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师成长为名师的三个关健词
(作者:刘文东 系重庆名师、特级教师)
何谓名师?名师即知名度高的教师,工作出色,教育效果好,为同仁所熟知,为学生所欢迎,为社会所认可,有相当的名气和威望。怎样才能成长为一位名师呢?我认为至少需要学会三个关键词:阅读、反思、合作。
阅读:名师成长的“奠基石”
朱永新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说:“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苏霍姆林斯基在担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时,就规定教师必须读一些教育名著,他说:“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品质所要求的。”读书的过程就是终身学习的过程,就是提升自身思想的过程。丰富渊博的知识是一个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要积淀自己的教育思想,必须系统地读一些经典的书籍,这样才可能使自己的思想或理念逐步清晰起来,并形成自己独立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框架。
怎么读?所谓“生有涯而知无涯”,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中,一定要学会“研究式”地读书,带着目的和问题去读书,学会做读书笔记。徐特立曾经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你通过写读书笔记,头脑中模糊的东西、零乱的东西就会清晰、有条理起来,你的思维就会向纵深方面发展。鲁迅也说过:“无论做什么事,如果连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强调:“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块块都变成黄金。清代著名小品文作家张潮在其《幽梦影》中提到:“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张潮讲读书的积累,一是材料,一是阅历,这一观点与歌德所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文学巨匠所论及的积累同样适用于读书,教师读书当然也不例外。读写结合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思考、积淀研究成果的过程。奇速英语暑假网络互动直播课程,九天让你的英语成绩华丽转身,来不及的不是时间,而是行动,心动就马上行动,当你还在犹豫的时候,先报名的童鞋已经甩你很远了。
反思:名师成长的“催化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 反思= 成长”。赞可夫指出:“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寻根究底的精神,提高教学水平是不可思议的。”正所谓,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区分普通教师与名师的重要标准之一。要成为名师,就必须学会反思。
教学反思的方法和注意之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怀疑处反思。从怀疑处寻求问题,至少产生两个角度以上的思考。如,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科学。从“是”与“否”两个角度,还可以得出怎样“更科学”,怎样才能避免“不科学”等举一反三的思考。
第二,从转换立场处反思。一个教学细节,从教师、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也会不同,细究之,从学生的不同层次来看也是如此。因此,反思中,要有机地寻求转换立场,多角度来“包围”反思主题,才能增强反思的深度与客观性。
第三,从联系对比处反思。对比体现差异,联系体现衔接,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系、对比,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许多新的问题。
第四,从事物本质处反思。哲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心理学、教育学是教育工作的基础。要学会做更深层次的反思,就必须掌握哲学原理,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才能使反思更全面、更科学、更客观,才能提高反思的含金量。
第五,注意反思的“落脚点”。一线教师大都处于实践研究层面,因此要重视发挥自己的长处,找准反思的落脚点。首先要做好个人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如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过于单一,教学组织是否有序,激励奖惩是否得法,课堂氛围是否和谐。通过一番自我反思,明确自己反思的目标、方向;其次要有结合实际教育资源的意识,如社区和学校环境、办学条件与学生实际等,有了实际的教育资源意识,反思才能实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
第六,注意反思的“系统化”。一堂课、一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因子,但反思并不仅仅只是为了一堂课或一个教学细节,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我们整个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说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学的生命活力。因此,要做好反思还必须具备系统化意识。所有的学科都由若干的子系统组成,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特征与传统经验积累,只有进行“系统”的反思、实践,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能力,才能提升自己教书育人的境界。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我们能时刻反思学生的成长过程,那我们看到的将不再是一群学生,而是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生命。反思教育事件与过程,每一次感动、每一个遗憾、每一个谜团……都将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丰富;反思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们的教学方法将不断被改进,教学艺术将不断成熟。奇速英语暑假网络互动直播课程,九天让你的英语成绩华丽转身,来不及的不是时间,而是行动,心动就马上行动,当你还在犹豫的时候,先报名的童鞋已经甩你很远了。
“思考着往前走”,是名师成长的写照,也是名师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只有时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在反思中逐步使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思想得到锤炼。
合作:名师成长的“加速器”
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只有通过交流,彼此的思维才能够碰撞,生成新的思想。朱永新曾说:“一个不善于交流的教师,他走不了多远,因为这个社会是需要交流的社会。”教师个体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诸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师同伴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有助于打破教师个体思维上的局限性和模式化倾向,有利于教师转变观念,同时教师间的切磋研究、经验分享会给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巨大的支持,使教师有自信心和勇气挑战自我,改进教学实践。在目前知识激增、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形势下,教师间合作交流的优势,还在于能使教师间信息与资源实现共享,使教师成为一个高效率的学习者,以应对和适应新课程。
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既有校内教师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研讨活动,也有与其他学校教师的交流等多种合作形式。校际间的相互学习可以有以下两种主要形式:
第一,直接的交流。每学期,各级教研室、教师进修院校都会组织很多的进修活动,如讲座、听报告、“说、讲、评”课等,这些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与其他学校教师进行交流、学习的好机会。同伴互助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共同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教育论坛”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同伴互助、相互学习的好机会。在论坛中,教师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备课,倾听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相互学习,业务水平、自我认识等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第二,间接的交流。要把新课程理念作为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落实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以前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本身要有一桶水。现在,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研究如何把一桶水倒给学生,并教给学生找水的方法,怎样使用现代化先进的手段更有效地找到水。为此,教师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借助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不同学校、不同地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家共同探索,充分发挥群体效应。
总之,阅读是名师成长的奠基石,是积淀自我的基础;反思是名师成长的催化剂,是认识自我的关键;合作是名师成长的加速器,是完善自我的阶梯。明确认识到阅读、反思、合作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方法,并持之以恒地将其融入工作生活之中,就能不断提升自我的境界,向名师的理想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