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识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熟悉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差异,有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M6 U3 Reading以Cultural differences正好迎合了这一需要,探讨了文莱、英国以及中国在如下五个方面的文化差异:拆礼物、婚礼、指人的习惯、进入他人住所是否要脱鞋以及英国一个独特的节日(Bonfire Night),其中婚礼是一个最重要以及差异最大的方面。
一、引入中式婚礼,弘扬传统文化
文化意识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教师不仅仅应该是国外先进文化的宣传者,还应该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学生的文化意识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和了解国外的文化,更重的是熟悉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样他们才能主动地宣传中华文化,提升他们的中华文化自豪感。
因此,本课以中国传统婚礼为导入,介绍了传统婚礼的一般步骤,让学生对中华传统的婚礼文化有一个整体的理解,以便他们能在后期介绍他国婚礼文化时能有一定的共鸣。与此同时顺势导入下列词汇:reception,bride,bridegroom等,为学生后期的自主阅读做好铺垫。
结合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本课以传统唢呐独奏《喜拜堂》开始,直接就把孩子带入了传统中式婚礼的氛围。然后用图片激活学生对于传统中式婚礼的认知,为后面阅读文莱(BRUNEI)和韩国(KOREA) 的婚礼做了很好的预热和铺垫。
借助于五个实例的架构,学生在对文章总体结构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而细读各个实例,提取相关文化活动的细节。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注意联系我国的文化,如:联系中国婚礼传统来看待韩国婚礼上的习俗,虽然形式大相径庭,但本质上都是对新婚夫妇的祝福,韩国受我国唐文化的影响,文化上有一定的同一性。而文莱的婚礼则和中国传统文化大相径庭,男女分坐不同于中国的传统观念。
二、关注问题设计,激发思维的深刻性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在探讨传统中式婚礼的沿革和变化时,作者抛出了Should we back to the tradition?这样一个问题。首先,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对或者错的文体,也不是一个孰优孰劣的问题,重要的是看学生的观点和他们对自己观点的阐述,学生有话讲,这能很好地假发学生的思维,成功地把学生放置在了文化冲突的现场,让他们能有切身的感受,并表达。这是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综上所述,阅读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思维有多深入,对于文本的理解就有多深刻。当然,思维的深入是需要时空的保障的,这节课笔者并未能完全地实现自己的设计意图,存在着不少的缺憾。但对思维训练的探究决不能受限于课堂,它应势超越课堂的课程,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需要,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更是英语学科教学的追求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