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市场配置资源》教学反思
政治组 刘美玲
本课的标题是《市场配置资源》,主体内容必须掌握市场经济的定义、优势、局限性以及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如何规范。把这课放到整个第四单元中去看,单元标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第九课开始进入了第四单元的学习,前三个单元都是针对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企业、个人的探讨,第四单元需要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宏观的把握,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学生需要借助生动的事例和缜密的逻辑加深理解。在筛选上课素材时,我希望选择一个既是时事热点,又有争论焦点,同时也贴近生活的话题,思虑再三,“专车”这个话题在脑海里逐渐成型。
一、巧用热点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话题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引发学生对社会热点的思考,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新课的导入中,用新颖而有趣的案例切入,为这堂课做一个好的铺垫尤其重要。在过去的思想政治课堂中,我们老师惯常与用知识点引领贯穿课堂,虽然课堂架构很清晰,但难免会有些索然无味,特别是如果用在本课,很有可能会发生“冷场”和“满堂灌”的现象。利用“专车”这个话题引入,一来考虑到学生作为社会人,出行过程中肯定会用到出租车,甚至于用过打车软件,这个话题离学生很近,有话可聊;二来这个话题虽然很“旧”,同时也很“新”,因为“专车”作为一个新事物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学生应该有所了解,他们作为在网络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说不定还懂得很多。这样学生就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做。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学生来说只是在报刊新闻上出现的词汇,由于这个引入的话题,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二、创设问题情境,彰显学生主体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刻意创设一种情境把学生带入预备的包含一定情感的意境中,让学生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憾而产生共鸣,从而与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遥相呼应的教学方式。在这堂课中,我设置了几个探究问题,每一个都蕴含着一定的教学意图。例如:有段材料反映出“打车难,在高峰期打车更难,在南京的高峰期打车更是难上加难”,我让学生思考背后的原因,是为了让他们了解这就是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再如:用“专车”背后乱象丛生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用“专车”市场追逐利益不择手段、一哄而上一哄而下、事后调节有时间差的案例让学生自己归纳出这就是市场调节的弊端(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这些社会现象的思考,揣摩和领悟,直接或者间接地理解了背后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理论联系实际,优化学习方式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教育部制订)》明确要求,政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政治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一组研究数据显示不同方式对学习掌握知识的不同效果:讲课5%,阅读10%,视听20%,演示30%,小组讨论50%,实际操作75%,教会学生立即应用所学知识90%。这组数据表明,学生听课及阅读的效率是极其低下的,而讨论、实践和应用有利于理解和巩固知识,锻炼能力,需要突出实践应用。这就需要转变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学习。在本课中,针对“专车”市场群魔乱舞,不知何去何从的情况,先让学生自学书本知识,然后让学生代入不同的角色(交通局局长、专车公司老总、普通乘客),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得很热烈,甚至于提出了超出高中生认知水平的见解,成功地得出了从国家、企业、个人三个角度如何规范市场秩序这个知识点归纳。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感性经验而不进行理性思考,那么他原有的教育理念及不当的教学行为就很难改变,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教学工作的20次重复;如果不从经验中进行教学反思,吸取经验教训,或许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无法使自己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感谢学校给了我们一次反思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不断提醒自己,要悉心备课同时也要不断反思,找出新的教学增长点,为教学的有效和学生的成长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