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记者 李晨 实习生 陈烨芝 通讯员 童琳
面对写作文,不少学生都觉得“头疼”。在王悦看来,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最近,南京市第十三中学3名同学获得第十八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国家级一等奖,王悦就是其中之一。她很庆幸参加了这次比赛,难得能有机会平心静气地反复打磨一篇议论文。对于写好作文,王悦分享了一些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采访过程中,个头小小的她总说自己很普通,写作上没有什么诀窍。她口中平凡的自己到底又有着哪些不平凡之处,让她可以用精妙的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呢?
反复修改6遍诞生一篇佳作
虽然参加比赛是数月前,但王悦还记得,这篇获奖作文《模糊的记忆》,她前前后后修改了6遍,真是改到不能再改了。“我当时就想,哪怕这不是一个比赛,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好好地修改一篇文章也是很值得的,毕竟这样的机会也不多。”
“假如看着一张彩色网格图,再把它移开,初始几秒,你只能记住大部分色彩,再过几秒,你只能做零星的回忆。再过一段时间,你只好窘态毕露地支吾差不多正中的位置是红色。最后,我们只记得格子中的大红大绿。类比生命,我们到最后会不会只记得生命中的大悲大喜?”多次的修改让她对文章记忆深刻,采访中,她脱口而出文章中的一段。
王悦的语文老师石群英告诉记者,作文初稿让她眼前一亮,这篇作文思想独到。美中不足的是,什么都想说反而让人感觉“没说透”。于是,在石老师的帮助下,王悦一遍遍“打磨”这篇作文,越改越清晰。
就在王悦觉得作文改得差不多的时候,细心的妈妈给她指出一个问题。“那幅丰子恺的画我很早看到过,妈妈就把那幅画找了出来,我发现自己描写的意境和那幅画不一样,我想象的画是马蹄飞扬起一片尘土,结果那幅画中的马是伫立在那里的,我把画记错了。”讲究细节的王悦,最终还是做了修改。
写作文最重要的是“搭框架”
不少学生说到写作文就“头疼”,在王悦看来,如果能掌握一点技巧,就轻松多了。
满分70分的作文,她得过5次60分以上,60分以上是可以上学校的作文讲义的,给同学当做范文来看。
“对应试作文来说,老师讲的方法可以用,但出彩决不能只靠套路。”王悦认为,写作文就是用思维逻辑捋顺整篇文章的过程。
比如她的文章《模糊的记忆》,先引用了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的话,谈我对记忆模糊的认识,然后以丰子恺的话做例子进行一段散文性的抒情……既然记忆是模糊的那么记忆是否有意义……接着举了郝思嘉的例子,美国人的发明的例子……说明记忆即使是模糊的,也能给我们以勇气,让我们坚持下去……记忆还是有价值的。
王悦认为,写好一篇作文的前提是“搭架子”。也就是说,逻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框架,再找例子往里面填,找到一个点挖下去,越深越好。
王悦称之为“用数学思维写作文”,而不是先想到例子再去组织思路,那样的作文就太“大众化”了。
阅读和练笔为写作“打功底”
说起读过的书籍,她总谦虚自己读得不多。王悦认为,“书读得少,受到的启发和灵感就越少,写的也就会越少,读书是写作的灵感。”因为父母都喜爱文学,家里藏书很多。虽然对一些书不感兴趣,但是通过阅读,她的文字功底日渐提高。
上高中后,王悦越来越喜欢读小说。“里面的情节会给人以启发,通过关注情节从而关注语言。”王悦特别喜欢看有悲剧色彩的小说,比如《简爱》、《巴黎圣母院》、《雾都孤儿》,看完以后会精神恍惚,但精神上的迷茫能让人静下心来思考,我觉得我一点都不后悔以前花时间看小说,因为我觉得可以让我对文字更敏感。谈到小说,王悦立马变身“文学青年”,表现得很兴奋。对有些喜欢的情节她甚至会不停地看。
阅读可以激发灵感,平时的练笔也在无形中充实了王悦的写作“话题库”。在高一的时候她就有写随笔和日记的习惯。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作为1999年出生的小女孩,她还坚持用书信的方式和几位初中好友联系。“写字是一种快乐,你能有东西写是一种幸福。”王悦给朋友写信,大多写生活感悟,向朋友们传递自己积极进步的一面。“其实写作就是对于一个话题你有话说,你能写出的越多,越深入,就能比别人强,这些还是要靠平时的积累。”
︻小档案︼
姓名:王悦 生日:1999年6月1日
学校: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兴趣爱好:写作,阅读
所获荣誉:
2015-2016 第十八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国家级一等奖
2014-2015“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江苏省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