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
我已经读了很久,
自打这雨声潺潺的下午
躺卧在我的窗口
窗外的风声
我充耳不闻:
我的书又重又厚。
书页对于我
像一张张面孔,
沉思时,神情严肃,
读着它们,时光便在我身边
淤积、滞留。
——节选自里尔克《阅读者》
■冷玉斌(教师)
读完闫学老师所著《给教师的阅读建议》近一周,还时时沉浸在她所构建的美好阅读世界里:“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越忙越要读书”、“阅读,一种本源性研修”、“为什么不能只读教育书”、“怎样写读书随笔”……一辑一辑,指向教师阅读的特征、功能、原则、方法等各个方面,却又远远不止这些,闫老师没有将“阅读”降格为一种外显行为,而是始终将之与生活、与生命相连,“读书,就是生活,像呼吸一样不能没有的生活;读书,就是一种最自然的生命状态,是一种须臾不可缺的存在方式,也是一种高贵至美的人生境界”。作为给教师的建议,更没有因为教师工作的独特性而只将其作为所谓“专业成长”的门径,以致窄化了阅读轻慢了书籍——与其说这本书是给出条条框框的建议,不如就用她自己的话,是“试图穷尽阅读的美好,希望其中的诚意可以吸引爱书的朋友”。
在我读来,闫老师谈阅读,诚意至少有三,一是讲述自己的故事,二是给予周到的指点,三是提出实用的教训。
2014年,闫老师在《教师月刊》有个访谈,题曰“我是校长,更是读书人”,时刻不忘自己是“读书人”的她,谈阅读,其实谈的正是她自己,自己的读书经历,自己的读书经略,自己的读书经验,这些最让人感到亲切,更让人信服,因此,对她坚定不移地提倡“教师阅读的主要目标是完善知识结构”,就不会感觉突兀或高蹈,因为她本人就是如此阅读,如此耕耘,如此成长的。
我不是第一次接触闫老师的读书经历,从《牵到河边的马》就得以了解她与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渊源,在本书再遇她深情诉说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重要收获,仍然动容而振奋。闫老师讲到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一段往事,19世纪中叶的一个秋日,作家背着猎枪独自穿越茂密的丛林,产生了一种奇妙的体验,似乎生命中最美好、最本真的记忆突然涌上了脑海。读到这一段,我搁下书本,恍惚间真觉得丛林中那独自穿越的身影正是曾经的闫老师本人,而对苏霍姆林斯基的阅读,在当时是最美好、最本真的相遇,于此后是最美好、最本真的记忆。不唯如此,本书第一辑“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几乎都是闫老师夫子自道:做教师,“把自己托起来”;做教研员,“发现最好的自己”;做校长,“让梦想照进现实”,成长的过程,就是读书的光阴。一路走来一路读,阅读,擦亮了她的时光,阅读,点燃了她的人生,最终都化作这些有温度、有力量、有情意的故事,深深浅浅,留在这一册“建议”里。十多年前,有媒体人问“为什么是闫学”,岁月流转,如今的她坦露心迹,直接给出短短结论:“无非是阅读,是始终把阅读作为一个成长的关键词、核心词而已。”那,为什么是阅读?答案,就在这些故事里。
说到“周到的指点”,我印象尤深的是第五辑——“怎样写读书随笔”,辑中文章六篇,两篇分析笔记写作之缘起,两篇直指写作本身,两篇是随笔范例,读书“建议”已然这般体贴,也难怪闫老师自家要以“诚意”论之。闫老师讲得并不高深,文中提示教师在撰写读书随笔时将阅读与现实生活、与教育实践、与个人体验相连接,都是平常话语,但她诚意所及,说理文字也很具“现场感与真实感”,所摘引《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中的两段文字,如梦如幻,真正的“我的感受”,的确有更多动人心魄的力量——放在此书中,不仅让读者感受到她随笔的精彩,更让读者起了将自己放进阅读现场——“我在现场”永远都高过“我在旁观”——的力量,这大概才是书中诸多指点最为周到之处吧?
月前曾读傅月庵先生著《书人行脚》,提到读书的时间,他抄了一段清人黄东崖《屏居十二课》之《摊书》一章:
午后观书业已疲,何论夜起?然书惟夜读,诚有逾昼读什倍者,或吟讽三五章,或点定一二字,机锋偶触,意绪横生。……古读书每用三馀,曰:夜者昼之馀。余意夜归“馀”,连昼而言,仅为今日之终,不如旦履端,中夜而兴,遂为明日之始。余老来不能晚睡,而恒早起,若未敢以“馀”闲视之,其谓是欤。……苏子瞻诗:“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噫,两日诚难及也,或多此十五日焉可也。
傅先生自己怎么说呢?他说:
“其实,十五日亦太多,早睡早起,五点开始看书,每天多个三小时,一个月九十小时,将近四天,一年四十八天,也等于多一个半月,积少成多,不可不谓惊人。依稀记得梁实秋先生曾言,每天黎明即起,搬个小板凳,坐在庭院中边看边翻译《英国文学史》,一年下来,竟然也就大功告成了。没时间读书?都是自己在说的。”
之所以不惮篇幅抄下这一节,实在是因了闫老师那些有如棒喝的“教训”:越忙越要读书;阅读当克期;留一点空间给阅读;好书不妨重读;高原期是阅读缺失的表现……这些实用的教训很好地回应了关于教师阅读的一些误解与迷思,照着做就好。往前推一推,大概凡是以“没”字开头的句式,“没时间”、“没书读”、“没有读书方法”、“没有读书伙伴”……都应该三思再三思,“没……”之云云,都是自己在说的。即使读书时间,也是自己可以挤出来的,这里也算是给她《越忙越要读书》一文做个接续,除了利用碎片时间,还有这样的法子可参考。
在闫老师诸多篇章里,我欣然发现很多心仪的名字,胡适、木心、卡尔维诺、马尔克斯,最为惊喜的是叶灵凤与唐诺,在教师文章里较少遇到的这两位,对我的阅读影响可谓大矣,文汇出版社1998年所出“叶灵凤随笔合集”,是我阅读路上的点灯之书。
唐诺则是这数年的私家所爱,他的书凡有简体版我见一册收一册,一本《阅读的故事》翻来覆去读了好几遍,看到闫老师提到他,好开心,唐诺书中所引布鲁斯·贾温美丽的话,委实不虚:
每个图腾的始祖在漫游全国时,沿途撒下语言和音符,织成“梦的路径”,如果他依循歌之路,必会遇见和他做同一种梦的人。
见到这些熟悉的名字,就是遇见了和自己“做同一种梦的人”,读着读着,也带出了我自己美好的阅读记忆,仿佛在与她一同穿越茂密的阅读丛林,于此充满幻觉的轻浮时代,是难得的阅读的欢喜,满满的阅读的乐趣,更重要的是,这些欢喜与乐趣一旦生成,从来就不会只停留于“阅读”,它一定会指向生命的“丰富和美好”。
刘再复先生写信给女儿,谈到每个人都要建设内心的精神之城,“没有个体生命中的精神之城,外在的精神建筑不过是座空城。精神之城应遍布于学校、报刊、书籍、俱乐部、电台、论坛之所,还应遍布于每个人的脑中、心中、眼中,当然也应遍布于作家、诗人、教师、编辑、记者的纸上、桌上和笔下。”(《两地书写》)
合上书页,我若有所悟,闫老师以她的诚意,试图在书中构建的其实就是这样一座“精神之城”,并且希望这“精神之城”长驻在每位读到“建议”的老师心间,“与世俗之城的霓虹闪烁相比,精神之城一定也会有另一派灯火辉煌”。
所以,就请接受闫学的这一份阅读的诚意,走进并穿越茂密的阅读丛林吧,我相信,在专业之外,在成长之上,你一定会得到更多额外奖赏,一定会体会到闫老师所说的,“生命中的许多时刻被赋予了非同一般的意义,漫长的旅程变得摇曳多姿,孤独也是美丽的。”
《给教师的阅读建议》闫学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