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头版头条报道我校课程基地建设

文 / 洪超 责编 / 未知 2012-03-26 点击 7638

《中国教育报》报道南京十三中

 《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在2012年3月26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南京十三中把图书馆搬到教室,开展在大树下读书的活动。

 

咫尺天涯?亲密无间?

南京十三中:把图书馆“搬”到教室

 

 

 编者按

悬挂式的袖珍书柜,整齐排放着50本书,下课铃一响,孩子们涌到教室后面,兴致勃勃地驻足挑选。从本学期开始,南京十三中高一、高二年级每个教室后面多出了一个崭新的“书架图书馆”,里面摆放着25种必读书,每种两本方便取阅。其中既有《红楼梦》、《鲁迅小说全集》、《瓦尔登湖》,也有余光中《左手的掌纹》、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还有《科学发现纵横谈》、《乡土中国》……这是南京十三中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而开出的“50本必读书”。在教室里配置丰富的图书资源,基于教师们对从教室到图书馆之间距离的思考:从教室到图书馆这段距离,在不少孩子心目中,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咫尺天涯。

  如何缩短这段距离?领衔江苏省语文学习实验课程基地建设的南京十三中语文教师洪劬颉从观照学生阅读现状出发,介绍了南京十三中营造积极阅读生态的探索。

 

语文教师要大声喊出“与我一起读书”

中学生阅读的现状可以用“有闲不读书,无聊才读书,尽读无聊书”来概括。这一结论是我在十年前带领学生做过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得出的。

学生不读书,语文教师难辞其咎。语文教师不读书,即使读也只是设计成题目,肯定无法对学生的元典阅读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引导。应试的压力也使得教师不读书、或自己读书却不敢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或无端干涉学生课外阅读“闲书”而有了一个似乎冠冕堂皇的借口。

但无疑学生是需要阅读的,由于缺乏必要的引领,他们只好把自己的阅读兴趣集中在休闲式、消遣式阅读上。读书,时尚阅读固不可少,但是经典阅读不可替代。但在教育的现实语境中,多少教师无奈地把孩子的目光聚焦在习题上。可以说,各种训练题、模拟题所选的文章(段)都是名家范作,但是经过琐碎肢解的训练必然使孩子丧失对语言的敏感,甚至会产生厌恶感。学生在接触优秀文本的时候,却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进入,实在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情。问及当今在文坛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作品,学生往往一脸茫然。对于传统的经典作品,可能也只是在小学里读过的故事梗概之类的缩写或者连环画。真正到了能够读懂的时候,却往往因为故事都知道了,而不愿意再花时间阅读。

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去思考:我在学生的读书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孩子不读书,或读了不好的书,关键在于教师没有作好引导。所以,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要大声说出:“与我一起读书!”教师跟学生一起“构建自己的阅读史”:既是自己阅读的历史,也是自己阅读的书籍的历史,更是自己通过阅读而成长的精神史。

学生阅读生活的构建,语文教师必须在场。如果学完《边城》(节选),学生没有兴趣去读一读才8万字的全本;学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学生没有冲动去阅读伯尔的其他作品;学完《林黛玉进贾府》,学生没有愿望去翻一翻《红楼梦》……这堂课的设计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不成功的。学生只有在阅读之后,才能学会自觉地淘洗和遴选书籍。

所以,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校园阅读。推荐学生读经典,读元典,倡导安静的校园读书生活。如果在中小学阶段就埋下一颗爱读书、会读书的种子,那么他的人生从此将变得与众不同。经典是什么?卡尔维诺说,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在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就像每一次经验,都会增添独特的滋味和意义。读一部伟大作品,是一种极大的乐趣。因为经典作品积淀了人类的智慧,可以持续启示人们对文化价值的重新理解,这也是经典能够代代相传的原因。

带领学生营造积极的阅读生态

南京十三中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都要阅读至少5本书,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习方式,积极营造学生的阅读生态。十三中必读书由来已久。从2000年开始,语文组就推出了“20本必读书”,并且不间断地开设《20本文化城砖》的必读书目微型课程,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书目选择遵循“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现实成长和未来需要,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对课本有益拓展,视野开阔,贴近经典,体现了适合学生的教育这一新趋势。

高一围绕课本,适当拓展,与课文的贴合度很大。例如教材有《红楼梦》节选,有鲁迅、梭罗、余光中、史铁生、汪曾祺、刘亮程、利奥波德等作品,学生学习这些作品之后,可能会对作家作品或作家本人感兴趣,那么,在教室里就可以借到他的作品集,与经典“零距离”接触。

高二年级适当增加了文史哲类图书的分量,尤其是科学人文类书籍。这些图书多具有思维的撞击力,一旦阅读,将会带来强烈的思维冲击,从而获得一种新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对人生发展空间和方式有一种新的思考,完成“自然而然的人生造型”。例如《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这本书讲的三个人是三个不同领域的“巨头”,在一般人的视野中,不会将这三个人联系起来比较。但是杰出的天体物理学家却从“小异”中看到“大同”,阐述了科学研究及科学创造模式,所阐述的观念和过程,就犹如一场惊心动魄的探险。这样的书不仅仅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冲击,也是一次美学的熏陶。此次的书目对原有必读书目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让学生与经典书籍“比邻而居”

把图书馆“搬”到班级,与经典比邻而居。为每个教室配备书柜,小小书柜成为教室里的一道风景,也成为学生课后生活的流连之地。每个学校都有图书馆,离教室也就不到百米,但穿过这百米的学生又有多少呢?很多孩子往往只是刚入校时,凑热闹进去借几本书,一旦功课紧张起来,很少再走进图书馆。从教室到图书馆这段距离,在不少孩子心目中,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咫尺天涯。近在咫尺的几十米却远如天涯,原因就在于孩子们并没有把读书当作人生里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来看待。把图书馆搬到教室,就是变“从教室到图书馆”的“咫尺天涯”,到“天涯若比邻”,与书为友,与经典比邻而居!

原来南京十三中每周有一节语文阅读课,学生到阅览室进行阅读,这一做法坚持了近十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书在阅览室,一周才能读到一次,加之受制于课堂有限的时间,学生一个学期才能读完一本书。而现在,图书进教室,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始阅读,而不仅限于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学校还开设了《红楼梦导读》等多门课程,便于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每个班在每节语文课前开展“我的阅读史”的“课前五分钟”演讲,介绍自己读过的书,分享自己阅读的乐趣。

图书直接放到教室里,怎么管理?我们采取自荐和推荐的方式选举出班级图书管理员。每个学生都有义务管理图书,这不仅仅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诚信教育的一种有益尝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