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青年教师寒假论文之十

文 / 曹勇军 责编 / 曹勇军 2012-02-27 点击 5630

 

一部大书就是一大灾难

——重读《西方的智慧》

洪劬颉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一直都在思索:学习语文到底是为了什么?泛化一点,我们的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学习——无论是自学还是在学校教师指导下的学——的终极追求、终极价值究竟在哪里?学习所要养成的最核心的素养到底是什么?

许多年下来,我觉得是:表达。什么叫表达?我想有三点基本认识:一是,口头表达(口头表达又要有语言、语气、语速、体态)重于书面表达,但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来自于思维表达。二是,既要能说三分钟的一段话,也要能够说三小时的话,更重要的是,既要能把三分钟扩充成三个小时,更要能把三个小时的话用三分钟表达出来。三是,无论你说三分钟,还是三个小时,都要对象能够听,愿意听,乐意听,还想听。也就是表达要有对象意识。如果我们的任何一堂课都能围绕表达来架构,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课堂存在许多问题,而一旦发现了这样的问题,也就构成了我们研究的重点和中心。

那就带来一个问题,我们的思想到底从哪里来?我们的表达如何能够表达我们的思想?我们如何言说我们的思想?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在向西方学习技术,学习科学,而西方却在向中国学习思想,学习智慧。在“中体西用”喧嚣百年后的今天,重来阅读罗素的《西方的智慧》显得有价值和有意义。诗人卡尔马丘说:“一部大书就是一大灾难。”罗素在在《序》中也引用了这一句话来作为自己著作的注脚。

在《西方的智慧》问世之前,罗素写过一本大部头的哲学名著《西方哲学史》,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样的鸿篇巨著读起来是艰难的,罗素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对《西方哲学史》进行了通俗化处理,于是《西方的智慧》应运而生。

作为夹叙夹议式的哲学史写作,《西方的智慧》显得圆通人情,并不因为其挂一漏万而显得断章取义,而是在通晓哲学家的思想之后,把他们的思想用评述性的语言描述出来,尤其是对诸多艰深晦涩的思想之所以形成的历史背景作出精确而信服的推断,使这一还原性探究成为阅读的趣味性追求,保证了阅读的乐趣和接受。

阅读《西方的智慧》,你会发现,与其它哲学史不同,《西方的智慧》更着眼于阐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前因后果,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休谟、黑格尔、马克思这一系列伟人无疑是西方哲学的亮点和一座座巨擘,应当成为关注的焦点,但《西方的智慧》并不是孤立的凭空想象这些哲学家的思想,而是将其串连起来,构成了这个哲学史的链条。每个人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走得更高的,看得更远的。没有黑暗时代的经院哲学,可能就不会有作为西方哲学里程碑的休谟;没有休谟,就不会产生康德;没有康德,就没有黑格尔的辩证法;没有黑格尔的辩证法,就不会有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罗素非常清晰的阐明了这种顺承的历史关系,使我们意识到这些哲学家的哲学思想都不是孤零零存在的个体,即使星星再闪亮,也只是星空中的一颗行星,使人看到这些哲学家的存在不仅仅只是一个亮点,而是一条星星闪烁前后相继的星河。

如同《开篇》中所说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对身边的许多事物都已经十分了解了”,“但是,所有的这些指示又全都被未知的领域包围着。如果你越过边界,走入这个未知的领域,你就总科学转向了沉思,这种沉思活动是一种探索,其中就包含了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罗素在写作《西方的智慧》时,花了相当的篇幅来阐述在科学与经济领域的发展,但侧重方向并不是科学与经济发展本身,而是着眼于成就背后的思想以及对哲学的推动。从《西方的智慧》中看到的一个思想的产生的背后是经济、文化、科学等历史全息图景。

读《西方的智慧》,可以速读,也可以慢读。如果你速读,那么你可以在短短一天之内,与三百多位哲学家进行深度的对话,如果你慢读,可以顺着三百多位哲学家的经典论著,一不小心就可以把自己变成一个思想的智者,一个哲学的沉思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