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眼中的萧红
我眼里的萧红,是饥饿与寒冷的,也是多才与多情的。《商市街》中那些细腻又悲悯的文字里,她瘦骨伶仃地站着。萧红的文字,冷气森森,仿佛饥饿与寒冷将从文字中爬出来,附在你的骨中、身体里。那是彻骨的寒冷。在《他的上唇挂霜了》中,她说,她的家没有阳光,没有温暖,没有声,没有色,寂寞的家,穷的家,不生毛草荒凉的广场。她站在走廊上,闻着别人家里传出的炒酱的香味,自己的袍子冷透骨了,那寂寞而荒凉的家啊!《患病》中那形形色色的病人,愁眉苦脸,那撑着木棍的跛子,包住眼睛的盲小孩,头上生疮的小孩,饥饿的哭声,病痛的呻吟,在花开树绿中蔓延,她说,她一角钱也没有了;《饿》中问道:“桌子可以吃吗?草褥子可以吃吗?”《飞雪》中说:“在屋里,只要火炉生着火,我就站在炉边,或者更冷的时候,我还能坐到铁炉板上去把自己煎一煎。”如《黑“列巴”和白盐》:“我的眼睛越来越扩大,他的颊骨和木块一样突在腮边。这些工夫都做到,只是还没成仙。”
我伸手就可以触摸到那个瘦骨伶仃的女子,她饥饿的眼,从眼眶里深深地窈陷下去,冷而深。让我胆战。
可是,她又是热的。热乎乎的。她看着和她一样饥饿寒冷的人,那些小偷、车夫、老头、病人、东北的流亡者;她走过当铺,公园,医院,拍卖行,悲悯又痛苦。杜甫说“穷年忧黎元,太息肠内热”,你瞧,杜老头子自己尚且吃了上顿忧下顿,可他却心系苍生,你瞧,他是不是有些可笑?可他却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理想士人的代表。这就是中国士人的魂。
萧红在冷冷的荒凉的人间,看着来来往往衣裳褴褛的人,看着满目苍痍的东北土地,心忧黎元,炽烈而真挚。所以胡风说,“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女性的纤细的感觉也看到了非女性的雄迈的胸襟……这是钢戟向晴空一挥似的笔触,发着颤响,飘着光带,在女性作家里不能不说是创见了。”
我在萧红的文章里,看到了鲁迅的影子,喜欢挖掘社会的病根,喜欢进行自我解剖,好用冰冷愤激的言辞;可萧红就是萧红,她是一个细腻的女子,所以关注服饰的变化,关注耳环,关注女性都热爱的东西。于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在细腻的女性的眼里展现出来了。
二、学生眼中的《春意挂上了树梢》
教学是一个沟通与合作的过程,这沟通包括教师与文本、作者之间的沟通,也包括学生与文本之间真实淳朴的沟通。学生预习读完了萧红的《春意挂上了树梢头》,请学生将阅读中的疑惑提出。学生的问题收上来一看,看到了很多很多的问题,有的粗糙浮浅,有的细腻准确。同学们问:
1.汪林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2.汪林这个人物在文中出现了3次,从开头到结尾都有,她代表的是什么?作者又想通过她去表达什么呢?
3.为何外国人那么多?
4.作者对汪林的态度究竟是批判还只是不满?
5.春夜里中央大街充满了年轻人的狂欢,与墙角转角哀哭的人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写出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6.为什么文章虽然题目是写春,但内容上感受不到春意,反而感觉有些凄凉?作者有何用意?
7.为什么作者展示出一幅有些凄惨喧闹,人与人心境对比明显的画面,却用“春意挂上树梢这样一个温暖、幸福的题目?
8.写哀哭着的人们和快乐的人们心境的对比是为了展现什么?
9为什么作者认为快乐的人总是快乐的,而哀哭的人总是哀哭着?
10.为什么作者说“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倒不如早把他们消灭掉,免得在春天他们会唱这样难听的歌。” 不幸的人便得否定其存在吗?为什么要将这些不幸的人消灭掉?
11.全文的基调有些低沉,哀哭这个词用得很多,为什么却用“春意挂上了树梢”为题?
12.春天应该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象征,为什么要写坏了腿的人和瞎子,被人间遗弃的人们?
13什么样的存在是错的,什么样的存在又是对的?什么样的喜欢是对的,什么样的喜欢又是错的?
14文章中两次写道“三月”嗅不到花香,分别有何用意?
还有很多细节的问题,同学们所提的疑问,主要是是因为文章缺乏社会时代背景的介绍,所以他们无从下手,只能猜测。而他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汪琳”这个人物和“我”的理解上。汪琳是我的朋友,作者应该不会批判她,但也不像是表扬;“我”对这些不幸的人又是什么态度呢?为什么要消灭掉他们?
三 怎样教萧红的《春意挂上了树梢》
完成了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的沟通,接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的阅读困惑,是教学设计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也是核心问题。找到学生的好问题,教师解决问题,并适当地提高学生的认识,我认为一堂课能做到师生充分沟通就是成功的。
学生对汪琳的理解与教师对汪琳的理解有差距,需要我们去适当的引导,可以讨论,可以引证,让同学们思考这个人物的特点及作者写她的用意;学生对“我”的理解误差,主要是时代的隔阂,缺乏背景,对萧红的不理解,再加上在阅读文本上尚且不够细致,故此,情感把握上不够准确,与作者有着太多的隔阂,无法理解作者的情感。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同学们自己去读,去讨论,细读文本并且相互激励。教师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与空间,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从他们的阅读感受出发去促进沟通,加强合作,引领探求,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所以在教授《春意挂上了树梢》时,做了如下设计:
(一)整体把握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思考文章围绕“春意挂上了树梢”,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哪些人的不同活动?
请同学概括,其他同学补充完善,教师提示和鼓励。引导学生注意文本中的信息,如“关外”“中央大街”‘旧本舞场”“风雪寂寞的城市”等,注意作者的生卒年,与时代背景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环境背景,弄清楚文章写于三月的哈尔滨。
(二)问题归纳
尊重学生主体,并不是将学生的问题全部加以引用,而是需要进行适当的归纳,综合,找出最核心的问题;学生的自我解读,也不是无原则的放任,而是深入文本,相互补充,教师适当点拨,合理地调控好课堂的节奏和方向。
故此,教学第二环节,将同学们预习时提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了归类,大致有以下几类问题:
1.景:文章应该以写春景为主,为什么大量描写了各类人的活动?
2.人物
外国人:为何外国人那么多?是什么社会背景 ?
汪林:汪林这个人物在文中出现了3次,从开头到结尾都有,汪林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为什么要写这个人物?
我:不幸的人便得否定其存在吗?为什么要将这些不幸的人消灭掉?这样的文字是否有些残忍?为什么作者认为快乐的人总是快乐的,而哀哭的人总是哀哭着?作者对汪林究竟是什么态度?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主旨?
3.文题:为什么文章虽然题目是写春,但内容上感受不到春意,反而感觉有些凄凉?为什么要用“春意挂上树梢”这样一个温暖、幸福的题目?
这三类问题是从众多问题中挑选出来的,按照景物、人物、写法的顺序加以归纳,试图引导同学们关注景物的描写手法、通过分析人物达到理解文本和文章的思想情感的作用,最后一个问题引导同学们关照写作手法。
第一类问题主要是解决一个景物描写的问题,第二类问题以人为核心,通过第一个问题 “为何外国人那么多?” 解决社会背景的疑难,第二组问题“不幸的人便得否定其存在吗?为什么要将这些不幸的人消灭掉?为什么作者认为快乐的人总是快乐的,而哀哭的人总是哀哭着?作者对汪林究竟是什么态度?”来引导同学们思考作者对不幸的人、对社会、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反语的写法; 通过“汪林这个人物在文中出现了3次,从开头到结尾都有,汪林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为什么要写这个人物?”来思考“盲客”的特点,她们的眼里没有穷人,没有寒冷,也从不关心其他人的不幸, 不仅仅是漠视民众的苦难,也包括漠视自己与这个民族的关系。通过“为什么文章虽然题目是写春,但内容上感受不到春意,反而感觉有些凄凉?为什么要用“春意挂上树梢”这样一个温暖、幸福的题目?”来探讨文章的艺术手法,主要是以暖写冷,对比反衬的手法。
(三)课堂探讨
课堂上用PPT投出问题,给足时间让同学们自己思考,再进行讨论,最后请选择自己擅长的问题加以回答,并不是一个接一个的一一回答。对于同学的回答,其余同学可以补充也可以反驳。遇到有争议的段落请同学重点读,反复读,齐读,个读。引导同学注意细节描写,比如写汪琳,第一次写她也戴小沿帽;转过“商市街”;第二次写她吸着烟卷;又换了淡绿色的衣服;腋下夹着一封信,大概又是情书(烟卷,细节描写);第三次她混在卷发的人之间,也用俄国话和他们笑了一阵,在快乐的人群里。由此看出汪林是个衣食无优、生活闲逸无聊、享受快乐的小姐;平时与洋人相融,生活方式受洋人影响。让同学们认识到他们虽无过错,不坏,但是这种淡漠和冷酷,加重了冰城的寒意,作者在客观描述中是隐含着批判讽刺的,充分了解到萧红的冷与热的交织。
(四)拓展延伸
最后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以暖写冷”、“以乐写悲”的手法,了解作者对这个畸形繁荣的城市的悲愤不平,对生活在底层社会的不幸者的同情和悲悯。最后我选择了萧红《他的上唇挂霜了》、 《患病》两篇文章的相关描写段落,更好地理解萧红的冷笔与热肠。
(五)课后作业
(1)推荐阅读:《商市街》《呼兰河传》;(2)鉴赏《红楼梦》“焚稿”与“良缘”
萧红是上世纪30年代,非常有才华而又命运悲苦的女作家,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我不愿肢解她的文章,只希望通过这一篇《春意挂上了树梢》,让同学们了解萧红散文的一些特点,了解萧红冷冷的文字下强烈的情感,暖暖的景物中深深的悲哀。倘若能够因此让学生喜爱上萧红,去阅读她的其余的散文,哪怕只有一部分学生,也是满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