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从理念走向实践

文 / 汪瑞林 责编 / 屠桂芳 2018-01-12 点击 7099

“立德树人”从理念走向实践
——2017年课程与教学改革发展的五个关键词
 汪瑞林
 
禹天建 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2017年,对于中国基础教育而言,是充满正能量、催人向上的一年,也是迈开大步改革创新的一年。这一年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文本解读走向实践探索,高中新课标完成修订呼之欲出;统编三科教材(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正式走进全国各地中小学课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第一次有了国家层面的《指导纲要》;一个包括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相关机构组成的大德育体系雏形初现;以单元设计、主题整合为特征的深度学习,让学科教学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助力……

    深入分析一下不难发现,这些政策和改革探索的背后,有着共同的目标指向,那就是从单纯重视知识的学习,走向价值观教育;从传统的学科教学走向综合育人、活动育人;从孤立的德育,走向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从知识学习走向培养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课程与教学的一系列改革,与十九大精神是高度契合的,也是对“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价值终极追问的回答。

    核心素养

    2017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依然是不可回避的热点话题。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报告自2016年9月正式向社会发布,争议之声从未停息,但是这一概念,包括与核心素养相关的理念,却在嘈杂的背景中逐步深入人心。

    有争议是正常的,一点“杂音”都没有反而不正常。争议有利于在理论上廓清认识,在实践上明确方向。谁都不能否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从对知识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这是全球基础教育改革的共同价值追求,也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

    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引的课程及教学改革,明确了学生应具有的适应终身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开启了素质教育的新阶段,也是对《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一纲领性文件的细化落实。可以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将在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深度影响基础教育的改革走向。

    在过去的一年中,核心素养依然是我们浓墨重彩报道的重点,只是侧重点有所变化——如果说2016年重在进行文本解读,让广大教师校长理解“什么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那么2017年则是深入探讨核心素养的相关问题,比如:如何开展核心素养的评价?教研员应该具备怎样的核心素养?STEAM教育如何对接核心素养?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教与学的过程?各学科如何凝练学科核心素养?等等。同时,我们继续通过“聚焦核心素养·教改先锋”栏目,报道了常州湖塘实验小学、成都盐道街中学、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等学校核心素养理念校本化、将核心素养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典型经验,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个富有时代感的新名词,但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相关理念源远流长。中国近现代以来的许多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丰富、鲜活,超越时代,为我们今天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供了启示,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我们需要通过“回望教育家”来汲取他们的智慧。课程周刊特约原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撰文,连续以较大篇幅和重要条位,阐释了陈鹤琴、陶行知、叶圣陶、斯霞、李吉林5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与核心素养的内在关联及对于研究核心素养的意义。这组文章视角独到、分析透彻,刊出后在学术界产生很大影响,可谓填补了核心素养研究的一个空白。

    总的来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处在刚起步的阶段。可以预见的是,凝聚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新修订的高中各科课程标准,经过千呼万唤,很快将与大众见面,我们将继续关注并跟踪报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017年10月30日,中小学教师期盼已久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正式颁布。这是基础教育课程建设方面的一件大事。

    “综合实践活动”是本世纪初设置的一门课程,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都要开设。

    这样一门十几年前就已经开设的国家必修课程,何以到今天还要出台这样一个《指导纲要》?原因有二:一是从现实状况看。记者到基层一些学校采访调查,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没有教材,也没有专门的教师,很多学校不知道这门课该怎么上,或者将其理解为一般的学生课外活动。再者,因为与升学考试无关,学校不重视,在一些学校已经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二是从改革育人模式的需要看。当前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各学科单纯讲授知识的方式和各自为政的状态,强调综合育人、活动育人,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学习,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是一个很好的育人载体,但是其重要意义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其重要作用没有体现出来。

    《指导纲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跨学段性质,为便于操作,《指导纲要》在提出总目标的基础上,具体分为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方面,突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价值体认与践行,并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分别提出了各学段的目标。

    课程周刊提前策划,在《指导纲要》颁布后,迅速刊发了中国教科院院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成尚荣,天津中学原校长国赫孚等专家的解读文章,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核心目标及中小学如何践行落实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个样子”,对于基层学校而言,最直接的莫过于给他们一个学习的榜样、借鉴的模板,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这类没有教材、没有指定教学内容、没有专职教师的课程而言,更是如此。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长申继亮在一次媒体交流会上,就曾拜托相关媒体“多发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得较好的学校案例”。

    为此,课程周刊专门开设了“聚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案例”栏目,从已经见报的几个案例,就可以看出其典型性和编辑遴选时的用心:南京孝陵卫中心小学“全经验”学习实践课程告诉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该从儿童的生活实践出发,应选择那些对儿童成长有着重要影响的活动设计主题,从生活经验上升到自然观、社会观、历史观、生活观,最终指向核心价值观;贵州遵义市文化小学的“小红军”实践活动课程,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这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强调的“价值体认”是高度契合的;南京市淳溪中心小学的“老街文化寻根之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滋养,充分整合利用校外资源来建设课程……可以说,这些案例,都具有方向性的引领作用。

    随着《指导纲要》的颁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会得到应有的重视,政策的指引,必将激发学校的创新活力。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有很多问题,比如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如何更好地整合利用其他社会团体的资源、如何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统编三科教材

    2017年秋季开学,全国各地义务教育一年级和七年级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这三科,全部采用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教材,新疆及部分地区开始在二年级和八年级使用统编新教材。从2012年启动,历时5年编写的统编三科教材,正式走进课堂,进入使用阶段。

    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三科教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材建设,2017年专门成立了国家教材委员会,统筹指导管理教材工作。三科教材意识形态属性强,有其重要而特殊的育人功能。对三科教材实行国家统编、统审、统用,有利于更好地强化国家意志、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宣传三科教材的重要意义,以及指导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用好三科教材,是课程周刊的责任和义务。

    2017年10月,本报记者跟随教育部教材局及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行10余人,深入新疆进行统编三科教材使用情况调研,深入多所中小学课堂听课,听取教师、教研员对统编三科教材的意见。调研中我们发现,基层教师对于新教材给予了较高评价,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各地的教育水平、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在一些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教师对于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还存在困难;一些教师还停留在机械地“教教材”的层面,不会灵活地“用教材教”。由此可见,加大统编教材及教师相关培训、总结交流三科教材课堂教学经验,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也是统编三科教材用得好、见实效的保障。

    课程周刊在教育部教材局的指导下,围绕新教材培训做了系列报道,开设了“新教材教学札记”栏目。使用三科教材的教师们踊跃投稿,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现身说法,讲述他们对新教材的理解和创造性运用,以及他们在课堂教学方式上所作出的微创新。这些来自一线、还冒着热乎气儿的鲜活经验,很受教师欢迎。新的一年,我们还将继续刊发此类文章,并深入探讨三科教材使用中的一些问题。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2017年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热词。新课改着力推进课堂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加强对“学”的研究势在必行。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如何开展探究性、研究性学习?从2013年开始,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就组织专家围绕深度学习,设立专门的教学改进项目,对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实践策略和途径进行研究,在基本理论、单元教学设计、项目研修模式、学科指南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目前已经编制出义务教育阶段10个学科的教学指南,并在全国12个该中心的课改实验区、94所学校中进行实践。这个项目的参与者既是研究者又是实践者,他们目前已创造了160多个优秀的教学实践案例。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何让项目外众多的学校和教师也能学到深度学习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本着引领、分享的初衷,课程周刊推出了“聚焦深度学习”系列报道,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撰写了总述性的《以深度学习释放课改红利》,站在全局的高度,阐释了当前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推动深度学习的意义,随后我们分别约请小学、初中10个学科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组组长或核心成员撰写文章,详述各个学科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推进深度学习的具体教学策略。这些文章深入浅出,焦点集中,操作性强,深受一线学科教师的欢迎。一位基层教师来信说:“虽然写文章的都是大学知名教授,但是内容很接地气,可学、拿来就能用。”

    作为深度学习教学改革最重要的推进者——教师,他们在深度学习研修、教学过程中有何收获,有何感悟?受版面和时间限制,这方面没有得以呈现,今年课程周刊将继续关注深度学习的话题。

    德育工作指南

    2017年8月17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南》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国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实际,突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学段特色,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体系、内容安排、实施途径与要求以及组织实施等6个方面,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指南》阐明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价值方向,总结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优秀经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针对性。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在领头位置)、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口号提了很多年,但是为何很多教育专家、校长和教师还是感觉“德育弱化”?这说明,光有思想意识上的重视还不够,还要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如何重新认识新时代的德育内涵?如何创新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如何为德育提供合理的组织保障?如何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德育体系?围绕这些问题,课程周刊集中刊发了北师大教育学部石中英教授、东北师大教育学部林丹教授、华中师大教育学院德育所杜时忠教授、北京市教科院耿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程方平教授等10多位专家的解读文章,从不同侧面,对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关心的、疑惑的问题进行了解读和阐释。

    在学校层面如何进行德育工作的创新?很多学校用自己的行动作出了示范:清华附小将《指南》的要求具体化为成志教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本表达,通过“1+X”课程体系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融入教学,通过“大数据+关键事件”创新品德评价,以评价促激励,以评价促成长;杭州市天长小学创设形式多样的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交往中完成价值观的转变与升华;山东潍坊外国语学校通过品格教育让德育落地,通过“九化”——课程化、学科化、活动化、家庭化、榜样化、行为化、年级化、信息化、激励化,让学校德育焕发生机……这些生动的案例,为新时代做好德育工作、落实《指南》提供了学习的样板。

    如果说以上五个关键词带出的是5道营养丰富、搭配齐全的“大餐”,那么,2017年的课程周刊,还推出了不少风味独特的小菜——年初开始推出的“话说当年·我的高考”栏目,讲述老百姓自己的高考故事,翻开了读者尘封的回忆;“教育随笔”栏目,于日常教学、师生交往、谚语名言中见微知著,启迪心智,清新中带点麻辣;“特色课程”栏目虽小,却打开了一扇门,让人看到校本课程的丰富多彩,让人确信,鲜活的创新创造在民间,在基层……

    别了,或精彩或遗憾的2017;欢迎,充满挑战与无限可能的201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