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武谈》教学反思——徐雁

文 / 徐雁 责编 / 徐雁 2015-12-22 点击 10433

三维对话,解读文本

——《文章武谈》教学反思

语文组    徐雁

 

    回顾反思自己这一课的教学设计,简要说来即三个维度的对话:一是与作者对话,深度解读文本,理解作者的写作初衷;二是与编者对话,明确编者的选编意图,确定文章的教学目标;三是与学生对话,选准教学切入口,设计教学过程。以下将从三个维度具体分析:

 

一、与作者对话,深度解读文本。

   《文章武谈》是作家周涛的文章。想起周涛,不禁想起他的那篇《巩乃斯的马》,其中有这样一句:“我发现,写文章的时候就象一匹套在轭具和辕木中的马,想到那片水草茂盛的地方去,却不能摆脱道路、更摆脱不了车夫的驾驭,所以走来走去,永远在这条枯燥的路面上。”这句话曾经深深的、久久的打动过我,从中,我读出的是作者对于写作的热爱,他深知其中不为外人所知的甘苦,但依旧跋涉在写作这条道路上。如果没有这种信念,没有这种对于写作深挚的热爱,周涛也不会走到今天,和莫言、朱苏进并称为新军旅作家“三剑客”。《文章武谈》谈的正是文学创作,是作者最热爱也最擅长的事。

    作家把自己的创作经验与读者分享,这并不难理解。但如果仅此而已,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嚼头”,这节课也会因失去了思维冲击力而显得扁平乏味,面目可憎。深入思考,不难发现,文章用武术的方式去谈文学创作,这一方面形式新颖,体现了作者构思的匠心,夺人眼球,另一方面,作者也是借此证明“文”“武”辩证统一的关系。而如果牵起这篇文章的一头一尾,更深层次的去理解,可以看到,文章开头、结尾谈及诸多看似对立实则统一的概念,并表达了对国人这种简化思维模式的否定,因此,作者也是借“武谈”的方式首尾呼应,表达自己对生命的领悟,传递一种生命的哲学。

    因此,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以文学创作为表,以人生哲学为里,可谓“表里山河”,让人很有“攻城略地”的欲望,很有意思。

 

二、与编者对话,确定教学目标。

   《文章武谈》这篇文章被安排在苏教版必修四读本“写作的智慧”专题,编者的选编意图也很明显,即在于给学生传递更多写作的智慧。因此,通过把握作者的写作初衷与编者的选编意图,我确定了这节课的着力点:即如何打通阅读与写作,通过阅读帮助学生领悟写作技法并学以致用。

    但这篇文章谈写作智慧谈了八条之多,在有限的课堂,没必要也不可能一一实践。这其中对于学生现阶段写作最有迁移价值的不是创作态度,也不是写作过程,而是写作技法。而技法之中,现阶段学生往往能够准确审题立意,但常常在表达观点的时候捉襟见肘,缺少必要的层次。

    因此,我想结合学生近期作文“碎片化阅读”中表现出的写作中缺少分析的通病,以文本为纲,以学生作文的优秀片段为例,通过“片段分析——限时写作——点评修改”这一过程,打通阅读与写作的界限,以读促写,启示学生把看似老生常谈的写作智慧学以致用,化为己有。

    华盛顿图书馆墙上有一则名言:“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如何让短暂的课堂发挥它的效应,给学生真正留下些真正有用的、实用的东西?联想到这则名言,我觉得这一课的目标设定还是切实有效、值得认可的。

 

三、与学生对话,设计教学过程。

    《文章武谈》这篇文章,看似简单,其实不然。课前,我要求学生做了两项预习:一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八条”,二是提出自己的疑问。根据学生的预习反馈,在概括环节,大多数学生对于八条中的三、七、八条存疑,不明白“与主题打斗,躲闪腾挪”“文明其体魄,野蛮其精神”“武侠小说都是文人写的”的具体所指。而在质疑环节,很多学生表示无法理解文章的结尾、开头,还有学生提问说八条的排序是不是毫无逻辑的。

    针对学生预习中提出来的问题,我决定这节课主要分为三个环节,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内容概括,分析概括“文章武谈”谈了什么,解决文章写了什么的问题;二是写作实践,将写作经验有意识的运用在文章中,解决文章内容如何为我所用的的问题;三是讨论探究,以问题讨论为抓手,分析文章难句,探讨文章的主旨,解决“文章为何‘武谈’的问题”。

    第一个环节,旨在帮助学生通过找关键词句快速理解并概括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的难点“与主题打斗,躲闪腾挪”,我设计了阅读迁移的环节,回顾学生做过的大阅读《秋光里的黄金树》,梳理文章层次,总结作者表达主旨的方式:多角度、多方式、多层次揭示主旨。而对于“文明其体魄,野蛮其精神”“武侠小说都是文人写的”这两条,主要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精神”“感情”“借尸还魂”等词语理解。在此基础上,给八条分类整理,分析其逻辑顺序,从而也回答了学生的疑惑。

    第三个环节是文章的难点,也是大多数学生的困惑所在,可以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名句名句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考认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无常即是常。”“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虽然这一课的呈现并没有尽善尽美,但是,值得肯定的是,这其中的点点滴滴并非教参或百度复制来的,对于一篇完全无资料可循的文本,扎扎实实的去读其中的一字一句,细细揣摩,慢慢品味,认真挖掘的这种“咬文嚼字”的过程很真实、很扎实,这种真切的阅读体验对于教师去把握学生的学情也是不可或缺的,对于教师提高文本解读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亦是至关重要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