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青年教师寒假论文之六

文 / 曹勇军 责编 / 曹勇军 2012-02-24 点击 5676

 

让教和学不再与自我分离

——帕尔默《教学勇气》读后感

语文组 王娟

《教学勇气》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帕克·帕尔默的一本从教师心灵角度来进行研究的教育学著作。在书中作者不仅独具慧眼选角独特,并且结合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对教师的心灵建设和成长提出了许多深刻且富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这些真知灼见用一种交心式的语言娓娓道来,使人感悟良多。在此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管中窥豹,谈一些阅读中感受比较深的内容。

 

一、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是刻在阿波罗神庙的三句箴言之一,历来被人们奉为是人类与生俱来、无法摆脱的终极使命。但正因为其具有普遍性,也常常容易被人们忘记。而帕尔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即在于,在教学领域,他又拾起了这句话,并对其作用进行了充分的阐发。他认为:“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

这句话的逻辑原点来自帕尔默所揭示的两个教学真相:“第一个真相是,除非教师把教学与学生生命内部的鲜活内核联系起来,与学生内心世界的导师联系起来,否则永远不会发生‘教学’”;“第二个真相更让人恐怖:只有我们教师能够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我们才有资格说教师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也就是说只有教师对自己的心灵——浅言之我理解为自己的个性、认知、表达上的基本特点——有了充分地了解之后,我们才能更加深入地更有个性地把握自己所教的学科,再继而与学生的心灵交流,达成教学的最终目标。

而无法做到这一点的教师则永远与学科和学生之间有着一种疏离感甚至是分裂感,就像是流浪人一样,无法找到心灵的归宿,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幸福感。

对于这一点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自身有着比较深刻的体会。刚走上教学岗位不久,对于教学是什么自然有着很多不解和困惑,也很自然地把听课作为了解决问题的不二法宝,觉得有着那么多名特优教师的范例和指导,只要学着一招半式,问题不都会迎刃而解了嘛。于是就机械地听课,然后把师傅的课堂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来,以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甚至还为自己的“勤快”而沾沾自喜。但是结果呢,很明显授课效果和在师傅的课堂上看到的有很大的出入,而自己也一直为这个问题很苦恼,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而帕尔默在书中则通过自己的例子给我指明了问题的一个重要的症结,他认为他的导师之所以让人觉得有魅力“关键是他在他的教学方式和他自身之间找到了一致性”,而优秀的教学正由此产生。每个人的个性特点有着千差万别,有的人善于讲授,有的人善于对话,有的人善于分析。教学并无定法,关键是要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而不是忽略压抑它。否则依样画葫芦,永远画不出神采来,永远与真正的教学相疏离。而疏离感,无论是对自己,对所教的学科还是对学生都是不利的。而我要做的就在于不仅要积极学习老教师们的长处,更要不断地发掘自己的个性特征,用心灵去学习,真正地把老教师们的绝招转化成自己的东西,而不是只是一味地进行表面上的模仿。

而认识自己的途径,帕尔默也予以了揭示,他说“要成为一名更好的老师,我必须养成一种既依赖又不依赖于他人反应的自我感——这是一对真实的矛盾。要学好这一课,我必须进行一次孤独的旅行,深入探索我自己的本性;而且同时,我又寻求他人的帮助去认识真正的我自己。”虽说自我认识很关键,但是这绝不等于关起门来自行反思。处在一个联系的网络中,这里至少有三双眼睛可供我们来认识自己:自己的眼睛,学生的眼睛以及同行的眼睛。这三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算是基本完整地把握了自己。而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我觉得就是不断反思,深入与学生交流以及多与同事们进行教学上的研讨,尤其是通过公开课的形式来接受来自同行的指导。

 

二、教学是战胜恐惧之后心与心的交流

曾经我有一个认识上的很大误区,就是觉得教学只要把所需要教的知识认真备好,上课的时候使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把它呈现出来即可。在自认为这两点做得还不错的情况下,当在课堂上看到学生对授课内容兴趣不大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有点郁闷甚至是愤怒,就像是看到自己精心准备的盛宴,来客却表现得毫无胃口,主人家心中很是不快。和学生的这种距离,很明显是让人灰心丧气的。

而帕尔默犀利的地方在于他认为这种距离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恐惧,并且坦诚地指出即使是作为教育专家如他,教书教了30年,仍然感到恐惧无处不在:害怕自己所讲的东西学生无法理解,害怕自己不受学生的欢迎,害怕被学生的问题难倒……由于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这种恐惧往往是教师所不愿意承认的。

当然有这种恐惧感的还有我们的学生,而他们的表现方式则往往是沉默。他们恐惧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害怕失败,害怕不懂,害怕暴露无知,害怕被同学嘲笑等等等等。

而如何对应自己的恐惧,一个比较直接的方式就是保持距离。这里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距离让人感觉到安全。但同时距离也让人无法很好的交流,让人与人之间产生猜疑和误会。于是教室里师生间的一种疏离感又由此产生了,它时常会造成两者之间的误解,学生认为教师不够亲切,教师认为学生比较愚钝、恶意捣乱等等。

很明显这种应对恐惧的方法是错误的,那么至少站在教师的这一方该如何去消解这种恐惧呢?

帕尔默认为“恐惧也可以是健康的,记住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我们懂得怎么样去破解恐惧,许多恐惧就能帮助我们生存,甚至帮助我们学习和成长。我恐惧我的教学很糟糕,这种恐惧或许不是一种失败的信号,而是关注我的教学技艺的一种证据。我恐惧某个话题在课堂上会突然出现,这种恐惧或许不是警告我逃避这个话题,而是发出一个信号:这个话题必须注意……”对待恐惧关键在于要正视它,勇于迎难而上,并善于发掘出它的积极意义来。虽然并不容易,但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在这样一种思想意识的激励下,再遇到一些让人头痛的问题时,我们就不会是沉默地走开了,而是努力地想方设法去应对,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心灵也随之向学生打开了,而这种心灵的敞开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灵的对话是帕尔默所认为的优质教学的前提。

在书中这种心灵的交流至少包含两层意义:第一,师生之间并不是冷冰冰地知识传授的关系,心灵的对话必须建立在情感交流的基础上。“智力工作伴随感情同时存在,所以如果希望开启学生的思想,我们必须同时开启他们的情感”。而且这种情感交流是双向的。“好的教学是对学生的一种亲切款待,而亲切的款待经常是主人比客人受益更多的行为”“教师对学生的亲切款待产生一个更亲切地款待教师的世界”第二,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允许别人的心灵以它自己的水准和速度去自行发现自己的答案。”学生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心灵更是如此,不能用一个单一的标准去粗暴而简单地对待。

我想我犯的错误就在于把教学看做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了,其实它的丰富内涵远不止如此,而我只是单纯地把学生看成了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客体而已,并且他们必须按我的一意孤行去发展,成为我希望他们成为的样子,缺少一种同为主体层面的情感的沟通、理解和宽容。于是导致了不良距离的产生,好的教学效果便很难达到。

“亲其师,信其道”,同情地关怀和了解自己的学生,不再与学生分离,款待他人,款待自己。

 

三、建立教学共同体

    在整本书中帕尔默坚定不移地用联系的眼光来看待整个世界,强调联系是世界万物的存在方式,只有在联系中世界才是完整的。这种观点也很明显地迁移到了教学中来,他认为“只有亲身处于共同体之中,我们才能理解现实”,所以学习必须是处在一个认知共同体中。这种共同体包括师生共同体,师师共同体等,并且共同体成员必须是处于一个互动的交流网络之中,“真正的共同体绝对不是线性的、静态的、分等级的,而是圆形的、互动的、动态的”。

    下面主要说一下我对师生共同体的认识。帕尔默说“真理是怀着激情和原则就重要事物进行的永恒对话”,强调学习的对话性。由此他认为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只是把真理当作了是死的,一成不变,没有活力的东西,而把这样的东西交给对于世界有着强大的好奇心的孩子们显然是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的。同时,这种教学方式的对立面——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也并不是无懈可击的,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弊端。

    帕尔默觉得应该把这两种教学方法的优点融会贯通起来,真正优质的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努力,互相扶持,一起探索“伟大的事物”——认知的主体——的过程。这种伟大的事物有着不言自明的魅力,吸引着学习者们(师生们)积极主动地想尽一切办法去摘取这成功的果实。在这个过程中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

    这时候师生之间更像是相互依赖的战友,而不是上下级关系。只不过老师扮演的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战士,在战斗方式上给小战士们一些示范和指导而已,但这仗张该如何打,打得怎么样还要看小战士们自己的。并且老战士也并不总是强大的,有时候小战士们的支援也能对其起到重大的启发和帮助。就是在这样一种共同体中,战友们向着真理,心灵相通,彼此扶持着满怀愉悦地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

    当然这个教学共同体的建设只是一个美好的蓝图,中间还有着许多具体的问题要去实施或是解决:比如说学科中什么样的事物才是有魅力的伟大事物,共同体的基本原则该怎样设定才是既有序又不带有束缚的等等。但这种建立共同体的观念在如何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上,如何组织我们的教学上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值得一再思考。

    单个且孤立的东西是容易枯竭的,只有存在于共同体中,生命才是血肉丰满,充满勃勃生机的,教学也一样。

 

不再和自己分离,不再和学生分离,不再和学习的共同体分离,努力成为一个完整地认识自己、展现自己的教师是我阅读这本书,从帕尔默那里得到的最大启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