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各媒体报道我校校友、南京科幻作家墨熊《红蚀》签售

文 / 洪超 责编 / 未知 2012-03-11 点击 7312

南京各媒体报道我校校友、南京科幻作家墨熊《红蚀》签售

墨熊是SFW最近力挺的新作者。这次他在老家南京签售新书《红蚀》,南京各家媒体对他还是很力挺的,纷纷报道,称他为南京首位本土科幻作家。

 

————————————————————————————

《南京日报》

 

南京首位本土科幻作家是个文科生

墨熊:新作《红蚀》是“软科幻”

 

本报讯(记者 邢虹) 昨天下午,新生代科幻作家墨熊在南京新华书店新街口店举办新作《红蚀》签售会。市作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墨熊不仅是南京首位本土科幻作家,也是全国科幻作家队伍中难得一见的文科生。

 

写科幻小说,除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需要扎实的理工科知识积淀。目前国内知名的科幻作家刘慈欣、王晋康几乎都是理工科出身,但墨熊大学时的专业却是思想政治教育。“我写的是软科幻,并不需要非常丰富过硬的理科技术支持。”他告诉记者,目前科幻小说分为“软科幻”“硬科幻”两种,前者主要是讲故事,科幻背景是为推动故事情节服务;后者则是用剧情为复杂的科技内涵和技术原理服务。“《红蚀》讲的是特工的故事,只是设定在2016年这个背景下,书里提到的放射性陨石之类的都是为了剧情服务的。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就是硬科幻,里面提到的空间维度概念等等,没有过硬的理科知识是写不出来的。”

 

软科幻可能是今后中国科幻小说发展的主流之一。刘慈欣在评价《红蚀》时也说:“写《三体》这样的小说难以持续发展,像墨熊创作的以情节、悬念、神秘感突出的科幻作品才是中国科幻当下最应该突破的方向。”

 

墨熊鼓励想要尝试科幻小说的文科生,平日可以多看看科幻电影和其幕后故事。他举例说,譬如看《阿凡达》,电影虽然只有2个多小时,但其背景设定却有几百万字,“潘多拉星球的树为什么是150米高?纳美人的生理构造为什么这么设定?这些都是有科学依据的,科幻作品就是应该这样严谨。”

 

墨熊告诉记者,此前他也曾经写过言情小说、侦探小说,但最终因为喜欢而选择了科幻。“不可否认,现在网上最受欢迎的还是玄幻、穿越这些类型,但是我无法接受穿越的逻辑。”在他看来,穿越的情节本身就是不成立的,“我觉得大家都应该读一下霍金的《时间简史》,穿越这件事本身就会引发大灾难,如果我们穿越到任何一个年代,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瘟疫,因为我们现代人的抗体和你穿越到的那个时代是完全不一样的。”

 

+++++++++++++++++++

《南京日报》

中国科幻小说缺什么?

 

虽然近十年来中国科幻小说创作飞速发展,涌现出不少佳作,但除了刘慈欣的《三体》系列能畅销40万册之外,大多数科幻小说依然只有区区几千册的销量,与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幻文学差距颇大。

 

缺作者:成熟科幻作家只有二三十位

 

“经常有人问及中国科幻与美国科幻的差距,但现在的答案已经与10年前不同。”《科幻世界》主编、世界华人科幻作家协会秘书长姚海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科幻其实起步很早,从清末民初就有原创,梁启超翻译过凡尔纳小说,自己也写过,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翻译了不少科幻作品。但是科幻在中国的发展颇为曲折,“文革”停止了10年,上世纪80年代又有一阵批判科幻是“伪科学”,使科幻创作进入了冬眠期。但近10年的科幻文学发展非常惊人,“我们很快走完了人家多少年才走完的路程,中国科幻作家群中的一些个体非常优秀,并不比国外作家差。但是,我们比美国科幻差的是这个作家群落还不够庞大,优秀个体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

 

墨熊也告诉记者,这几年去参加科幻小说的各种颁奖礼,几年下来次次见到的都是那些面孔。“优秀的科幻作家两只手就能数得过来,大家说来说去还是刘慈欣、王晋康这几位。”

 

据介绍,目前国内所有的科幻作者加起来,不过百余位,成熟的科幻作家只有二三十位。这样的作者群要支撑起科幻小说这个市场,确实很难。

 

缺市场化运作:科幻文学产业链不完善

 

而在市场化运作上的差距,中国科幻与国外相比,就更大了。美国科幻历经多年发展,从杂志期刊、图书到影视作品,再到游戏和玩具等衍生品,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像《超人》,有漫画连载、图书出版、动画片、电视剧、电影、衍生玩具……整条产业链产值非常惊人。”墨熊说,而且影视反过来进一步推动图书销量,整个循环都是良性的。

 

而目前国内科幻文学则还停留在图书出版这一个层面上,并且很多出版社在其宣传投入上不肯花费时间和金钱,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读者对优秀科幻读物充满渴求,出版社在科幻图书上的收益相当低。

 

《三体》意外走红,让一些影视公司对科幻作品产生了兴趣,在影视制作技术的难度又吓走了不少人。也有影视公司在关注《红蚀》,不过墨熊表示:“再过10年,随着影视技术制作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慢慢培育成熟,我相信中国科幻文学的产业链会得到完善。”

 

本报记者 邢虹

 

起步早,梁启超写过、鲁迅译过;发展慢,长时间“冬眠”——

 

——————————————————————————

《扬子晚报》

 

曾在报实习的科幻新星墨熊签售《红蚀》

 

南京是诞生作家的地方,昨天又有一位新星悄然登场,他就是“墨熊”。墨熊人高马大,身高1米81,一张娃娃笑脸。墨熊曾在本报实习,跟着资深记者董婉愉练就了记者一双洞察的双眼,加上从小爱幻想,此次在新街口新华书店签售的是他最新创作的S7系列科幻小说的第一部《红蚀》。现场,墨熊的母校13中校友组织了粉丝团为他捧场,最后签出了210本新书。

  墨熊告诉记者,眼下写科幻小说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仍然会有人经常问及中国科幻与美国科幻的差距。“人们对国产科幻小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实现目标,墨熊暂时辞掉了电视台的工作,专心创作,他的第一部长篇《红蚀》一经问世,便得到了科幻文学界的高度关注,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这样评论说:“像墨熊创作的以情节、悬念、神秘感凸出的科幻作品才是中国科幻当下最应该突破的方向。”

  《红蚀》是墨熊S7系列的第一部,也是第一部揭秘中国特工的软科幻作品,S7是中国国家安全保卫局特勤七处的缩写。出版方评价说,它比《潜伏》更神秘,比《007》更火爆。在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英国军情六处MI6被曝光以来,中国S7仍似镜花水月般神秘莫测,这更引来西方媒体猜测。当然,国人也疑问重重,何为S7?他们主要职责是什么?又有哪些战绩?《红蚀》描写的是2016年的一个夏日,有机陨石坠落裴吉特岛,导致周边生物蚀变,国际恐怖分子故布疑阵,企图掠夺放射性陨石控制地球,“游客”S7的“羽”挺身而出与恐怖分子、圣战“骑士”、异兽等展开殊死搏斗,故事一波三折,情节跌宕起伏。

  《红蚀》面世后,有读者质疑说与《孤岛危机》游戏很雷同,但墨熊不以为然,“的确,我玩过这个游戏,当然会受其影响。《阿凡达》《蝙蝠侠》不也是早在六十年代就有了创意吗?”问到为何要走软派路线,墨熊解释,“硬派科幻题材早已被挖掘干净,而且写不好就像产品说明书,我是以人文关怀和画面取胜。”

  墨熊闭门写完S7系列第一部后,透露他的S7系列第二部是在13中阅览室里写的,目前已经脱稿,不久将面世。

  本报记者 蔡 震 文/摄

 

——————————————————————————————

《现代快报》

 

南京科幻作家墨熊携新书回乡签售受追捧

 

  墨熊,近年涌现的最具潜力的科幻新星之一,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曾这样评价:“像墨熊创作的情节、悬念、神秘感凸出的科幻作品才是中国科幻当下最应该突破的方向。” 能被中国最畅销的科幻小说作家如此评价,墨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3日,这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带着新书“S7三部曲”之《红蚀》来到南京新华书店新街口店签售,受到读者追捧。

  

   墨熊很自豪地说,在比较主流的科幻作家中,他或许是唯一一个南京人。他强调《红蚀》是软科幻,“硬科幻大多是理科生写的,包含了很多的专业知识,而软科幻会有很多情节推动故事,读者比较容易读懂接受。”其实,墨能也曾经写过言情小说、侦探小说,但最终因喜欢以及觉得科幻作品的前景比较好而选择了此类型。“不可否认,现在网上最受欢迎的还是玄幻、穿越这些类型,但我本人不喜欢穿越。”

  

   (应嘉轩)

 

——————————————————————————

《南京晨报》

 

南京作家墨熊签售:写科幻要多思考

 

 墨熊,近年涌现的最具潜力的科幻新星之一。昨天,这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带着新书S7三部曲之《红蚀》来到南京新华书店新街口店签售。

 

  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墨熊很自豪地说,在现在比较主流的科幻作家中,他或许是唯一一个南京人。其实,他也曾经写过言情小说写过侦探小说,但最终因为喜欢以及觉得科幻作品的前景比较好而选择了这个类型。

 

  “不可否认,现在网上最受欢迎的还是玄幻、穿越这些类型,但是我本人就不喜欢穿越。”在他看来,穿越的情节本身就是不成立的,如果我们穿越到任何一个年代,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瘟疫,因为我们现代人的身体到了那个时候是完全不能融入的,从生理上就会产生疾病瘟疫等等,“当然,我觉得穿越也是很好写的,基本上你看过一段历史就可以编一篇出来。”不过他也觉得,如果能有很好的故事结构以及优美的文字,而不是随便穿越到哪里爱来爱去、打来打去,这样的类型也未尝不可。

 

  在我们的思维中,能写出科幻小说的,除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力,一定也要有很扎实的理工科背景,没想到,墨熊居然读书时候学的是思想政治。他哈哈一笑,其实写软科幻,会百度就行了,不过他鼓励那些想要尝试科幻小说的人,平日可以多看看电影,他举例说,譬如以前看《阿凡达》,如果配合其中的一些背景资料就会觉得十分有意思,那些树为什么是15米高,纳美人的生理构造为什么这么设定,这些都是有科学依据的。还有就是多思考,“其实写作真是个体力活,我觉得我更多时候做的是构思,多思考是很重要的。”

 

记者 李晓婕 文/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