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合一,书写人世
——《文章武谈》教学反思
语文组 邢诗薇
曹丕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我们生命、荣华、快乐都有一定期限,但写作时迸发的思想与生命力却可以经久不衰,千载犹生。写作一直令很多同学头痛,或自感无言可写,或不知从何下笔,完成普通之作已感吃力,更不必说写出承载思想光芒与智慧的佳作。《文章武谈》选自读本中“写作的智慧”这一专题,它是针对一直贯穿学习始终的写作而编写的。这里的“智慧”一方面指的是本专题的文章都在探讨如何更好的进行文学创作,《文章武谈》让我们了解写作要有读者意识,要遵从生活和阅读规律。另一方面则表明这些文章本身就是运用智慧的表达方式,有着独特的神采,《文章武谈》诙谐幽默,借助人们最熟悉的文武之道,条分缕析地阐述关于写作的若干观点。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确定了两个维度,一是读,二是写。
阅读维度的处理方式为由学生课前自读、质疑,课堂上进行探究与释疑,提高学生自主阅读和鉴赏的能力。
我在阅读文本时,发现作者从一个常为人所忽视的角度出发来透视文章中的“武”:文章不尽文,文中也有武。它们“互相渗透、互为基础、相互补充、相互转化”,纯文学的行当里,其实隐藏着武略。条分缕析地提出了“文中有武”的八种表现,涉及作家的修养,创作积累和技法等重要问题。第一条指出创作要勇于创新,必须有逆潮流而动,领风气之先的胆识;第二条则强调要有读者意识,创作要精心设计,写出波澜,要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势;第三条表明要扩展文路,纵横开阖,让读者自己读出韵味与意蕴,不可主题先行;第四条指出写作要切中要害,展开文理;第五六两条侧重于文章技法之外,前者要高瞻远瞩,避免落入前人旧窠,后者强调修养积累和技艺训练的重要性;第七条则反思了文学孱弱的现状及原因。第八条则指出一个深刻的命题,写作之道无论文武实质上都是写人世、人情、人性。全文立意新颖,见解独到而深刻。用语隽永,作者谈及文中的武,多不直接叙述或介绍,而是运用形象性的语言创造具体可感的带有武略内容的生动画面或精彩片段,以一种类比的或比喻的方式来阐明事理,意蓄隽永,耐人寻味。这种创作方式与作者的人生经历尤其是其军旅生活有密切关系。
然而,这样陌生化的主题与表达给学生的阅读会造成极大的障碍。文本看似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但每一层的理解都有一定难度。所以在课前自读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八种表现,并加以分类,2、用这八种表现,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3、提出阅读后不理解的问题。
通过整合,发现学生所提问题虽然涉及方方面面,但学生普遍的感受是因为不理解文章的最后两层与前文的关系,于是决定把本课的内容定位于主要解决文章“写的是什么”这一核心内容。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在于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串联起整篇文章的阅读,整理出一个相对完整、明晰的教学思路,最终决定还是抓住学生的问题来设计教学过程。
在“写”的维度,主要设想分为两个部分设计,一是赏析写法,二是写作片段练习。前者因为本文探讨的就是如何更好的进行文学创作,加之阅读复习时也做过周涛的《秋光里的黄金树》,所以一开始就定下了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借助文中的创作观点对文本进行赏析。第二个部分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落脚点,一开始想用文中观点指导月考作文,进行升格。但本文所追求的境界显然远远超越了考场作文的层面,针对性不强,很难落实到具体的修改上去。最后找到了周涛在《吉木萨尔纪事》中对自己的自画像:“从小眉发混沌不清,决非智者之相,这不免使我沮丧;不料,中年秃顶竟使我额角初开天庭饱满起来,每每镜中端详自我,总觉那片茅草初开的矿地如白岩石一般醒目,反射出银子似的太阳的光芒,故而有时被女诗人赞为‘智慧的白岩石’。”这段文字很符合本文所传达的写作观念,又很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有话可写,也能较好地应用阅读所得。所以设计了在写作训练部分,让学生写自画像的内容。
上完课后,有几点遗憾。遗憾之一是课上得不能算完整,自画像写作片段训练在课堂上没能呈现,只能留作课外练习。究其原因,似乎是在文本概括时花费了较多时间,学生在概括时不如预想的那样顺利。这就是遗憾之一——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还是有些估计不足。而对八种表现分类这一环节,原本是想以此串联整个文本的理解,因为分类的前提就是理解内容和写作思路,但课后想来有些多余。我在梳理全文和阅读周涛其他作品时,发现这位作者的写作思路并非十分清晰严谨,逻辑性显然不是其长处。学生对最后两层的困惑,很大程度也和作者在艺术构思上不太讲究,喜欢跟着感觉走有关,而这正是本文的核心观念之一,即文章就是生活,偶然、零碎、无定规正是生活的特质之一。这就是遗憾之二——过度依赖课前的预设,而没能更好地处理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部分,思维上始终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定位为主导内容,潜意识里总是否定学生某些自主阅读的个性化理解,总是希望学生的认识与理解与自己形成共识。遗憾之三是教学手段略显单一,整堂课虽也安排了朗读、评点、讨论等活动,但主要还是以问答式为主,活动不充分。对一些学生不易理解的语段运用了诵读的方法作为突破,但仍觉不足。课文缺少精彩的结束语,从感性和理性的双重层面进行一番提升。
但收获也有。从设计角度看,课堂上的讨论基本解决了学生在自读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学生课后能较好地理解本文的写作内容。预设的内容总体上是比较符合学生的阅读情况,也较好地避免了学生阅读时的过于随意,指向性比较明确。应该说课前对文本的反复咀嚼是能达到这一效果的重要原因。在设计时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解读文本上,对文本的认识是较为深入的,更注重的是个人的理解与感悟。从整体上看,所设计问题的指向性较为明确,学生易于理解和操作,课堂的整体气氛比较活跃,特别是有的同学能主动要求表达自己,并且自然形成了一种交流、讨论的氛围,应该说绝大多数同学能够做一个有自我意识的思想者,并乐于与他人合作。整堂课能始终围绕文本的解读展开,比较紧凑,基本没有旁逸游离之语,朗读、评点等手段也始终在为核心目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