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资料,独立去解读一篇陌生的文本,让人有些忐忑。
我们不得不去想:我的解读正确吗?我的分析是站得住脚的吗?思路说得通吗?关键词抓得对吗?情感目标、授课方式等等,都是需要去反复研究的问题。没有可供参考的资料,总是有些惴惴不安。
不过没有可借鉴的资料,也让人暗爽。因为每一个解读都来源于文本,我可以这样解读,他可以这样分析,没有前人的理解禁锢,反而让我们真正沉浸到文字中,去揣摩感悟。得出的见解可能片面,有些狭隘,但都是真知。
这次上《文章武谈》的感受,可以用解——定——悟三个字来概括。
一、立足教材,自我解读文本(解)
授课的形式是多样的,一堂课可以是教师授课为主,可以是师生讨论研究,可以是解决问题式,可以是情感升华式,可以是阅读课,可以是基于阅读基础上的作文训练课,课堂模式的确定依据是授课内容,所以在确定课堂模式之前,首先要细细研读文本,确定课堂的基本内容。初读这篇文章觉得很简单,因为文章的八块内容很清楚,但仔细再读却发现八种武略都似武林秘籍,练的是内功心法,意会可以,言传却不易。初看觉得有趣,细究不知所云,作者能潇洒地写,我们却不能让学生朦胧地读。所以初读文本整理出了一些上课的备选方案,如文题“文章武谈”如何理解,前几节中的“阴与阳、雅与俗”与后文内容有何关联,“文”、“武”二字在文中各指什么内容,作者的每一个武略能否用一篇文章来印证,能否用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修改自己的文章,文中有很多比喻各有什么作用,作者的写作风格有什么特点,最后一句“文武之道,一生一死之道”如何理解等等,从主旨理解到写作方法,列出了大约有20个可以教学的内容。
二、依据学情,确定教学流程。(定)
一堂好课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各家各派会给出不一样的答案。就如同武功心法,你能说降龙十八掌就比金钟罩铁布衫厉害吗?但是我们都很确定郭靖的武功比欧阳克高很多,因为郭大侠打败的武林人士更多,从战果来看,郭大侠厉害。上课也是如此,课堂效果很重要。在预定授课方式时,我也曾想过先让学生预习,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课堂以解决问题为主,但这样一篇有趣的文章,让学生提问题,只能为了提问而提问,或者陷于文字理解的纠缠中,反而破坏了文章的风格。于是又想这篇文章放在谈写作方法的单元中,不如就谈作文技巧吧,可以让学生在最后写一个作文片段,不过虽然作者写的是创作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有些玄虚,如要练好基本功、要有胆识、不能围绕主题写作等等,作为具体的写作方法缺乏可操作性,不适合课堂训练用。所以我还是把课堂形式定为讲授,重点在理解感悟上。
通过研究文本,可以发现文章紧紧围绕着“文、武”二字展开,谈的是“道”的内容,文武之道一词在文中出现了三遍,正是由浅入深的抓手。
三、拓宽思路,确定研习重点。(悟)
虽然我们以教材为基准内容,但却不能始终紧贴着教材走,匍匐行走是走路的雏形,会走了以后要站起来,视野才能拓宽,思维才能飞跃。这堂课的重点我没有放在对写作之术的总结上,那是文武之道在写作上的一个体现。学生整理出“文学”中的八条“武术”后,顺理成章得出结论文学与武术是相融合的关系,这是文武之道的第一个层面的含义。但文中有云“对人或人生来说,文武之道是是相互渗透和转化的”,可见文武之道所指的渗透是针对人生、人性而言的,这是文武之道的第二个层面的含义。
此外文章的标题很有趣,“武谈”这个词有陌生化效果,既可以指谈“武”的内容,又可以指用“武”的风格去谈,由此去分析文章的写作风格洒脱随意的特点,深化对其文、其人的理解。总之,通过层层深入,希望学生能步步加深对文本思想情趣的理解,由文及人,由内容及风格,强调提高学生的感悟力。
上完课后再来总结,觉得有这样一些问题。首先对文武之道的第二层次理解挖掘不深入,把时间较多地放在了对第一层次的理解和整合上,在没有深入研究文本的基础上,学生有些被拖着走。其次没有较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原则,学生说不到位时,容易急躁,急于帮助学生去表达,老师说的多,学生说的少。
很多作家说,当你构思好一个大作品,甚至连人物、主题都全部确定好的时候,你千万别得意,因为从你下笔的第一句话开始,你就已经远离了这个作品。我现在觉得备课同样也是,想好的思路,到了写教案时却发现不是自己空想时的样子了,写着写着就发现原先的想法是那样地不合理,发现理解上的偏差,发现流程上的艰涩,发现表达上的拖沓,教学设想只有落实到教案上才算真正形成思路。
明年如果再上这篇文章,我肯定不会这样教,如果让我听两节课后去教,我也不会这样教。这样的教法只是我现时现地对这篇文章的思考,半年后,或许因为某一本书、某个人的一句话,就可能改变我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从而带来新的研究热情,产生不一样的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