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5日,我校举行了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笔者参加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课异构。笔者在备课与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心得与体会。
首先,在上课之前,认真研读课程标准。
在课程标准中,第四章只有一条,为“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活动建议为“根据本地条件,进行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观察。”在高中,我们是没有条件进行野外观察的,但是结合笔者在地理校本课程讲授的经验,可否利用南京的地貌景观来讲授内外力作用呢?在查阅相关资料并在结合外校老师授课的基础上,本人想到了南京柱子山的柱状玄武岩地貌,可否利用它来讲授内力作用中的岩浆活动呢?于是笔者在课堂导入时,用了北爱尔兰的“巨人石道”与南京柱子山地貌景观图。这些地貌都是岩浆活动形成的柱状玄武岩。在进入本节内容前先展示图片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探究南京市即家乡地貌形成原因的兴趣,也为后面讲授南京市冲积平原与紫金山向斜山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其次,课堂提问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本人在以前备课时,展示了一副我国西北地区的风蚀蘑菇景观图,然后直接问学生“风蚀蘑菇是怎么形成的呢?”这个问题本身是科学的地理问题,需要让学生考虑风力作用对岩石的侵蚀作用。但是在课堂上,这个问题的回答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几乎没有学生想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笔者在苦苦思考,原因是什么?经过与其他老师的对话,笔者得知,原因是这个提问大大超过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在学习外力作用时,还没有学习过岩石的性质与风力作用对岩石的塑造,直接问这样的问题,学生感觉无从回答。笔者把问题修改为“从岩石的软硬程度与风力作用的强弱来思考风蚀蘑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修改为这个问题之后,学生回答问题的状况好了很多。
最后,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在没有进行公开课之前,笔者一般都是直接念“外力作用”的课文部分,一般也会花几分钟时间让他们仔细看书以便能够区分开来“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但是虽然在讲课时,用了很多时间来讲授,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比较差的,学生在遇到一些问题时还是容易犯错。笔者总结,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多半是因为学生只是通过读课文内容,获得了间接经验,他还是不能把课文内容与直观的景观联系起来,
所以在教学设计中,笔者先展示一段水冲泥沙的视频,在视频中,学生可以看到水把泥沙冲出小沟,水把泥沙带走,水把泥沙带到较低处沉积下来,这三个过程正好对应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通过看视频,学生很好的把教材中较为抽象的概念与图像视频对应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笔者感觉本次课上得较好的地方,经过思考,主要存在如下这些问题。
一、课堂节奏把握的不好,在上课中,笔者一直没有带手表的习惯,这就导致了课堂节奏前紧后松或者前松后紧,总是不能够在一个和谐的节奏中上完课,因此,在课堂上带着手表是非常必要的。
二、笔者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活动,即利用手头现有的工具模拟地壳中岩层进行的如下两种运动(水平的挤压和拉张运动)。学生基本上都利用了手头的书本来模拟,用书本来模拟挤压运动能看出会形成凸起的地形如褶皱山地,但是用书本模拟不出来水平拉张运动形成的裂谷。所以笔者思考,能否将此活动进行改良,笔者亲自带着橡皮泥到课堂,把橡皮泥分发到每个组,这样每个组的同学都可以有东西进行演示,而且演示的效果要好于他们自己手头的工具。
三、外力作用的关联与作用讲得非常的仓促,主要原因还是课堂上的时间不够。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应该找一个学生,去白板上用箭头画出四种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因为时间不够,所以最后这个问题讲得特别的仓促,基本上是笔者边讲边用ppt展示出了这些作用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是比较差的。
四、因为时间原因,本节课也没能进行小结。而且笔者在教学设计中也忽略了这样的一个环节。在课堂要结束的时候,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展示出来,不仅可以让学生回顾起来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最为关键的是,学生通过小结能够在大脑建立起来本堂课的主要结构,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学生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也是很重要的环节,这样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就不是琐碎的、零零散散的知识,一旦在大脑中形成学科基本结构,他对这门课的兴趣也会陡增,成绩的进步则会成为一种必然。
五,通过这样的活动,笔者得到了有经验的老教师的指点与帮助,这加快了笔者的成长。比如在听课中,师傅指出了笔者在教学设计上的不足之处。对一些难点,师傅会帮助笔者对难点进行分解,分解之后的难点就比较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了。具体来说,在之前的教学设计中,笔者设计了通过探究南京市六合区雨花石的成因,理解内外力作用。通过看视频动画,直观感受雨花石的成因。但是课堂讲过之后,效果较差,绝大多数学生根本就不能够理解视频中的成因,课堂气氛极为沉闷。笔者一味的探究新的、乡土地理的成因,其实根本就没有考虑学生的起点在哪里,真正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笔者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以上就是本次同课异构笔者的浅薄反思,希望学校多多开设类似的活动,这样青年教师的成长会更加的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