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数学王国的“功夫之王”
数学组 张居敏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相信我们许多人都看过《功夫之王》这部电影,它讲述了一个喜爱功夫却毫无功底的剧中人物最终练成绝世武功,成就大业的故事。其中李连杰扮演的默僧在传授杰森功夫时,有一段精彩独白:“画家以泼墨山水为功夫,屠夫以庖丁解牛为功夫,从有形中求无形,习万招之法,从有招到无招,习万家之变,才能自创一家,乐师以辗转悠扬为功夫,诗人以天马行空的文字倾国倾城,这也是功夫……”。
我们大多惊叹于无招胜有招的莫测,殊不知那是学通了万招之法,习透了万家之变后的硕果。对于数学学习,我们可以说,习万题之法,方能从有招到无招;习万题之变,才能游刃有余、自创一家。
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说这样一句话:只有历经见招拆招的种种艰辛,方有无招胜有招的淡定与从容。我们练的是见招拆招的过硬本领,无招胜有招是我们的终极目标。那我们平时该怎样练就那见招拆招的本领呢?
见招拆招第一式:眼到。所谓眼到,即看到题目就能立即识别出它的题型。数学问题千千万,但基本题型和方法就是那些,眼到了,就能做到万题归一。出题老师就是那化妆师,大笔一挥,面目全非。因此,我们要学那人脸识别系统,看就看问题的本质!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基本概念和题型,切忌死记硬背结论,对推导过程不求甚解,而是要搞清楚它们的逻辑顺序,理解其本质含义。这样才能不被表象迷惑,直指问题本质,将各类新问题转化化、归为基本问题类型。
见招拆招第二式:心到。眼到之后,万题归一,对于基本题型的处理要做到心到,即对其解决方法和路径烂熟于心,有哪几种方法可以解决此类问题,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各自的优劣又是什么,对于此问题,我该如何选择。“心到”是以平时的不断积累为基础的,对于习题要总结,方法要归类、比较,要用心去悟,错题本、笔记本更是要不断的翻看、补充和归纳。
见招拆招第三式:手到。识别了题型,眼到了,选择了方法,心到了,眼明、心亮之后,“手”万万不可掉链子,书写要清晰,表达要规范,计算要准确,颗粒归仓。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认真、严谨的对待每一个习题,每一次练习。
见招拆招三部曲是一种模式,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模式,但也可以认为是解决其他一切新问题的模式:一、诊断,这是什么问题?二、选择,解决此类问题有哪些方法,我该如何选择?三、实施、按选择的方法流程解决此问题。
数学给予我们的不单是一些看似抽象的具体知识,还教会了我们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更指引着我们朝着科学和真理之路无尽的探索!
论对数学的理解
郦天歌 高三(3)
要论对数学的理解,对其方法的掌握,我是断然比不上各位老师和在场的大部分同学的。所以,请原谅我,仅以自己微薄的见识来谈谈对数学的感悟。
首先,学习数学的基础是什么?在我看来,是爱,是对数学坚贞不渝的热爱,换言之,便是兴趣。打个比方,如果说数学是被锁在房间内的宝藏,且不说你如何得到,但你若对着宝藏毫无兴趣,那你又怎么可能得到这宝藏呢?
因为热爱,所以才有了学好数学的资格,也正是因为热爱,才有了在学习路上不断前行的勇气。
我们不得不承认,漫长的学习过程就似一场苦行,苦行中,最次者叫苦不迭,半途而废;较次者以大毅力为依靠,艰难前行;最优者苦中作乐,一路高歌。而成为最优者的第一步就是兴趣。
兴趣的培养其实很简单。钻研出一道难题所带来的乐趣是巨大的,自恋一点,感叹一下自己思维的灵敏也无可厚非,寻求出一两种新方法也能让你感觉乐趣无穷。当然遇到挫折也没关系,毕竟挫折也不失为一种风景。
乐趣总是有的,数学也必然是有趣的。但这都有一个基本前提——你如何看待它。是思维的博弈,智慧的游戏还是无尽的任务,沉重的负担,这取决于你的主观意识,也决定了你在数学的道路上能走多远。
有了对数学的热爱,接下来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作为当代骄傲的年轻人中的一份子,我十分深刻地了解大家的创新意识,曾几何时,我也十分鄙夷那些成文套路,追求“自由之思想”与“独立之精神”。相信在场各位有不少都和我有着同样的想法与经历。
很多时候我们更愿意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题,而非已给的方法,所以很多同学都会问一个问题:“数学为什么要记笔记?”
对此,我想说的是,我们未免有些操之过急了,以至于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东西——套路。
你不在乎套路,就会陷入数学的套路中,可谓是因果报应。
说的俗了,这叫套路,说的高端一点,这就是规律。太阳东升西落是规律,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是规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来源于对规律的把握。对数学,这点也同样适用,只有掌握了数学内在的规律,学会了数学中的套路,不断练习,才能做到真正的创新,真正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所以,就这点而言,笔记始终是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步,题型方法的归纳整理本质上就是对规律的归纳演绎。
有了兴趣,有了方法,那学习数学还需要什么呢?
我常听人问“学习数学有什么意义?”的确,从表面上看学数学好象是没什么用,至少买菜是用不上二次函数的。并且我们所做的数学题也不是什么亘古未解的谜题,都是前人早就已经解决了的问题。
于是,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下数学的意义何在。
其实数学作为最理性的学科,它的目的就在于锻炼人的逻辑思维。取法乎上,老师们常说“如果你想考80分,那么你就只能考75分。”推及一下,如果学数学只是为了试卷上的那么一两百分,那也终将会为这一两百分所困。既然数学的终极目的在于锻炼思维,那我们就应该以此为目标去学习。于是,很快,你拥有了缜密的逻辑,发散的思维,宏大的格局,以及对于数学的驾轻就熟。这时,再回头来看试卷,你定会发现,无论题目千变万化,题型千般万种,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数学这门学科,从来都不是靠小聪明就能学好的,它需要的是大智慧,什么样的大智慧?始终如一的热情,贯穿其中的规律以及把握一切的格局。
最后,祝愿所有和我一样,仍在数学路上蹒跚前行的同学们,终能学出成绩,继续热爱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