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韩震
改革开放以来,在长期努力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心是建立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实践历程中的,也是寄予未来青年德才兼备、勇于创新、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期望之上的。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有了一代代青年人的接力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人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接力奋斗的结果。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首先点燃的是“新青年”中的星星之火,从而激发起民族复兴的“青春之中国”的宏伟想象。正是青年人的呼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引下凝聚成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不变初心,成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这个初心吸引一代代青年人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在革命战争中不畏强敌、前赴后继、奋勇向前;这种使命让一代代青年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奉献青春。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一代代青年人的接续奋斗,我们不仅获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也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得到很大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一片光明。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不仅可以让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从备受欺凌到站起来、从贫穷落后到富起来的飞跃,还能够让伟大的中华民族实现从持续发展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必须依靠新一代青年人经过艰苦绝卓的伟大斗争才能实现。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才能把理想变成现实,才能获得梦想成真的喜悦。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我们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譬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广大青年应该在党的带领下,以更加自信的精神状态、更加昂扬的斗志,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的祖辈和父辈做出很多牺牲、付出很大努力,流血流汗、前仆后继,从而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对于新一代青年人而言,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不仅无法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甚至连前人取得的成就也会付之东流。青年人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通过创造性、建设性的变革破除一切顽瘴痼疾;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只有经风雨,才能见彩虹。青年人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为新一代青年人开辟了发展的更广阔的舞台,也给青年人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首先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例如,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社会生产能力比较落后,经济社会发展更多是处于跟跑阶段,我们只要瞄准领跑者就可以激发前进的动能。现在,我们的社会生产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与世界多数国家并跑甚至在某些领域领跑的阶段,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才能获得前进的推动力。这就要求青年一代不仅要继承先辈的奋斗精神,而且要在前人的基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以更具首创精神和引领世界的雄心,在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领域创造出前无古人的业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不仅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而且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了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这就要求青年一代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还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就是说,如果我们的先辈更多地考虑如何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解决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那么新一代青年人就应该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多地考虑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协调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运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通过互联互通、交流互鉴、合作共赢,共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世界和平、人类发展、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青年人有更加广阔发展舞台的时代。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国家要优先发展教育,让青年人得到更好更高质量的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使他们成为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新时代建设一流学科应抓住“两点一线”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刘同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教育总体水平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排名逐年攀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发展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建设一流学科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任务。新时代下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必须抓住“两点一线”。所谓“两点”,就是找准一流学科建设的立足点,强化以需求为导向的学科规划和布局;瞄准一流学科建设的制高点,明确一流学科的建设标准和目标。所谓“一线”,就是以内涵发展为主线,激活学科建设的内生动力,着力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找准一流学科建设的立足点。《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建设一流学科要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学科结构的优化、发展方向的凝练和重点的突出,必然要围绕一个立足点展开,这个立足点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国情,就是新时代的阶段特征和发展需求。偏离了这个立足点,一流学科建设就会走形变样。一流学科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而不是对西方学科建制的简单复制和模仿。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一流学科建设要植根于中国大地,秉持家国情怀,面向国家、区域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加强学科布局的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重点建设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优势学科,形成一批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和技术支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瞄准一流学科建设的制高点。紧密对接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标准,将学科建设水平放到世界范围内进行横向比较,以全球化视野、世界化标准来检视、衡量、引领和带动学科建设发展,全面增强学科的核心竞争力。一是要取法乎上,树立见贤思齐的追赶意识。比照当今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标准,认真反思差距与不足,学习、总结与借鉴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高层次、多领域的学科深度合作,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和学科特色,调动优势资源开展重点攻关,实现学术研究从跟踪追赶向跨越引领转变,推动一批重点培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的行列,确保学科建设有高原更有高峰。二是要敢闯新路,发扬筚路蓝缕的开创精神。一流学科建设既要在传统学科领域争先图强,更应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领域实现弯道超车。要加强学科建设的战略性和前瞻性,围绕区域和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在急需、空白、尖端、前沿领域强化科研探索,大力扶持新兴学科发展。通过优化、集聚不同学科之间的交融形成突破点,着力发展交叉学科。厚植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在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强”,争当国际学术前沿开创者和引领者。
抓住内涵发展这条主线。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因是推动事物发展的主要力量。建设一流学科的关键在于勤练内功,通过优化、盘活和重组内外资源,充分激发学科成长的内生动力。要统筹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体制机制、平台建设等关键节点,将一流学科建设作为系统工程整体推进。一是坚持制度先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灵活多变的人才聘用与职务晋升政策;完善学科评价机制;探索建立有利于推动协同创新、集成共享的管理运行机制,有利于激发研究热情、提升研究效率的研究团队工作绩效考评制度,有利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融的交流联动机制。二是强调人才为本,加强研究队伍建设。坚持内培外引、引培并重原则,大力实施引智工程,在学科内吸引会集一大批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注重学科梯队建设,精心培育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扶持具有科研上升潜力和空间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积极组建创新型学术团队并予以经费和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三是凸显科研实力,抓好科学研究与学术成果产出。以科学研究作为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力争在学术论文与著作、国际高精尖技术研究和应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产出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增强学科建设显示度。四是强化协同创新,搭建学科发展平台。充分整合各学科的平台资源,搭建跨学科科研平台、交叉学科孵化平台,促进资源共享、互融互促。以综合性重大前沿问题研究为纽带,实施多学科协同攻关,提升学科团体作战和集成创新能力。五是添加文化助力,优化科研文化建设。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包容合作的文化氛围,形成开放共享、协作互通、互助互补、互利共赢的科研环境,充分激发研究人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力。
立足点是一流学科建设的根基,只有找准了这个根基,才能站得正、站得稳,才能体现中国特色、回应时代需求。制高点是一流建设的导向,只有瞄准了这个制高点,才能走得快、走得远,才能接轨世界标准、引领发展潮流。内涵发展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才能推动一流学科建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号角,高等教育事业迎来又一个利好春天。牢牢把握高等教育的发展契机,在具体工作中抓住“两点一线”,不仅一流学科建设将事半功倍,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也自然水到渠成。
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洪晓楠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丰富、深刻、全面的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新目标,指明了文化强国的途径、路线、方法,我们必须从民族复兴这一前所未有的高度来认识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当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由“魂”“体”“用”“根”“势”“脉”共同建构而成的文化生命体。其中,“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用”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根”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势”是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脉”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础上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建设文化强国。这六个方面相互辩证、彼此作用、不断深化,涌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气象。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把“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为党治国理政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战略之一,围绕其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目标和任务。与此相对应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凝聚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从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迈向新层次和新境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体”: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中华文化立场”,在新时代的特殊语境下重塑华夏文明的文化主体性地位。与此相对应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生产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体”,具体表现在:指导思想的主体性、作为学科体系的主体性、作为学术体系的主体性、作为话语体系的主体性。在新时代主体性确立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才能更好地在古今中外的时空坐标中凸显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之“器用”,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一是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二是处理好文化发展规律和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文化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商品属性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做到文化述民,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更好地做到文化育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更好地做到文化富民,通过文化产业“开财源”;更好地做到文化便民,把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更多地送到群众的家门口,让它们成为群众的“家常饭”。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根”: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人民”二字分量最重。这一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人民至上论”,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人民幸福论”。同样,人民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文化之“根”,是文化发展和建设的动力源泉、价值旨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创造导向具体表现在:倡导不论是文化的精神生产力层面还是文化的物质生产力层面,都要坚持为了人民、服务人民,要将人民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人、文化表现的主体、文化活动的主角、文化评判的主裁,文化建设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都能由人民共享。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文化要扎根于人民、依靠于人民,由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大力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紧紧围绕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更好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从而在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的生活世界中自觉绽放出文化成果。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势”: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内在发展趋势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扩大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提升意识形态的说服力、争取意识形态的主动性,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刚性保障。为此,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清醒地认识到新时代文化语境中的文化话语主题、文化话语主体和文化话语载体的意识形态属性,阐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文化性、理论性、价值性和实践性,努力使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确保意识形态领域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脉”:在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础上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信是中国文脉源远流长、沿袭至今的精神保障;是讲好中国故事、扩大中国影响力,在国际社会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精神动力;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逻辑支点。文化自信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分的自信;是对革命文化迸发出的创造精神的自信;是在主体性基础上大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文化的自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国家硬实力的自信、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自信、国家文化巧实力的自信和国家文化、实力的自信的有机统一体。从文化自信到文化强国进程中主要形成了五种文化力,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全民素质的能动力、文化对发展方式转型的带动力、文化产业的创新力、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五种文化力彼此滋养、相互作用,形成“五力互动”的文化实践景观,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