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不太暖——《春意挂上了树梢》教学反思——李建伟

文 / 李建伟 责编 / 李建伟 2015-12-21 点击 8662

 

       第一遍读《春意挂上了树梢》这篇文章,感觉像是一篇普通的学生习作,描写尚可,叙事简单。但这可是萧红所写的选入教材的文章,我想应该不会这么简单。再读几遍文章,慢慢琢磨,萧红的文章里那种冷峻的文字逐渐掩盖表面春意的感觉就出来了。原来不是写春天来了那种喜气洋洋的生活,而是即使春天来了也毫无春意,尤其是最后无情的揭示出穷苦人的痛苦不会因为春天的到来而改变这一悲惨现实尤其让我感到震撼。

      但萧红是怎么写出来的呢?萧红是鲁迅所看重的一个作家,鲁迅曾这样赞誉萧红:“她是我们女作家中最有希望的一位,她很可能取丁玲的地位而代之,就像丁玲取代冰心一样。”像这样一位很有文学地位的作家,她的作品必然有过人的地方,是因为她的作品饱含的感情价值取向,还是她的文采,亦或是她的写作上有着特别之处?这些考虑都呈现在我的脑海里思来想去。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关键是要抓住教学点,笼统地说,教学点可以是指教师为一节课确立的教学重点,也可以说是学生应该达成的学习目标。课堂教学不是表演艺术,而是为了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学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学的,师生的良性互动等都需要我们教育者要准确有效地把握教学点。

      这篇文章里有两类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这两类人从开始一直写到后面。虽然对他们用墨不多,但是却多次写到,写足了。这应该就是我想要的一个突破口。在文章里,为了写足“春意”,作者横向写足了上层社会的人物(暖);为了写足“冷意”,横向写足了下层社会的人物(冷)。为了写足感情,纵向写足了时间(白天——夜晚),横向写足了场景(商市街、院子——中央大街南端);为了写足感情,写足了对比,写足感情句。这对我们学生的写作也是有很大帮助的。感情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真情实感是最能打动人的。就像本文,虽然没有多少华丽语言,但是写足了感情。

      思虑再三,我决定采用板块式教学来上这节课。

       板块一:感知文本,品味汪林,体会下层人民,体会感情。在这个板块中,我先请学生朗读文章第一段感知文章开头描写春天的景色,写了哪些景物?请划出原句。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马路上融化了积雪的泥泞干了,天空有了朦胧的春意的云彩,暖风如轻纱,草绿了。由此可见:自然界的春意渐渐挂上了树梢。

       再请学生认知到文章开头描写春天的景色,由此带出人的活动,写人们的活动,按时间的先后,在文中分别选取了三个场景来描写人物的活动,分别有什么活动?重点以小组为单位依据文中关于汪林的描写讨论这个人物的性格,再请小组代表写到黑板上,请其他同学讨论哪个更合适。然后又去讨论关于下层人物的描写,体会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悲惨境遇。体会作者对下层人民寄寓的深深同情。

       板块二:体会、学习本文可以借鉴的写作手法。对比是这篇文章比较鲜明的手法。作者在文章中重点描绘了两种场景,倒影出两个人,富人和穷人。富人中实际上也包含了两种人:外国人和少数衣食无忧的中国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外国人和一些衣食无忧的中国人,逛逛街,晒晒太阳,谈情说爱,唱着欢快的歌,尽情享受春光;作者给予了强烈的批判讽刺;生活在最底层的不幸者则在春光里乞讨、哀哭。作者给予了同情和悲悯。这两类人的活动形成鲜明的对比。

       两个板块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既清晰而又彼此密切关联,并列而又逐层深入。按这样一个思路,本节课就可以把学生从课内阅读引导到写作指导,再配和本文作者关注底层劳动人民的情感,引导和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民生的意识。

      但是一堂课下来,也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首先学生们对汪林这个上层社会人物形象把握的有偏差,有的过于关注人物的细节而得出啼笑皆非的结论,比如看到文中郎华说大概又是情书吧这样的句子得出汪林是一个风流多情的女子,这就比较牵强了。要从大处着眼才能得出汪林的衣食无忧和自我的富家千金小姐性格特点,她那种忽视人间疾苦的生活情态是作者着重展示的。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折腾的时间比较久。导致板块二没有充分展开就草草结束了课堂。以后一定要在课堂节奏上注意把控和引导。还有高二学生在《史记》《现代散文选读》交替中学习,觉得文章一读就懂,没什么可抓了。于是上课时,学生的兴趣淡了,注意力分散了,课堂变得不如以前活跃了。在以后的学习中还要努力挖掘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比如说利用课前预习和质疑的方式来摸清他们阅读文本之后的感受和困惑,这样上课时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