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本节内容是《地表形态的塑造》中第一节的内容,而地表形态(即地形或地貌)作为地球表面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不仅对地表其他自然要素有重要影响,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因此,了解地表形态变化及原因,对于进一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对于指导人类生产活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御地质灾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鉴于以上考虑,在进行本节的设计时,主要把握了如下几点:
(1)教学导入上:以“探寻中国最美的地方”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感悟“美的地表”进行美的熏陶,然后引出江山如此多娇的原因--“美从何来”?
(2)教学内容上:选取“喜马拉雅山的成因”和“长江三峡的成因”为例分别探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然后,以这两则典型的案例为基础,相应地拓展提升。其中,内力作用的探究上,牢牢把握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结合板块构造学说及岩层的运动形式,重在将内容内化为学生探究的规律而不是将课本内容硬塞给学生进行理解。外力作用则运用了水冲泥沙的实验来进行长江三峡成因的模拟,引导学生在理解流水对泥沙的冲刷侵蚀、搬运、带到低处堆积等作用从而更简单地理解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
(3)教学方式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感悟美的同时,产生探究“美的成因”的积极性和动力。在探究地壳运动的形式时,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用书本和拳头等各种工具进行岩层运动的模拟,边演示边尝试讲解过程并说明它们分别会形成什么地表形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学中,对于依靠个体力量难以达成,需要发散思维的学习内容,也注重发挥学生的集体力量,调动学生进行小组互助合作。
(1)教材的处理:参照课本的逻辑顺序,但不完全引用课本上的内容编排顺序。首先,引领学生感悟大自然的美—-探寻中国最美的地方,用中国几个最美的景观图片作为导入, 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接着,以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为例,探究“内力作用”中的地壳运动,然后,在探究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模拟和演示能力,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然后,以长江三峡的形成为例,并辅以“水冲泥沙”的模拟实验探究了“外力作用”中的侵蚀、搬运和堆积,最后通过视频学习补充了风化作用的相关内容,并及时指出这几种作用形式能量来源的共同点是来自地球内部。
(2)资料的运用:除了利用课本上几个经典案例和图片之外,大量地搜集了各种常见地貌景观和著名景点的图片,不仅让学生学到课本上的知识,也相应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品质。比如,运用了“新疆魔鬼城”来说明风力侵蚀地貌,运用了“巴丹吉林沙漠”来说明风力堆积地貌,也运用了当地的乡土资源紫金山的成因,来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这种表现形式,还运用了“燕子矶”来进一步巩固了流水侵蚀地貌。
(3)教学效果:整体来看基本上达成了教学目标,也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理解了营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有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及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也理解了常见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力。由于容量比较大,本来是第一节的内容,考虑到整体的布局与设计,本节也融合了第二节《山地的形成》以及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等部分的相关内容,个别知识点上知识的线条较为粗糙,学生也只是知道了这么回事(是什么),并没有更深入地理解(为什么和怎么样),但这也为后续内容的开展埋下了伏笔。
由于备课时间仓促,容量也较大,加之课本的内容事实上也并没有深入地解释各种地貌类型的具体成因及其原理,本堂课在设计上也难免有些疏漏,主要表现在:
(1)个别的概念呈现不够具体细致:例如,有的学生最后对风力侵蚀和风化作用有些混淆,尽管最后笔者也点出了风化作用的主要特征,但是这也提醒了笔者在授课过程中,相近或者相关的概念,地理教师应该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从定义上理清它们的的主要特征。
(2)个别问题的设计起点较高:比如,在进行垂直运动的教学时,笔者设计了运用手头工具模拟垂直运动的表现形式,并引导学生说出容易形成怎样的地貌,对地表形态有何影响。设计意图是,想通过学生在已学过的水平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即岩层的相互碰撞挤压以及岩层的拉张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发散,得出岩层的运动方向还可以与地表垂直,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学生考虑不到这一步,而且有的学生虽然考虑到了岩层能够出现相对隆起或者凹陷的情况,却不能清楚地运用手头工具进行模拟。鉴于此,笔者认为,备课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加符合学生学习起点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
(3)对教学目标中涉及到的考点应挖掘到什么程度仍存在很大疑惑。本节内容中,有很多地貌的形成只是靠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迁移得来的,但是事实上,笔者认为欠妥。比如,黄土高原的成因,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只是目前支持“风成说”的学者较多,大家认为风力堆积的理由相对比较充分,事实上,现在科学界也有另外一种倾向,支持与流水作用有关的学者也呈增加的趋势,科学界并无统一口径和最终的定论。课本中提到的很多地貌更应该从根本的成因上,让学生进行深入地理解,并提供可以探究的科学依据和过程,这样更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