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勇军:诗人的激情和梦想 农夫的力耘与静等

文 / 张小英 责编 / 张小英 2015-11-03 点击 14126

 

诗人的激情和梦想   农夫的力耘与静等

——曹勇军教育思想研讨会在南京十三中隆重召开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这喜悦收获的日子里,南京十三中迎来了她六十周年的华诞。作为学校建校六十周年庆典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曹勇军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无疑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2015年11月1日,星期天,曹勇军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在南京十三中新青年教育剧场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课程专家、著名学者、特级教师和广大一线教师共七百多人参加为期一天的研讨。

济济一堂·研讨会顺利开幕

      清晨,刚刚经历过一场秋雨的校园还弥漫着一丝寒意,但这丝毫不能削减语文教育专家与一线教师参与研讨会的热情。七点多钟,便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代表陆续到来,研讨会尚未开幕,新青年教育剧场早已座无虚席。

      八点半钟研讨会正式开幕,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党委书记易红女士作为主持人介绍了参与本次研讨会的领导与专家。之后,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长屠桂芳先生致欢迎词,屠校长代表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对远道而来的老师们与朋友们表示诚挚欢迎。屠校长还饱含深情介绍了曹勇军老师从教三十五年以来所取得业绩,曹勇军老师坚守一线大胆探索,参与教材编写、开展选修课程研究、创建语文课程基地、开发校本课程,与孩子们一起夜读经典,和老师们践行生活语文,与美国学者展开写作对话,其育人成果与学术经历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吴晓茅先生致辞,他对曹老师从教三十五年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由衷的祝福和敬佩。在吴晓茅局长眼中,曹勇军老师对于语文教育有着如同宗教教徒般的虔诚与热情,他用自己深厚的学识引领孩子们成长、引领青年教师成长。吴局长特别提到,他读了曹老师的两部著作《高三10班在六楼》、《语文,我和你的故事》,书中的文章都是一个个朴实而生动的故事,从中却能剖析出一层又一层道理,在阅读过程中却不知不觉得被吸引、被感动。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马斌先生致辞,他认为曹勇军老师把语文真正变成了老师与学生的故事,在三十五年的教学中践行了职业承载事业、生命承载使命的精神。

开幕式

我校屠桂芳校长致欢迎辞

会场座无虚席、热气腾腾

现场观摩·曹老师执教《赤壁赋》

      作为一名坚守中学语文教学一线三十五年的老教师,曹勇军老师在研讨会现场与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高一(9)班的孩子们一起,为大家展示了一节精彩的语文课。本节课是《赤壁赋》的第二课时,整堂课围绕 “猜一猜,你觉得本文哪一段的意思是作者最想表达的?理由何在?” “从全文看,作者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的?”这两个核心问题展开教学,曹老师对文章的精妙解读、对学生的循循善诱,不仅使台上的学生收获颇丰,更使台下的老师深受启迪。

      课后,曹老师执教班级的语文课代表向大家介绍了曹老师的语文教学常规。这位口齿伶俐的女同学首先介绍了曹老师的文言文教学常规:在课前预习方面,曹老师引导大家利用早读与课余时间进行文言文诵读,引导大家利用工具书进行重点语句的自主先学、借此读懂文章大意;在课堂上,曹老师会让大家提交自己的质疑,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重点问题进行解答,对同学们忽略的问题进行补充说明;课后,同学们主要完成文言文默写与背诵的任务,同时也会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与巩固,同学们联系的材料是本校自编的语文大课堂学本。语文课代表接下来介绍了曹老师在现代文方面的教学,曹老师引导大家使用五问阅读法进行预习,五问阅读法就是要在阅读的过程中自问自答五个问题,这五个问题分别是:1.梳理文章思路,对文章进行逐段阅读,分析段落。2.概括文章主旨。3.分析文章最突出的写作特色。4.选取一到两个段落进行赏析与解读。5.将自己对文章的质疑加以记录。同学们会在解答这五个问题后将预习的成果记录在语文课堂笔记本上,上课时曹老师会针对这五个问题进行深层次研讨,曹老师会引导大家进行小组讨论,在必要时会对大家的回答进行补充。

曹勇军老师执教《赤壁赋》

学生代表介绍曹勇军老师的语文教学常规

专家发言·专家阐发课程

      观摩课后,全国中语会理事长顾之川先生、江苏省教育学会理事长杨九俊先生、江苏省中语会理事长陆志平先生分别做了主题演讲。顾之川先生提出,语文老师要像曹勇军老师那样把语文当作一项终生追求的事业,而非仅仅是谋生的饭碗。语文老师不应仅仅停留在教授学生语文知识上,还应当深入思考,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真正把汉语言文字之美传递给学生。杨九俊先生认为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感情就要像曹勇军老师那样把语文知识教得非常鲜活,把语文还原到生活大地。杨九俊先生认为,曹勇军老师能够把语文教活还在于他对语文教学文本的审美发现,曹勇军老师有着出色的审美敏感。在曹老师执教的代表作中,可以发现曹老师在教学中时刻渗透着对学生学习方法、阅读方法的指导。陆志平先生认为曹老师有诗人的气质与情怀,追求诗意的语文教学境界,通过语文去育人。

顾之川先生做主题演讲

自述成长·精引领与思想启迪

      曹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教育探索进行了总结,他将自己近年来语文教学探索概括为:开了四扇窗户,让窗外吹进来一股自由的风。

      “四扇窗户”是指他比较集中探索的四个领域。一是建了一个语文课程基地,开发“玄武湖中秋月光诗会”、“校园戏剧节”、“大树下的古风今唱”等具有探索意味的校本课程等。二是开展语文教育叙事的研究和写作探索。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故事体专著《语文,我和你的故事》即是其探索的成果。三是探索建设个性化读书课程。组建了经典夜读小组,带领学生读经典。四是与美国学者开展对话,开展中美写作教学比较研究,并在《语文学习》开设专栏,引起中语界广泛关注。

      吹进来的自由的风,则是指“生活化语文”。生活化语文的基本设想是“像在生活中一样学语文用语文,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语文生活。”即从“生活语文”抵达“语文生活”。“语文生活”是一种因语文学习的欣赏接纳而形成的状态、习惯、态度以及生活方式,从语文生活角度看待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才能见其“大”,才能显其“全”。

      因为是像在生活中一样学语文,因此师生要做中学、例子中学、活动中学、探索中学,合作互助中学。因为是像在生活中一样学语文,因此读写生活化,生活读写化,学生在生活的现场、发现的现场、成长的现场,温故而知新,讨论而知新,探索而知新。因为是像在生活中一样学语文,因此学到的是美丽的语文、有价值判断的语文、有问题意识的语文、让人觉醒和终生发展的语文。“语文生活”是曹老师语文教学的灵魂。

      曹老师谈到对他专业成长和发展最重要的人事书,他中学的老师陶蔚南先生,还有顾黄初先生;对他影响最大的事件,一是来到南京,二是参加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

      曹老师感恩课堂给予他的资源、思考、成长、进步;感恩自身的勤奋、善于学习的品质,给予他勇气和能量;感恩师长,给予他学理和品格的影响。

      曹老师坦诚、真诚地分享了自己从教三十五年的语文教学探索和自己的成长史,让我们真实地看到了一位一线教师在“生活语文”中不断努力,抵达“语文生活”,因语文而生机勃勃地生活着的美好姿态。

会后交流

名家演讲·理念交流与碰撞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荣生老师从为人与为学方面高度评价了曹老师。王荣生教授回顾了十多年前与曹老师的相识,当时在他研究中遇到困惑,想明白中学语文教师如何使用教材,看到了曹老师的一个教学片断,处理得非常好,给了他归纳出语文教材功能类型的灵感。王荣生教授赞扬曹老师的专业情怀,对工作的投入精神,脚踏实地耕耘,因语文教学而熠熠生辉;同时高度评价了曹老师对课程形态的全新的探索,构建了语文教育新形态。

      来自北京市101中学的特级教师程翔老师从曹老师的《赤壁赋》课堂谈起,对曹老师敢于上难度如此大的课文表示钦佩。他认为一线教师首要的是将课上好,将根扎在讲台上,热爱语文与三尺讲台,反观曹老师从教的一生,最杰出的作品就是他的课堂作品。与大学中文教师不同,中学语文教师所授课文涉及面更广,往往是蜻蜓点水,而曹老师能有意识地精心专研一部分课文,积累自己的课堂作品,是一位优秀的科研型、学者型的一线教师,他对曹老师表达了由衷的敬意。

      来自上海市市北中学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陈军老师将曹老师“我是一个诗人,又是一个农夫……”的这段话写了一幅字,他在会上深情并茂地诵读了这段话,赞扬曹老师的风骨。他用诗一样的语言描述,曹老师就像一片普通的叶子,终于在风霜中舒展开来。他在这10年、20年、30年、35中,吃尽苦头,所有成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一节课一节课上出来的。他赞扬了曹老师的自我感恩意识,感恩的情怀;高度肯定了曹老师的自我意识,有语文教师的尊严,他表示虽然我们的周围有非常高的高墙,有非常强大的力量的包裹,但是曹老师强大的内心让他有了光彩,也让周围的一切都有了光彩。曹老师如农夫,有农夫的骨气,农夫并不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而是知道汗滴在泥土里,必然有绿叶长起来。

      接着,来自北京大学的陈向明教授谈了曹老师的生命状态——痴迷、创造、特色表达。痴迷,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在平庸中追求崇高;创造,他拓展了语文教学的边界。有特色的很强地表达能力,虽然很多人都在做有创意的工作,但却不会表达,很多人能教书,但是为什么这么教,他也无法表达,对学生的影响也是缄默的,而曹老师有很强的表达能力,能找到对话的契机,能将缄默的知识明示起来。陈老师问,曹老师这样的成功教师是怎样成长的?她总结了四点,一是有意识梳理自己的成长史,不断总结;二是尊重我们所犯的错误,把我们一路碰到的困难揭示出来,不断反思;三是重视个人与传统的关系,不断和经典对话,经典能唤起内心美好的情感,超越平凡的生活;四是和群体关系融洽,曹老师和各种协会、同事、学生都有很多互动,在互动中更透彻地了解自己。最后,陈老师问,我们的人生意义到底是什么?时追求内心的平和。而曹老师就是这样的因为他的存在而给周围人带来更多的祥和与喜悦的人。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傅丹灵女士用讲故事的方式展开她的发言。傅丹玲女士回忆四年前她第一次听曹老师讲课时的情景,她不知不觉沉浸其中,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第一次发现自己没有在祖国读高中、没有在祖国上语文课对她而言失去了什么。傅女士还提到了曹老师工作的细节,在巴黎开写作研讨会期间,曹老师总是戴着厚厚的眼镜在昏暗的灯光下写作,记录自己的收获与反思,曹老师能够成为一位多产的作者,正是因为他能够勤勤恳恳写作,曹老师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正是因为曹老师数十年如一日全情投入语文教育事业。傅女士还回忆了去曹老师家里拜访的情境,曹老师的家狭小而拥挤,这与占据了一整层楼的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课程基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老师是一位真正两袖清风的知识分子。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伟先生说曹老师是一位诗人、一位农夫、一位圣徒。诗是我们文学的源头、诗是文学的最高境界、诗是童心的体现,曹老师触摸到了生命的源头与底色、曹老师达到了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曹老师以一颗赤子之心真诚对待语文教育。曹老师又像农夫,他像农夫执着于土地与幼苗那样对待自己的学生,他按照生命与教育的规律为学生创设适宜的环境、引领他们成长。曹老师是一位圣徒,他对教育事业与教育信仰异常执着乃至达到痴迷的境界。

      来自苏州中学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以幽默的口吻归纳了曹老师从教35周年取得不俗成绩的原因,在于曹老师有自觉而鲜明的课程意识、学科意识与基地意识。黄厚江老师还提出,认真带着孩子们读书,这是语文老师的天职,但曹勇军老师超乎一般语文老师,他能带着一个美丽的梦想读书和教书。让语文美丽起来,语文老师的生命之树就会常青。

      来自马鞍山市二中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郭惠宇提出,如今的中国语文的课堂已经越来越缺少温度和温暖了,然而曹老师满怀着对语文的热爱、对课堂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是我们很多人难以企及的。曹勇军老师还秉持着终生学习的理念,通过不断地学习把知识结构中原本的不足弥补起来。

      来自宁波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褚树荣提出,教育就是爱和责任,一个时间和精力不花在学生身上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从曹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的细节中,足见他对学生的爱与责任感。褚树荣老师还提出,曹勇军老师不仅仅注重学科的显性课程建设,更注重活动课程与隐形课程建设,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曹老师在课程建设与科学研究上都有高于常人的追求。

      来自江苏师范大学魏本亚教授针对曹老师所说的“语文,是老师与学生间的故事”谈了自己的几点体会。在曹老师的语文故事里,主角是他和他的学生,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在语文教学中俨然成为生命的共同体。 

   

陈军老师发言

傅丹灵教授发言  

自由发言·畅谈收获与感悟

      在自由发言阶段,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教研组长王夫成老师以法国印象派大师高更的画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引出“他是谁?他从哪里来?他到哪里去?”话题,开始了他对自己理解的曹勇军老师形象作传神勾勒、对其教育思想作深度阐发。

      他是谁?曹老师是一位语文人,一位甘愿语文教育献身的语文人,一位为语文而生、为语文而活的人。他从哪里来?他从部队大院军人家庭而来,所以他身上有军人一马当先勇冠三军的雄豪气概;他从安徽当涂而来,从留传着李白遗踪和传说的采石矶而来,所以他身上闪耀着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光辉。他从南京十三中这片土地而来。十三中的大树不断滋养着曹老师的灵性,而曹老师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也深刻影响着这方土地。他到哪里去?毫无疑问,他要到他语文的理想国去。他在路上。曹老师常说桃花源不是用来想象的,陶渊明创造出桃源来是激发你去寻找去建设的。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动力,曹老师一有美好的理想想法就会殚精竭虑付诸实施。从玄武湖畔的明月诗会到十几门语文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曹老师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从王老师的发言中,与会的课程专家、特级教师以及广大的一线教师真切感受到曹老师、王老师乃至整个语文组乃至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对于教育事业的全情投入与满腔热忱。

王夫成老师发言

      曾经是南京市第九中学语文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现在上海市某区做教研员的冯渊老师是曹老师的徒弟,他说曹老师是一位真正的读书人,他像一盏灯笼,很朦胧但是很温暖,这光芒照亮他的语文理想国。《语文学习》主编何勇表达了他对曹老师潜心教育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入思考的敬佩之情。不知不觉,时间已接近五点,老师们依旧难捺激动之情,先后又有若干位从四川、山东等地来的老师上台发言,表达对曹老师的敬佩之情,分享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收获。

      在被称为六朝古都的南京这个文教底蕴深厚的大地上,曾孕育涵养过陶行知、陈鹤琴、斯霞等伟大的教育家,相信在这方沃土会诞生更多的善继传统和勇于开拓的教育大师。曹操有诗言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王安石咏桐树名句:“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值曹勇军老师从事语文教育工作三十五周年之际,我们衷心祝愿曹勇军老师永葆年轻心态,再攀教育高峰!

(杨贝贝  郑丽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