共同的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增强了身份和职业认同感,完成教师职业生涯的集体转身和飞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