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赤壁”
——一节公开课中的教育镜像
语文组 张小英
上一次执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还是在三年前,也是在冬季。
那时刚刚走上讲台不久,第一次有机会开设区级公开课。在磨课过程中,得到了王夫成老师和蔡玉瑛老师的精心指点。按照自己的想法试讲了一遍之后,王老师建议应该抓住这首词的题材,突出其作为怀古词的特点。经过一番推敲,最后确定以“怀古词”为主线,从三个维度(此时的风景,此地的故事,此刻的心情)拟定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此次授课,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整节课上下来,有几个地方引起了思考。
一、旁逸斜出的小意外
这次授课丰富了导入环节。先以林语堂《苏东坡传》中对苏轼的评价入题:“他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一个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民百姓的好朋友,一个酒仙,一个月夜的徘徊者。他是一个大文学家,一个诗人,一个新派的画家,大书法家,酿酒师,美食家,水利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反对派,一个瑜伽术的修炼者,一个佛教徒;一个士大夫,一位政治家,心肠慈悲的法官,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至此,学生已经大致能够猜测出此人为苏轼,接下来请学生谈一谈他们对东坡的理解。
此次借高一5班上课,早有耳闻这是一个活泼热情的班级,果不其然,刚刚提到苏轼,后排就有一群男生开始呼应,在他们的极力推荐之下,最后一排一位个子高高的男生站了起来,他说:“最开始我并不是很了解苏轼,我对他产生兴趣,是因为语文老师提到过他有三个妻子……”话还没说完,就有人鼓起掌来,看来这个年龄的孩子们还是对文人的逸事感兴趣。我让他继续往下说,“第一任妻子是王弗,就是《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所写的那位发妻;第二位是王弗的堂妹王闰之,第三位是侍妾朝云。”没想到这位小朋友对于苏东坡的三段姻缘还真是如数家珍。眼看着整个课堂的画风要变,得赶紧拉回来,那就顺着这个孩子的思路往下引导:“那根据你的理解,三位女性之中,哪一位陪伴苏轼渡过了最艰难的岁月?”他略有沉思,“应该是王闰之。”“为什么呢?”“王闰之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在苏轼人生失意之时,与之同甘共苦。”很好,顺利过渡到了苏轼的黄州岁月。“你提到了一个重要信息,苏轼被贬黄州,人生失意,那我们今天就来读一读他在黄州留下的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看看他的内心发生了哪些变化。”
二、书声朗朗可走心?
接下来进入到了课堂的第一个环节——自主朗读,整体感知。此部分通过俞文豹《吹剑录》中的一段文字“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引导学生自主朗读,鼓励学生揣摩语气、停顿、重音、起伏,并适当加上动作,借助于声音,进入文本的内核,把握千百年前站立于赤壁江边的苏子的心情。在这一环节,几个男生积极踊跃,朗读声情并茂,但总感觉还少了些味道。慷慨有余,而旷达之味不足。
要真正把握苏子的心情,还要借助于三条路径——第二环节“品读探究,赏析文本”。该环节从标题“怀古”二字切入,引导学生关注词中书写的“此时的风景,此地的故事,此刻的心情”,紧紧扣住这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首先让学生从词中找到标志作者视角变化的过渡词,分别是“遥想”——从眼前的赤壁之景转向历史人物故事、“故国神游”——从古人转向自身。这样一来,整首词的书写脉络就清晰了。
接下来用几个问题环环相扣:1、上阕哪些字句最能表现赤壁特点?加以分析。2、试着修改一下原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我们能否把“公瑾”换成“周郎”,把“初嫁”换成“出嫁”?3、词中云“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苏轼为什么独独对周瑜情有独钟?4、探究:“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一句当中包含了怎样的情感?是潇洒超脱,抑或是沉郁悲凉?
经过这几个主干问题的点拨,学生在自读、讨论的过程中渐渐明悟:苏轼此时已经47岁了,他被贬谪到黄州,游览赤壁美景,如画江山,肯定深深感到特别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想想人家周瑜,在三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名垂青史,已经立下赫赫战功。而自己还可能如周瑜那样吗?想到这,肯定心境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然而苏轼之所以为苏轼,可贵之处在于他的悲是“悲而不伤、悲而能壮”的。我们说在他说身上集合了儒释道三种精神,此刻佛教的人生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他能够在苦难的人生中寻求到出口。正如《赤壁赋》中主客对话,最终苏轼找到了情感的平衡点,将自己融入到自然之中,得到暂时的解脱。“酹”这一个动作便可看出,苏轼将自己心中之烦闷洒向江月。周国平的这样一句话,或许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苏子的胸襟:“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成败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至此,再让学生朗读全词,孩子们慢慢地从一味高亢转向腾转起伏,有面对壮赤壁时的浩然大气,有忆往昔英雄人物时的慨叹,更慢慢体会到“人间如梦”之后“一尊还酹江月”的洒脱况味。对比课堂开始时的朗读,此时读书声中的低缓、迂回,乃至渐趋沉静,却有了更感动人心的力量。
三、美,可以预约吗?
整节课下来,按着预设好的流程一步步向前推进,过程很顺畅。但是,课后一想,却觉得少了些回味,少了些印象深刻的镜头,少了些不能自已的激动。相较之下,三年前的课堂反而印象更深。至今犹记得在高一4班最后一次试讲的情景,在第一个朗读环节,那个皮肤黝黑的女生慷慨激昂地演绎了这首词,她因激动而颤抖的双手,课堂上爆发出的掌声还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课后,一位斯文羞涩的男生指着我的板书说道:“老师,你这里的措辞可以换一下,这个‘阔’字重复了,可以换成壮阔、雄伟、旷达。”言犹在耳。
如今,细细想来,学生早已摸透了老师开设公开课的套路了吗?他们似乎已经掌握了老师们公开课的表演性质——当教室的后面摆上了小板凳,当一个陌生的老师走进课堂,当这个老师开腔说出第一句导入语,他们早已心领神会:老师的表演要开始了。而善良体贴的学生则会竭力扮演起一个乖学生、好学生的角色,极力配合老师去完成这一场“课堂戏”。又想起,前年学校招聘新老师,前来应聘的老师借我的班级试讲,班长马行知早早地充分预习了课文,拿着圈点勾画得密密麻麻的讲义,前来询问问题的场景。这个善良的孩子唯恐自己回答不上老师的问题,影响上课的效果,影响一位陌生老师的求职路。他的善良令人感动,而这感动,不禁令人深思。我们需要完美无缺的课堂吗?课堂的精彩瞬间,师生的美丽故事,是可以预约的吗?
上月月底,前往无锡参加省优秀课评比观摩活动,评课人张克中老师的几句点评,让人警醒。他认为有些语文课(特别是公开课)预设过多,有的课堂甚至过于完美,而缺少出乎意料的真实。是啊,被磨过多遍的课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都是精雕细琢的,缺少了来自学生的生成,学生的困惑、表达都是被预料过的,而这预料与假设却总免不了主观性和教师中心论,于是乎,活泼的课堂很可能变成教师的戏台,变成各种资料的放映厅,变成他者思想的跑马场。张老师的点评直击目前公开课课堂的弊端。
那么,如何还原生活的真实场景,回归日常的课堂情境,让情感经由学生自己的体悟逐渐渗透进去,让思想从孩子们的心底生发起来,让语言从他们口中自然地流淌而出,这些恐怕都是我们青年教师需要持久思考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