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走我的员工,把我的工厂留下,不久后工厂就会长满杂草;拿走我的工厂,把我的员工留下,不久后我们还会有个更好的工厂。”卡内基的这句名言告诉了我们员工在组织发展中的重要性。一个好的组织的背后必定有一批好的员工,同样,一批好的员工也一定会带出一个好的组织。学习型学校中的教师就是这样的员工,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教师发展学校”或“教师成就学校”的基本理念。因此,学习型学校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学习型教师的建设问题。
第一节 教师成就学校
学习型学校发展与学习型教师的发展是共生共赢的。教师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学校环境,而学校发展更需要有一批富有活力、充满朝气的学习型教师来推进。
一、教师发展学生
学习型学校是以学习为名义,也是以学习为中心的组织,学习者无疑是学习型学校的主体,这里的学习者应包括学生与教师。虽然学校发展的根本点是指向学生的,学生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只有学生发展了才算学校发展了。但事实证明,阻碍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不同的教师会带出不同的班级。从总体上来讲,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
传统型教师一般属于控制型教师,强调“制度”、“控制”、“统一”,有严格的规范,控制着学生学习的进程、内容、目标、方式,甚至思想及行为。在这样的教育制度下“服从”、“统一”是学生的共同特征。而学习型教师是完全不同的,教师强调“激励”、“个性”、“创新”,它有一定的规范,但更看重“个性”及“主见”,此时的学生才有真正的活力及发展。
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方式,学生学习的空间及时间,学生学习的能力等,都与教师的教学观念及行为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说,教师的发展决定了学生的发展。
二、名师成就名校
在乌克兰的一个普通山冈上有一座普通的乡村小学,学校没有宽敞气派的大门,只有低矮的围墙,围墙中间留出了一个仅供三四个人同时行走的缺口,学校也没有高楼大厦,学校中唯一标志性的建筑是建于1957年的一座两层楼的校舍,操场跑道为泥质且有许多杂草,从远处看学校掩没在茂密的树木中。这就是已经享誉世界几十年的帕夫雷什中学——一所极普通的农村十年制学校。它的驰名完全是因为一个人,一个无人不知的人物——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霍姆林斯基在这里传播着他的教育理想,并坚持不懈地进行着教学改革及实验:帕夫雷什中学与苏霍姆林斯基是不可分割的,人们讲起帕夫雷什中学就会想起苏霍姆林斯基,讲起苏霍姆林斯基就会想起帕夫雷什中学:是苏霍姆林斯基成就了这举世注目的、被誉为教育“麦加”圣地的帕夫雷什中学。
名师成就名校,是因为名师是广大教师的杰出代表,他比一般教师更有思想及更有感召力,其影响既广泛又深远。同时名师也以他的睿智、学识及教学才能影响着广大的教师,并与广大教师一起推动学校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就是这样一位名师。
第二节 学习型教师的三个阶梯和两块基石
学习型学校的建设,核心问题是学习型教师的建设与培养问题:学习型教师应是对传统教师的超越,具有鲜明的个性及人格魅力;但学习型教师也会有相似的奋斗历程及共同的特质,“三个阶梯”及“两块基石”就是相似的成长历程及共有的特质。
三个阶梯即“持续学习”、“勤于反思”、“不断超越”,它是成就学习型教师的基本历程。两块基石即“教有理想”和“爱心教育”,它构成了作为学习型教师的基本特质,它是教师成长的根基、沃土,它越坚实丰厚,教师成长就越快。
一、持续学习
(一)学校处在变革之中
21世纪是一个真正变幻莫测的时代,没有人能预测到明天将会发生什么。一个并不引人注意的学生制造的一个小小的计算机病毒,可以造成全球几千万台电脑瘫痪;当丁俊晖还在研究击球的技术,梦想获得下一个“斯诺克”大奖时,远在1,32亿公里外的太空,美国宇航局正在做撞击彗星的实验。
变化、不确定,随时会有新事物出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学校就处在这样的时代,处在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变革之中,学校不再是一片“静土”。各类丰富而又繁杂的信息扑面而来,多元文化、多种价值观开始影响着学生,改变着学生,学生的知识不断更新,思想日趋多元化,个性也日益张扬。然而,师生之间的沟通开始变得越来越艰难。原来师道尊严式的管理已没有了优势,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对新知识有更强的接受力及学习力。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的课程只有变革,我们的学校只有变革,我们的教师只有变革。教师为了适应变革只有不断学习。
谁持彩练当空舞?
学校处在变革之中,变革之舞谁来舞动?如何来舞?
我们想这个舞者就是教师。教师只有用学习来推动这场变革。
在这场变革之舞中,教师如不努力学习将会被逐出舞台,被学生唾弃。狮子要捕到猎物只有比猎物跑得更快,教师要继续在课堂上站稳脚跟,只有比学生学得更快。
学习力就是教师的生存力。
有一位希望到江苏省羊尖高级中学求职的师范生,上了一堂课,内容是网页制作,在演示过程中想保存一下文件,结果反复尝试还是无法保存,后来才发现保存文件格式出现了错误,当老师用了很长时间解决了这个问题后,说:“刚才我是故意出错的,这样可以加深你们的印象。”结果学生哄堂大笑。而另一位新教师却给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情形:
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要面对的,真的很多! 当然,从各种各样的琐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
刚开学不久的一堂课,我由于紧张而把“颓圮”的“圮”字读咸了“***,当时好多学生立即纠正说:“老师,那个字读***!”我的脸在第一时间内就涨红了,“怎么办?”当时第一个闪入我脑中的是小学老师的做法:故作镇定,然后微笑着说一句“其实我是故意读错的。”“我该怎么做?诚实和面子,我要哪一个?”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我终于战胜了自己,坦然地承认了错误,并希望他们能够原谅。出乎意料的,学生们并没有嘘声四起,而是给了我一阵掌声,宽容和理解的掌声,一秒钟之内,泪水盈满了我的眼眶。
从此,我知道了,作为一个教师,我们该做的,不是蒙住学生的眼睛,而是锻炼学生的眼睛,这实际上体现了一个教师能否平等地看待学生。 当然,也决定了学生投向你的是尊重的还是轻鄙的目光,这件事同时也告诉我,“长江后浪推前浪”。学生的视眼宽了,眼界高了,目光锐利了,这才是教师的成功和骄傲。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时代不同了,学生也不同了,原先似乎很惯用的“经验”“方法”在新的形势下已不一定适用了。
学习力已成为了教师的基本素质,是教师的成长方式,教师是一个不断的学习者,也是学校学习的主体。英国学者索思沃思于1994年发表一篇名为《学习型学校》的论文,他指出学习型学校应包括以下这些关联的特征: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个体应是不断的学习者;教师和同事之间应该共同合作或相互学习;学校应成为一个学习系统的组织;学校领导者应为学习的领导者。所以学习力就是教师的生存力,不愿学习、不会学习者将会被历史淘汰。
(二)学习是一种修炼,是改变人内心世界的活动
“除非人自己想改,否则什么也改变不了。”
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为何难于推行,为何就是贯彻不到我们的课堂呢?因素当然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不想改变。当没有足够的因素影响人们时,大多数人的行为及观念是会依照原来的那套行事的,因为人们往往认为习惯了的东西最自然、最有效。
因而当某个问题出现时,人们用原来的那套方法不能解决,就会归结为外因。学习型组织就是要人们通过学习来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改变人们陈旧的经验和一成不变的看待问题的方法。
所谓学习,其中很重要的是自我内心的调整。不触动内心的学习是肤浅的,仅是一些表面化、形式化的行为。如一些以装门面为目的的公开课、一些学校虚张声势的“特色教育”等。
不触动内心的学习,就相当于染发,待下面的头发生长出来依然是其本色。最新的医疗成果是基因疗法,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希望最能从根本上医治人们疾病的方法。当人们的基因改变了,人们的病源就切除了。真正的学习就是剔除那些陈见、陋习、惰性的学习,培育健康的学习机制。因而,学习是改变人们品质的活动。
“学习是一种修炼”,也告诉我们学习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学习,信息的获取,人们也通过学习来实现生命的价值,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这就是“学习型组织”强调的真正的学习是“涉及人之所以为人此一意义的核心”。透过学习,人们重新认识了自己;透过学习,人们创造了一个新的自我,一个更加高尚、完善的自我。
(三)能改变教学实践的学习是教师最有效的学习
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学习型组织要追求什么?曾有人片面认为是营造一种人人在学习的景象,因而有些地方出现这样的情况,领导们为了把自己的单位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就从书店里买回一些书,发给所有的人阅读,再要求写心得体会,认为这样就是学习型组织了。看书当然重要,营造人人在读书的景象当然很好,但学习型组织最根本的目标是改变人们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能创造出新的成果。对教师而言,就是致力于对自己教学行为的研究,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求得发展。如果我们的学习不能改变我们的行为,不能提高教学效率,那么这种学习不能算真正的学习,是无效的学习。
为了改变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也要从实践中学习、从生活中学习,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在羊尖高级中学,有位青年物理老师,刚读完硕士学位。毕业前一年正为写硕士论文而苦恼,他找学校教科室主任商量如何完成硕士论文。经过分析,学校教科室主任建议他选题时偏向课堂教学,着力于课堂教学的改造,把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边研究边实践,在研究中改进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认识。一年后他完成了长达5万字的《高中物理问题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探讨硕士论文,并顺利通过专家答辩。这位老师事后说,这篇论文得益于自己的课堂实践,从实践中学到了许多,同时这样的学习极大促进了自己的理论学习。
(四)倡导多样的学习方式
读书无疑是一种最为经典的学习方式。人类的大部分文明成果是通过书籍传承下来的。通过对名师成长规律的研究发现,最普遍的、最有共性的学习方式就是读书。读书成为名师们获得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书籍也成为名师们精神的乐园。
读书也是最方便、最经济、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因而,学习型教师是少不了读书的。读书是教师的一种成长方式。
读书是一种学习方式,但读书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我们在强调读书这一种学习方式的同时,也应研究其他的学习方式,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这样才可以让教师有更多的成长方式和机会。
人们的习性不同,爱好也不同,因而没有必要规定所有的教师用同一种学习方式。现代汉语词典关于“学习”的解释是这样的:学习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当然,现在人们对学习的理解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学习方式还是学习的渠道都比原先丰富得多。
在这个信息十分畅通的时代,人们可从很多渠道学到所需要的东西,如网络、通信、电视、广播等等。在羊尖高级中学,有两位艺术老师平时看电视只选择对自己教学有帮助的节目,音乐老师常关注与音乐有关的节目,如大型的音乐会、各类文艺节目等;美术老师关注《书坛画苑》、《鉴宝》等专题片,遇到好的节目就及时录制下来,上课时有选择地运用。据初步统计,他们俩积累的音像资料长达180多小时。这就是两位艺术老师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当下更多的青年教师喜爱网络,我们可以指导青年教师科学地运用网络,通过网络来帮助自己获得专业发展。
(五)组织学习
学习是致力于改变个体内心世界的活动,离开了个体的发展就谈不上学习,但个体在学习不等于组织在学习,学习型组织有别于其他组织的关键就是组织学习。
组织学习或称团队学习,学习型组织的力量主要体现在团队的学习力上。个体学习力都很强的团队并不表明这个团队是优秀的,就如把世界一流的球员集中到一个球队,这支球队未必是一支一流的球队。
学习型组织要求人们有合作能力及团队意识,学习型学校中的学习型教师也必须要有这种学习品质,要有组织学习力。学校的组织学习力体现在教师与教师、教师与校长、教师与学生的心扉是相互敞开的,教师的经验及智慧是能够共享的。组织学习力也体现在学校内部有多样的、经常的沟通渠道,教师们能通过这些渠道不断的进行交流与对话。
二、勤于反思
“回首自己成长的轨迹,那就是‘学习——实践——反思’的过程。翻开我的教学教案,每节课都是分为‘知识点及教学程序、预想学生的学习意外及反思’三个部分来写的。我有一个习惯,就是上完一节课,只要有点滴的感触,我就会用笔记下来,发现有价值的课例,我就会及时写下来。而每一次公开课以后的反思,更是不懈怠的,也正是有了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反思、积累,才有了上课时的应对自如。”写下这段文字的是上海市特级教师曾荣获上海市骨干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的潘小明。潘老师讲:在成长的道路上有成功,也有挫折,我都欣然面对,而面对的同时,更多的则是我的反思。
反思,成为了名师“努力的方式”,也是成长的一种方式。
(一)教师的成长,教学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对自己教学案例的积累及反思
一个临床医师要成为一位名医,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众多的个案积累,并能对这些个案作归类总结,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都是一笔财富。一个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年轻医生,不管他有多聪明,也尽管他学到许多书本上的案例,掌握了许多病理方面的知识,但他还是很难迈人名医的行列,因为他缺少临床经验,没有多少案例可供他总结与反思,也就构不成实践性知识。同样,一位老师的成长也是这样,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一定的教育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反思,从而构建自己的实践知识。反思有助于解决各种新的教学问题,锻炼自己的教学机智,发展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师的实践知识及教学案例的积累需要教师一定的教学履历,但履历不能简单地等同实践知识或实践经验的。履历只反映工作的年限,而实践知识或经验的形成有赖于对自己教学经历或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事件进行反思。我们时常会发现:两位新老师同时进一个单位,但一位进步快,另一位进步慢,我们从中分析,进步快的肯定工作态度好,热情高,特别是他经常能对自己的工作作深入地反思。教师的进步往往与他的学历关系不大,所以我们可以说,教师发展的程度源于他反思的程度及深度。勤于反思者进步就快。
特级教师李镇西在《学生教我当老师》一文中讲了这样一件事:
付饶,是1982年李镇西刚从大学毕业分配到学校后所教的第一个班的学生。初三时付饶违反了学校纪律,李老师出于严格要求,责令她写一份检查,并用大字抄出来贴在校园内。当时李老师觉得这样做很好,因为对她严格要求,班上违反学校纪律的人明显少了。后来那位同学对李老师产生了情绪,并一直耿耿于怀:“也许你李老师是对的,‘严格要求’嘛,维护集体荣誉嘛,可是,我却因此而出名了,全校都晓得我的名字了……”李老师对此有些震惊,并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仅仅有爱,并不能保证我们的教育万无一失,有时候,我们出于对学生的爱,甚至会做出有悖于爱心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爱实际上成了一种对学生的伤害。因此,师爱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教师应尽量不要伤害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地方——人的自尊感。”
李老师因此对师爱有了更深的理解,也逐渐掌握了爱学生的技巧。这为以后李老师完成那篇在教育界颇有影响的专著——《爱心与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二)反思就是革除积弊,改变教师心智模式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结果及产生的影响等进行审视,作出评价。特别是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诊断,从理念到行为,进行理性分析,找出问题症结,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策略设计新的方案等。教学的反思主要是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但决定教学行为的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或认知事物的方式,即教师原有的心智模式。要改变教师行为方式,先要改变教师的心智模式,所以反思其实是要改变教师的心智模式。
教师们原有的观念陈见、“心智模式”已深深地根植于心中,它会对外来的东西进行抗击,就像一只已灌满水的水池,再注入水是很难的,要注入新水唯一的方法就是把原有的水放掉。教师的反思就是放水前的抉择,是否放水,放多少水,取决于反思的程度及深度。当然反思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活水”的冲击,这个“活水”来自教师的教学实践。
所以行动中反思被认为是最常见的,也是最有效的一种反思方式。
周扬,是羊尖高级中学的一名新教师,他在如何看待学生进步方面有一个感触至深的事例:
期中考试过后的一天,课前我早到了几分钟,走到课代表身边跟他说几句话后,就看到坐在课代表身后的A君,想到A君开学以来几次测验都没及格,就走过去问她:“怎么回事?开学以来三次测验,三次不及格,我们生物都是高二才开的,大家起点都是一样。怎么一开始就落后这么多呢?”她抬起头对我说:“老师啊,可是你要看到我在进步呀!第一次40多,第二次50多,第三次63。”(注满分120),说着她用手指桌子上的成绩给我看,原来她把几门功课每次测验的成绩都写在一张小纸条上贴在桌上。我又问她:“那你在生物上面用功吗?”她说她花功夫的,我拿起她的练习册翻翻,错的题目都很好地订正了,旁边都有解释,再拿起她的试卷,发现几道讲过的难题都做对了。
此事让我明白,我们看学生的成绩或进步,除了横向比较外更应纵向比较,只有这样才能较客观地看到学生的进步!
我们一般惯于横向看学生的成绩,用班上最好同学的成绩来比较学生的进步,这种评价学生的方式或看问题的方式由来已久,这是一种陈旧的“心智模式”。周老师通过此次事件的反思深深地感受到了原有“心智模式”的局限性,这种方式如不改变则有可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进步。所以周老师提出了“纵横看进步”的新的评价模式。
(三)勤于反思者是思想者
勤于反思者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是一位思想者。反思是否有效主要看教师行为有没有跟进及改进。其深层的东西是观念的改变,理念的更新,它触及的是人的思想,所以反思是一种心智活动。思想者与反思者是共生的,是互为一体的。勤于反思者就是勤于思考的人,其身上会不断闪烁思想的火花。反思者会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不断地进行质疑,并不断地产生新的想法。
知识决定宽度,思想决定深度。
思想让教师变得深刻,思想让教师具有了独特的个性,教师的精神生命是要靠思想来支撑的。没有思想的教师,精神世界是荒芜的。思想者关注他们的专业成长,也关心他们的精神生命。
人的思想是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充实、丰满、成熟的。
(四)建立以反思为基本特征的学习体系,使反思成为教学的一部分
反思同样是一种学习,是一种更为深度,更有质量的学习,是“深度学习”。
教师的反思是多层面、多角度、全方面的,包括对教学观念、设计思想、教学行为的反思,反思也贯彻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它可以是对结果的反思,也可以是对过程的反思及在过程中的反思。
建立以反思为基本特征的学习体系,就是把反思贯彻在教师学习或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反思成为教学的有机部分,让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品质。因此潘小明的数学教案,每节课都分为“知识点及教学程序、预想学生的学习意外及反思”三个部分来写,并养成了一个习惯,上完一节课就会把它记录下来,有什么好的课例就会整理下来。这样一次次的反思积累,构成了潘小明精彩的“课堂人生”。
(五)集体反思、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学习型组织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组织性”,这是一个特点更是一种优势。学习型教师的培养或修炼应发挥这个优势,进行集体反思,加强相互交流,促进共同进步。
集体的力量要大于个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要超越个人的智慧,所以集体反思的力量、程度、深度及影响,都是个体反思无法达到的。教师的集体反思可以是对某一课例进行共同讨论、集体评议,如以往一直在进行的教研组活动,这类活动往往是在某一教师上完课后共同讨论。当然这些课例可以是本校教师的也可以是其他学校的,可以是现在的也可以是过去的,可以是名师的也可以是一般教师的。除了对课例进行评议,反思也应包括对某一教学事件或教育现象进行集体评议。
三、勇于超越
(一)勇于超越,是传统教师与学习型教师的分野
几千年来,教师一直以默默无闻、甘愿清贫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他们乐于奉献,一无所求,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像春蚕,用美丽的银丝编织着别人的理想,而自己却困死其中。这几乎成了教师的集体比喻。学习型教师则迥异于传统教师,他们聪慧,机灵,更讲究效率;他们同样在教书育人,他们的工作深受学生欢迎,同样也业绩骄人,但他们却异常关注自己的成长、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彭钢所长在《教育的布波族》一书中有过这样一段描述,可以概括学习型教师的生活方式:
作为教育实践的自觉主体,他们不仅在丰富的教学、管理、德育实践土壤中获取即兴的灵感和新鲜的体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开始并逐步学会与书籍、历史、文化、大师和自己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沟通,并努力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从而获得超越实践、超越现实、超越自身局限的思想和智慧的力量……他们的思想和智慧、情绪和激昂有时就像儿童的手脚不停地乱动,就像儿童的屁股坐不下来,总要找到一个表达和宣泄的渠道和对象;他们喜欢做梦,而且常常迷恋着梦中的色彩,有时一片橘红,有时一片金黄,有时一片澄黄蓝。但当他们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时候,他们已从自身的“在场”和“浸润”着他们的实践中提升和超越出来,即使在执行上级意图和命令时也是以富有个性和创造的方式进行,给自己留出一方体现自身价值和意义的空间。
因而,学习型教师与传统型教师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学习型教师在培养学生发展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充分的发展,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辉煌的前程。要是也用一个比喻的说法,学习型教师更像一个多级火箭,在燃烧自己划亮夜空的同时,也把自己推向更高,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学习型教师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敢想敢做,充分显示出了他们特有的人格魅力。
(二)勇于超越,实现了人本主义理论所追求的“新自我”的理想
人本主义理论关注人的自身发展,因而成为现代教师发展的一个理论基础。对于人本主义理论来说,Dasein(即“我”或“自我”)是个基本概念。只要潜能之间的关系是整合的,Dasein就可自由地、毫不困难地出入于潜能之间。如果潜能之间的关系是严重分裂的,那就基本』:无自我可言。所以人本主义发展理论认为,人的特点在于具有一些能发展或实现、彼此间能建立和谐的整合关系的潜能。人本主义发展理论概括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基础都取决于自我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第一阶段:外在化自我,此时没有真正的自我。第二阶段:内在化自我,此时是一个人自己的内在化自我的形成。其中包括“我”的感觉、个人特征感、自省和自我意识的能力。第三阶段:整合化与现实化的自我,是放弃或解放内在化自我,最终实现从质上说是新的、实现着整合化和现实化的自我。对一个人来说,解决他(她)的内在化自我,是一个充满果敢精神的得来不易的成就。
此时的我是一个“新自我”,是一个自我超越的实现了自我价值的人。学习型教师所追求的境界就是人本主义的“新自我”,教师们能协调自身的各种潜能并使之充分的发挥,能调节好自身与外界的关系、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从而去获得“得来不易的成就”,实现自我之价值。
(三)勇于超越,有助于突破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原期”
一个教师的成长一般可以分解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角色胜任期。这时新教师初涉教坛,渐人角色,此期大约1~3年。
第二阶段:成长期。相当于人一生的青春期,是教师快速成长时期,大约3~10年。
第三阶段,成熟期或稳定期。教师已获得了相对稳定的专业知识与教学经验,此一时期大约在10年以后。
第四阶段,专业高峰期。这一阶段的教师我们可以称为专家型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时期,是教师群体中的佼佼者,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学术成就都卓有成效,这个时期一般在工作20年以后。
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步人第四个时期,问题出在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我们视为教师专业的成熟期,其工作方式、教学理念相对成型,一般教师会在这一水平或层次上徘徊,此时的教师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也称稳定期。由于很多教师在这个阶段不能或很难有新的发展,故我们又称这一时期为“高原期”。
高原期,一般指企业管理人员、政府要员等虽受重视,但却没有发展空间及机遇。这些人是曾经在工作早期被认定前途看好、寄予厚望的业界或政界精英,他们或者默默接受现实,但更多的是处于窘境,伴随而至的是极端的沮丧、愤忿及消极处世。我们把“高原期”这一概念引入到教师发展中,是因为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也有这样一个徘徊、彷徨、苦闷的时期。
教师的“高原期”一般会处在教师发展的成熟期以后。此时教师已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及技巧,职业的成就感达到了任职来的最高点。随着自己视野的不断拓展,认识、判断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已不能满足以往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及策略,给自己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自己又缺少认识这些问题的理论基础,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圆满的方案,他们能较客观地评价别人的教学,并能提出较好的意见,但对自己的教学却时常感到不很满意,总有一种“江郎才尽”的感觉,因而自己的专业水平长期处在一个相对平静的状态。有些教师则不能走出这一“高原期”,直至退休。
学习型教师的“勇于超越”,就是立志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的行动,超越这一时期,跨人专家型教师的行列。
要想超越自己,我们可以从否定、学习、创造三个方面着手。
1,否定
超越自己的原因是自己已有了更高的目标,对自己的工作现状不甚满意。经验是可贵的,但经验也是双刃剑。它的可贵在于可以使人们少走歪路,给人们处理问题提供参照。但经验并不总是有效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用“赏识教育”来鼓励学习,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一天,我看到9岁的女儿在练琴,没有情绪,老走调。我知道女儿厌琴已多日,于是我鼓励她说:“你弹得很好,进步很大,继续努力吧!”
女儿反而停了下来说:“你明知道我弹得不行,还说我好,我不弹了。”我无言……看来有些经验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有用的。同样的经验在一个班很成功,在另一个班却未必成功。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社会在变,学生在变,虽然你任教的学科可以是年年年龄相同,可学生绝对不同了。所以,为了适应学生,教师必须经常变革,不断否定自己,在否定中求发展。
2,学习
高度自我超越的人是永不满足的,总是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要超越自己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来获得新知,通过不断学习来改善已有的心智模式,通过不断学习来获得力量和智慧,学习为自身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教师的学习同自身的教学密不可分,要倡导一种务实的工作作风或学习作风,在工作中研究,在反思中成长。
3,创造
人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但往往随着年岁的增长及教育的影响,大部分人的这种能力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只有少数人,马斯洛称“自我实现”的人能依然保持,他们依然以“新鲜、纯真、率直的眼光看待生活的方式”,或者“在以后的生活中又逐渐找了回来”。马斯洛说:“根据我的观察和研究,这是我的研究对象无一例外的共同特点。每个人都在这方面或那方面显示出具有某些独到之处的创造性。”
无论是自我实现者还是自我超越者都与创造性相联结,要自我超越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师要始终以“新鲜、纯真、率直”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生活,并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渐找回创造性。
自我超越,成就的是一个新的“自我”,因而在否定“旧我”的同时要诞生一个“新我”,“新我”无论思想、学识、思维还是行为方式都是对旧我的超越。新我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教师形象,不但能传授知识而且有主见、有思想、有判断力,能创造新知识,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教师。
这些新知识应包括新的教学模式及新的教育思想,我们从一些名师的发展轨迹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正是这些创造性的“知识”奠定了成为名师的基础。
(四)问题是财富,任务是机会
教师的超越、教师的自我实现是离不开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很大的现实情景。教师的工作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教学任务构成的,在工作中又不时地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所以教师的超越就是创造性地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出色地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离开这些问题和任务就谈不上教师的发展了。
这里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如何对待这些问题和任务,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看法及做法。教师的工作是繁杂而又平凡的,因为繁杂,所以有些教师对新的问题或计划外的任务有一种抵触情绪,不愿意主动去做;因为平凡,所以有些教师不太重视问题解决和任务完成的质量。
问题是一块石头,是一块绊脚石还是垫脚石,全在于我们看待问题的态度。问题是财富,问题解决就是一种创造。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态度,就可从问题解决中学到许多东西,这些东西是从书上学不到的。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一次进步,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就是自我的一次超越。
任务是一次机会。学校工作会有许多临时性的任务分配给教师,不同的教师对待学校任务的态度也是不同的。比如,学校不时会有客人来参观交流,教务处会临时动员老师上些公开课方便研讨。这时就会发现有些老师会找出许多理由来拒绝这样的任务,而另一些老师则会认真地对待这些任务,把这些任务视为一次机遇并精心设计教案,努力地把课上好。结果这些乐于上课的教师当然进步就很快。
机会对任何人来讲都是公平的,机会也不是人人会有的,那么既然任务是一种机会,我们就可以努力去争取。
(五)自我超越不等于个人奋斗
自我超越或自我实现不同于个人奋斗。它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它关心自身发展,它有个人的人生使命,但这些使命往往同他人的命运、同人类的事业联系在一起。它的发展往往建立在问题解决之上,建立在服务于他人基础上。教师就是这样一种人,从事的就是这样一种职业。
教师的发展总是同学生的发展、课程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甚至国家的发展相联系的。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教师的劳动必须共同协作。教师的价值只能体现在课堂内,体现在教学研究上,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中。教师的个体价值从来就和社会价值相联结,当教师自我超越时,教师的个体价值就发挥得越大,学生的发展就越快,教师的社会价值体现得也就越显著。
四、教有理想
(一)教育是理想者的事业
教育要有理想,因为理想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目标,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目标更为专注与坚定,色彩更为斑斓与灿烂;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活力倍增,薪火相传;教师也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成就。
羊尖高级中学的两位新教师用他们的成长事实告诉了我们这些道理。
曲婷是从东北来的新教师,任教数学。在学校庆祝第20个教师节的演讲活动上,她倾吐了她的心声:
我走上工作岗位只有短短的几天,缺少工作经验,但是我有敢于吃苦、敢于挑战、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勇气,或许我会有一千种理由苦闷、埋怨,但是我拥有更多的理由喜悦、满足,我没有理由放弃教书育人的理想和追求,因为我年轻,美丽的青春牢牢在握,希望、阳光都属于我。我要大声呼喊:选择教师,我选择了平凡;选择教师,我亦选择了伟大;选择教师,我无悔青春!
这就是曲老师的教育理想,也可称为青春誓言。有了这样一种理想及信念,她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学生:
一个做班主任的女孩说,现在只有睡觉的时间是自己的,其余时间眼睛里、脑子里、心里都是学生。我笑笑说:不对,睡觉的时间也不是自己的,昨天我还梦到在给学生讲题,办公桌前围了好多学生,怎么讲都讲不完,最后还是急醒了……
工作一年后,曲老师的工作业绩和工作态度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肯定。学期结束时,她任教的两个班学生的满意率超过或接近90%,其中一个班的学生满意率同工作了十多年的一位教学骨干并列获得第一名。
张萍萍是羊尖高级中学的另一位新教师,任教心理学科。她在庆祝教师节的演讲活动中说:
曾经有一个小女孩,喜欢数着天上的星星,喜欢感受着风抚过脸颊的温柔,喜欢幺了想自己的未来。”长大后,我要成为一名教师!”是她每天都要和自己说的一句话。后来,她成功了,终于成为了一名教师,终于可以去完成她无数的心愿了。这个小女孩,就是我!
2004年9月1日,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 因为,这一天,我站在了讲台上,我清晰地听到学生们大声喊:“老师好!”那一刻,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是的,我喜欢上课,喜欢课堂上用一言一行牵动几十双眼睛的感觉。然而,在我激动、欢喜的同时,更多的却是那颗忐忑不安的心。注视着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睛,面对着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我第一次感受到肩上的责任有多重。我想给他们什么?我又能给他们什么?值得我去思考、去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而我,唯一能做到的也必须做到的就是——爱我的学生!
张老师因为有了理想而对学生充满了爱,因为有了理想,工作一年来也在多方面得到很大的发展。她在走上工作岗位不久,就面向全市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由于她的课相当成功,许多听课老师都不相信她是工作第一年的老师。她的工作也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在学年末的学生满意率调查中,有几个班的学生满意度达到了100%。
曲婷及张萍萍两位老师的事例告诉我们,教育是理想者的事业,教师因为有了理想,自身发展的潜能与空间就更大了。
(二)教师是追梦者
人类因为有理想,所以才有教育。教师是实现人类这一理想的使者,教师应该是追梦者。教师之所以愿意辛勤工作且诲人不倦,是因为相信学生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学到更多知识;相信在教师的教育下,学生能够传承人类的成果,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教师的工作是建立在学生的学习能力或潜力能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学生能成为国家有用之才的基础上的,也是建立在通过教师自身的工作能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基础上的。因而,教师追寻的梦是个人之梦、学生之梦、国家之梦。
当教师走上教育岗位的第一天,他们怀着憧憬和理想,想象着未来桃李满天下的美好图景。清晨,当教师跨入校园,他们想象着每一天都是新鲜、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当教师走进课堂,他们相信这一节课一定能成功,相信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所成的。教师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娴熟掌握各种教学技能,轻松驾驭课堂教学;教师也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成为一位名师。
日常生活的平凡及琐碎可以瓦解人的意志和消磨人的热情,教师因为有了理想,使自己的工作永远富有诗意,不断创造出动人的故事。教师眼中之理想尤如飞蛾眼中之光明,是那样重要,那样富有魅力,教师这一工作是为理想而存在的。他们为理想而生,也为理想而去。
(三)目标决定人生高度
生物学家曾经将跳蚤随意向地上一抛,跳蚤能从地面上跳起一米多高。如果在一米高的地方放个盖子,这时跳蚤会跳起来,撞到盖子。过一段时间后,拿掉盖子,你会发现,虽然跳蚤继续在跳,但已经不能跳到一米以上了,直至生命结束都是如此。
这就是“跳蚤效应”的一个实验。它告诉我们:目标决定人生的高度,而不是他的实际能力。同样,教师的人生高度、教师的发展也决定于教师自己的目标及理想。
有两位年轻教师同时进校门也任教同一门学科。B老师工作随意,毫无目标。平时培训经常不参加,学生作业一个学期才批一次,学生反响强烈,不满意率大大超过满意率。A老师的工作同B老师绝然不同,她的愿望就是做一位好教师。在一次教师培训中,心理教师做了这样一个心理测试,说在座的新教师,自己想成为特级教师的举手,A老师第一个举起了手。以后一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了A老师的进步是巨大的。她的公开课教学得到广大教师的肯定,她的学生满意率在班上最高,她代表学校参加全区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是理想让A老师始终保持较高的人生期待。
理想是一种目标,也是一个不竭动力。教师的理想越高远,其抱负就越大,他的发展就越快。
五、爱心教育
人们可以对教育下不同的定义.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可以存在不同的教育流派,可以诞生不同的教育家,但他们都离不开“爱”,爱是教育的共有特征,离开了爱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发生,也不可能诞生真正的教育家。
教育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具有职业与事业的双重特征。它需要教师有一定的专业技术,需要从教的资格证书,更需要从教人员有一颗爱心。爱心教育是学习型教师五项修炼的核心内容,影响着其他四项修炼。
(一)因为有爱,所以才有教育
教育是爱的事业,这是由教育的本质决定的。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的目标体现出对人类自身发展的关心,体现出对本民族及对国家前途的关注,体现出对我们子孙命运的关爱。教育一开始就有一种历史的使命感,一开始就同人类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
教育又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种真诚的交往,此种交往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理解、合作基础上的,需要心灵的融通及无私的对话。唯有爱才能达成这些,唯有爱才能冲破心灵的隔阂。
教育的底色是爱,学校所有的一切都应在这一底色上描绘。学校的文化创建、环境建设、课程设置、教师培养、教学方式……都必须建立在关爱学生、发展学生的基础上。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如果没有爱,学校只会出现单纯的师徒式的技能传授或知识传递。如果没有爱,就不会有那么多学子,在阔别校园多年或远走他乡万里还要千方百计地回到校园,看一看校园,见一见老师,叙一叙旧事。
爱是教师不竭的动力,是教师发展的源泉,教师如不爱学生,就不会有教育之爱。一个人不大可能长期间十分投入地去做一件自己并不十分喜爱的事情。所以仅以应付的态度或游戏的心态来从事教育工作,其专业是不可能有发展的。
只有爱才能让教师完全沉浸在为师的幸福之中,并常常为之感动,工作充满激情。
2004年,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组织了一次“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学校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会上华士实验学校校长吴辰作报告,当吴校长讲到“爱”这个字时竟流下了眼泪,台下包括各级领导、专家、乌克兰的客人在内一千多名嘉宾情不自禁地报以热烈的掌声。大家为吴校长出色的工作鼓掌,为吴校长的真诚鼓掌,更为教育之爱而鼓掌。
正是这个“爱”,让吴校长从田野走上了讲台,从一名插队知青成为一名小学教师;正是这个“爱”,让吴校长从一个普通的代课教师成为具有超前意识、享誉全国的江苏省名校长;正是这个“爱”,让吴校长在承受了父亲的逝去、女儿的夭折、自己又患肾癌的巨大痛苦时依然挺立在教育的第一线;正是这个“爱”,让吴校长把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中心小学建设成九年一贯制具有现代气息及长远发展规划的实验学校。2001年8月2日的《中国教育报》,以《一所农村学校现代化之梦——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素描》为题,对这所学校及吴辰校长作了专门报道。
(二)有大爱,才有大智慧
1.爱能产生智慧
教育的全部技巧是爱的技巧,爱能产生智慧。名师们的教育模式、教学策略、教育理念就是诞生在对学生的爱中。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吉林曾说:
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正是在对孩子、对自己终身从事的事业的爱中,在对小学语文、小学教育日益加深的感悟中,在一心想着让孩子发展得早一点、好一点、全面一点、充分一点的强烈愿望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倘若忘掉了孩子,那是任你怎样苦思冥想也是想不出来的。多少次多少回,我把孩子带人课文描写的情境,课文语言在情境中有了形象,有了生命,有了汉字语言最讲究的神韵。我和孩子们常常沉浸其中,甚至忘我了。下课铃声一响,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喊起来:“怎么?下课了!”“李老师我们不下课,我们继续上!”下课了,孩子仍然围着我不肯离去,一定要把课堂上想说而没来得及说的话告诉我,才感到一种满足。这种场合往往是争先恐后的,此时此刻,我能不陶醉吗?我的心和孩子的心贴得更近了。情境教育的“缩短心理距离”正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真实的感受中提升出来的。这使我很自然地想到郭沫若在《女神》中写的诗句:我寻求到“那与我的燃烧点相等的人”,“把他们的心弦拨动,把他们的智光点燃吧”!在这里,“爱”点燃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智慧之光,也是李老师自己的智慧之光。
2.教育之爱需要智慧及技巧
爱能产生智慧,是因为教育之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它需要智慧及技巧。
师爱不同于朋友之爱,它更深沉,更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师爱也不同于母爱,它如母爱一样伟大,而又超越母爱。师爱不会像母爱那样溺爱,也不会以爱的名义去损害学生的心灵。师爱意味着对学生负责,即慈爱也有严格要求。江苏省特级教师薛法根说:“老师的关爱,并不都是三月的春风和旭日,有时也如秋风的冷剑,除却你心头的杂草,那是一种严格的爱。”
师爱需要技巧及艺术。在教育中学生常常对教师的爱产生误解。所以教育之爱要注意以下几点:(1)爱需要沟通,没有沟通不会深入学生心田。(2)爱是一种责任,需要双方尊重,不能因为爱而伤害学生的自尊。(3)爱同样不排斥严格要求,甚至批评。
(三)爱心教育,润物细无声
教育之爱是崇高的,是伟大的,会有感人肺腑的故事,也会有可歌可泣的事迹;但师爱不会总是那么扣人心弦、动人心魄,爱心教育更多的是朴实与平凡。师爱更多的是融于平淡的课堂教学中,贯穿在随时发生的师生会话里;师爱更多的是融于教师日常的备课与作业批改中。这里也许没有深情的话语,过多的微笑,激情的泪水,但这并不说明教师没有爱心。其实,师爱之伟大就在于他的平凡及朴素,师爱之深刻就在于他关注了学生的日常行为,能融于真实的生活之中。由于平凡,人们甚至感觉不到爱的存在,但它能留驻在学生的记忆中,会潜入学生的梦境。当学生离开校园后,会越来越感到师爱的真切及深厚。
爱心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浸渍在日常言行中的教育.所以“爱”用不着成为一个口号,天天高喊。爱,只要我们认真地并负责任地做好每一件事;爱,只要我们平等地对待并尊重每一位学生;爱,只要认认真真地教育好每一位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并不说明发生在教育工作者身上的事都是爱学生的行为。个别老师、个别事件表现出反教育的倾向,如侮辱、体罚、谩骂等言行,是有损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是同爱心教育相违背的。
第三节 课堂:学习型教师从这里上路
课堂是学习型教师成长的沃土,讲课是学习型教师成长的方式,课堂也是学习型教师的人生舞台,在这里展示了他们的精采人生,实践着他们的人生理想。
一、“此生痴迷在讲台”
1992年,窦桂梅所在的吉林市某校决定参加人教版教材的研讨,领导要求每人准备一节课,并从中选出最好的课参加,窦老师看到自己期待的机会来到了,她精心准备并信心十足等待领导的听课,可领导最终没有走进她的教室,过后窦老师强忍着泪水“向校长质问”,校长被她的真情感动了,答应给她机会。不久,在全市召开德育渗透各科教学现场会,校长让窦老师代表学校上了公开课。“那次公开课,我选的是《王二小》。一次次教学设计,一次次试讲,一次次推翻,一次次再来……在家里试讲,我让爱人和孩子当学生,近20天里,我说上句,不到4岁的孩子就能说出下句;放学后试讲,我对着空桌椅练,我把那一排排空空的座位当成我可爱的学生……那天,听公开课的全省各地教育专家及教师几百人,我忘我的真情,深深地打动了与会的每一位代表。”
课堂是学习型教师求真求美的地方,是学习型教师“魂牵梦萦”的地方。江苏省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说:“我的梦中常常出现上课的情景。我梦中的课堂,学生小脸通红、眼睛炯炯有神;学生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学生兴趣盎然、兴致勃勃;学生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学生如沐春风、如痴如醉。学生沉浸在美的画面、诗的境界、爱的怀抱之中。这大概就是我苦苦追寻的诗意的课堂教学境界吧。”
“步人课堂的那一天,我的心特别踏实,那感觉就像在多年的漂泊之后,终于找到了停靠的港湾。我知道,我崭新的人生将从这里开始了。”潘小明老师回首自己四十多年的人生,说:“课堂早已成了我人生的主旋律,有了课堂,人生充满了挑战,课堂带给我一个平实而多彩的人生!”
学习型教师让课堂熠熠生辉。学习型教师离不开课堂,离开了课堂,学习型教师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学习型教师会“此生痴迷在讲台”。
二、教学对话:学习型教师课堂的一个基本形态
师:假如你是文中的汤姆,你愿意放掉这条鲈鱼吗?
生:不愿意。
师:假如是我,我也不愿意。
带回家。你们信不信?
生:不信!
而且,我有办法说服爸爸,把这条鲈鱼
师:那好,现在我们来表演一下。我演儿子汤姆,你们来演爸爸
要演好爸爸,首先要记住他说过的三句话!谁还记得?
生:(复述爸爸说过的三句话)
师:行!你可以来演了。你现在是谁?
生:你的爸爸!(众笑)
师:对了!真机灵!记住,作为爸爸,只能给儿子——我(指自己)
讲道理,要以理服人,不可以强词夺理,也不能以武力威胁,更不可以耍
赖。(众笑)
生:(点头)
师:要不要请个“诸葛亮”当参谋?
生:要! (从同学中找了一个自己熟悉的当参谋)
师:(拎起一张白纸)爸爸,爸爸,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
生: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师:为什么?
生:(指指手表)现在是晚上十点——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师:(朝四周看看)放心吧,爸爸,没有人看见我们,也没有人知道我们在这个时候钓到了鲈鱼。
生: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师:爸爸,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不就是两个小时吗? 你何必当真呢?
生:就是两分钟也不行,必须遵守规定!
师:爸爸,一条鱼又不值几个钱,你睁只眼闭只眼算了。
生:如果人人都像你,这个社会成什么样了?不行,你把鱼放了!
师:爸爸,你对别人严格要求,我没有意见。我可是你亲生儿子呀?
生:就因为你是我的儿子,所以我更要对你严格要求。不然,你长大了会犯大错误!(众笑)
师:假如你不答应,我就不认你这个老爸!我们断绝父子关系! (众大笑)
生:我宁愿不要你这个不遵守规定的儿子! (众大笑)
师:(自言自语)看来爸爸真生气了,宁要规定不要儿子。(对学生)算了算了,爸爸,我听你的话,就把这条鱼放了吧。
生:这才是我的好儿子!(众大笑)
师:你喜欢这样的爸爸吗?
生:不喜欢,他对儿子太凶了。·
生:我也不喜欢,他应该满足儿子的要求。
生:不喜欢,这样的爸爸没有父子情意了。
生:不太喜欢,但他要求儿子遵守规定是应该的。
师:(表情严肃)同学们,世界上父母的爱有两种:一种是温柔的爱,让我们得到满足、感到温馨;一种是严格的爱,虽然让我们感到有点“苦”,但是却能让我们终身受益,能让我们健康成长。这样的爱,更珍贵!这样的父亲,更令人敬重!你希望有这样的一个父亲吗?
正是这些教学对话.让薛法根老师的课引人人胜,精彩纷呈。学科知识、学科能力的培养甚至人生观的传播,在这平和、随意、轻松的师生对话中得以实现。教育无痕.对话让课堂感觉不到教育的存在,似乎就是平常生活的一个场景,这样的对话是最有价值的教学,是学生最易接受的教育。对话,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想的交流。
对话教学的实施,让学习型教师的课堂发生了变化,从原来强调学科内容到现在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从原来强调目标、计划到现在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从原来强调课本的单因素到现在强调教师、学生、课本、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在众多的课程定义中有一种课程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即“课程作为复杂的会话”。当确认“课程作为复杂的会话”时,人们显然已走出了“制度课程”的视野。在“制度课程”的视野中,课程是分门别类的“学校材料”,课程教学的研究即是寻找开发这些“学校材料”有效的程序的过程,这种研究必然会远离教学实践和社会生活。课程教学的形态则是以“教室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为特征的。这是一种适合于教师“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学形态,即“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形态。
在这种形态中,教师的作用只是牢牢地控制住学生,传授现成的书本知识。师生的关系只是命令与服从、“布道者”与“信徒”的关系,文本等同“圣经”,教师是文本的唯一解释者。人们的各种经验、概念、法则与理论都是由教师以专家的姿态灌输给学生的。在“课程作为复杂的会话”的视域中,已把课程理解为每一个人不同阶层、不同种族活生生的生命体验,课程具有了全新的含义,它不再只是一堆材料,而嬗变为一种“符号表征”,一种可以基于多元主义价值观解读的“文本”,通过这种“解读”可以获得多元课程“话语”,多元课程“话语”可以展开复杂的“会话”,在复杂“会话”中寻找课程理解的共同基础。课程成为了一个“高度符号性的概念”,这样它就允许人们基于不同的视域来理解,课程理解会因人而异,这种课程理解的差异性是“会话”(教学对话)的前提学习型教师的课堂对应的就是这样一种课程观。
对话教学的实施需要形成安全、友善、平等、相互尊重的对话场。对话场是一种磁场,双方会相互吸引,相互感染,相互包融。对话的发起者与参与者都是被尊重的。没有人愿意与一个不愿倾听别人意见的人对话,也不会愿意同随意否定别人意见的人对话。所以,教师用一种宽容、包融的心态与学生对话,善于抓取学生对话中的闪光点,并适时鼓励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对话教学中多给予肯定,并非不需要否定,教育也必须要有否定。但教育的否定不是简单否定,而是有理有据的否定,要向学生阐明错误的原因。老师发现学生错误的根源同教会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样重要。教育的否定是师生双方的一种协商。
对话的前提是要走近学生,老师高高在上或与学生站得远远的,是构不成对话场的,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由于老师忙于操作电脑而站在前面发问,虽然有时问题设计得不错,但由于师生之间的距离关系,学生对话的热情就减弱了。相比较一些影视歌星,在台上表演时常常跳上跳下,当他们走到观众中间时,观众们会激动不已,有的甚至忘形、失态。影视歌星们也知道距离的价值。
对话需要一来一往,一问一答,对话教育让教师从“独唱”走向师生“合唱”,但对话并不完全排斥教师“独白”,因为好的“独白”也能达成师生“对话”,真正的对话是师生心灵的相互交流,所以出色的独白同样能感人肺腑,优秀的“独唱”同样能扣人心弦。要是教师的“独白”能“读”懂学生的心里,“独唱”能唱到学生的心田,也同样能激发学生的灵感,触动学生的心灵,同样能达成师生心与心的对话。
要实施对话教学先要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尊重,倾听是一种等待,倾听也是一种交流,会倾听者才能善于对话。许多对话的失败就因为没有用心倾听,没有准确“接住”学生的发言,师生之间的“球”就很难传递。
三、动态生成:学习型教师乐意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班评出了五位学习优秀的学生,下面我们有请来自大陆江苏省教科所的彭所长来给我们颁奖!”,此时全班的学生兴奋不已。
这是2006年3月发生在台湾台北市秀朗国小一堂自然科学课上的一个情景。这天来自江苏省教科所的十几位专家刚好在这里进行教学观摩。上课老师抓住了这个机会让来自大陆的客人给学习优秀的学生颁奖。这个奖,我想对学生来说是终身难忘的。而这样一个颁奖仪式正是这位老师的一个“动态生成”。
“动态生成”是现代课堂教学,特别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一个特征,完全按部就班式的教学在现代课程体系及现代课堂情景中将很难实现。
余琪——羊尖高级中学的一位新教师,他在教学笔记中写到了这样一件事:
我在讲述原予结构探究的时候,要求学生拿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东西来比喻原子。在教案中,我想引导学生猜测“是否是有核结构和是否为空心结构”,所以想学生一般只会拿气球(空心)、铅球(实心)、樱桃(实心,有核)来比较。上课时学生果真讲了气球、铅球等,但最后一位学生起来说:像西瓜,里边有好多好多的核,于是一时卷起千层浪,教室里像炸了锅一样,竟然不再围绕“是否有核,是否空心”来讨论,而是围绕“有多少个核”的问题进行讨论。事情来得太快,我措手不及……
所以,现实的课堂是动态变化的,课堂教学的进程是非线性的,在这样复杂的进程中,课堂随时会生成新的局面,这极大地挑战着教师的智慧。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课堂时而处在相互流动、碰撞、不断变化、混沌的状态,时而处在重组、联合、相对稳定、清晰的状态,整个课堂教学的进程是非线性的,学习型教师就是要在这非线性的进程中,在这稳定与不稳定状态中随时调控局面。所以,学习型教师的基本功不再满足于“三字一话”或操作键盘,而是一种能应对预期的或非预期的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的能力。
学习型教师是智慧型教师,学习型教师也是勇于挑战自己的教师。因而,学习型教师更善于利用课堂中随时发生的变化,更乐于发现这变化给课堂带来的价值。动态生成,成为了学习型教师乐意追求的一个教学境界。
潘志华老师是羊尖高级中学的一位优秀教师,他曾介绍过这么一堂课——“顾晨奕定理”:
本堂课是《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第一节,在学习了面与面位置关系以及平面平行的定义后,当我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判定面面平行时,绝大部分同学都回答用定义来判定。我继续追问:用定义来判定在具体操作时较为困难,有无其他操作性较强的判定方法呢?大多数同学回答:通过线面平行来证面面平行,进而顺理成章地进入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表达和证明。
就在这时,顾晨奕同学脱口而出:“一个平面内的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可判定这两个平面平行。”我知道,这是错误的命题,如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势必会影响我教学的进度,但灵动的课堂给我创造了绝好的机会,于是我继续说:“大家同意她的观点吗?”结果,有很多同学同意她的观点。许文渊同学还自告奋勇地要为她的观点表达和证明。于是我就顺水推舟,让他到黑板上去做他想要做的事情。在许文渊完成了图形表达、符号表达,正想书写证明时,浦克同学在下面发话了:“这个命题是错误的尸并且还举了一个反例,他用手中的书作为平面模型说:“一个平面内的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这两个平面也有可能相史。”许丈渊回头一看,大悟。我顺势问:“出错的原因在哪里?”许同学迅速回答:“情况考虑不周。”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个完整而正确的命题就产生了:如果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在一个平面的同侧,他们到这个平面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三点确定的平面就和已知平面平行。教师小结:由于是顾晨弈同学首先提出,我们不妨就把这个命题叫做顾晨奕定理,准确地说现在只能叫顾晨奕猜想!为什么说是猜想呢?因为一个定理的成立一般需要我们严格的证明,既然大家都认同该命题是正确的,何不把猜想变成定理?
这时我先让大家进行小组讨论,研究证明的方法和对策。最先有研究成果的是钱苏萍同学,她认为要证明这个定理,必须先证明她自己的一个想法,那就是书上的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我又从与钱苏萍的对话中,挖掘此种想法的起囚以及整个思维过程,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先对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进行严密的表达,再对其定理进行严格的证明,并利用该判定定理反过来证明顾晨奕定理。
在这节课中,经过全班同学的相互协作、共同探讨,一个新的定理产生了,功劳是大家的,但发现的初始者是顾晨奕,故今天这节课的课题定为——“顾晨奕定理”。
这时,下课铃响了,后面还有许多预设的内容我都没有来得及讲,但我想,学生获得的东西远比预设的教学目标要多得多。
“顾晨奕定理”,是一堂意外生成的课,但这一堂课让教师、让学生更有成就感,更折射出了数学思想的光芒。
“动态生成”,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学是需要预设的,预设是一种计划,教学就是有计划的活动,没有计划的活动是一种日常生活,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学。预设可以让我们的教学遵循我们原先设定的目标前进,但课堂教学是个正在发生的故事,任何人都无法完全意料及掌控正要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情,教学中发生计划之外的事是正常的。学习型教师的价值就体现在对“正要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的应对及处理上,在他们手上这“动态生成”是一种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