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应是一种沉浸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
语文组 杨贝贝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词当中最具影响力的经典名篇。有学者曾经运用统计学原理发现:从宋至今,无论是在千年历史动态平衡中,还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影响力都超过其他宋词作品。而《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为豪放词的代表作也一直是中学生的必学篇目。但作为一名女老师,我感到很难通过范读完美展现诗歌原貌,而如何通过精准的引导带领学生沉浸于其中且不让细碎的解读破坏学生对诗作的整体感知始终困扰着我。我在反复研读文本和研究现有课例的基础上完成了教学设计,并在高一7班进行了课堂教学。在这之后,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我产生了两点思考。一是教师应用精准的点评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诵读。二是在解读“多情应笑我”这一诗句时,不应简单罗列苏轼与周瑜的基本情况并对此进行对比,否则会割断文气,造成学生对诗词内容和诗人情感理解的错位。
一、用精准的点评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诵读
诵读,是古诗词教学中永不过时的教学方法。诵读,并非简单地字正腔圆的朗读,要“口到”,更要“心到”。想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诵读沉浸于诗词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范读感染学生,二是让学生自己诵读出词作的风貌。
在范读方面,我为学生放映了一位名家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视频,但这节课是第8节课,学生又刚刚跑完操,上课之后不能迅速进入到古典诗词的意境当中去,在听名家诵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都聚焦于朗诵者陶醉的表情,我想,今后语文的名家诵读还是应以音频为主,防止学生注意力集中于其他。
在让学生自己诵读时,我的点评略显简单,反复强调要读出豪放词的感觉却并未针每句词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强的引导。本词从整体上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但词作的感情是流动的,句与句依旧有细微的差别。例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展现了波澜壮阔、雄奇壮丽的景象,因此在诵读时要语调激昂,情绪饱满,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还要重读几个动词与形容词。但当读到其后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时则应适当降调,使之轻柔。再例如词末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要读出词人心中惆怅感,而紧接于其后的“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则要读出旷达洒脱感。
下次讲《念奴娇·赤壁怀古》,我设想让诵读贯穿整节课并将教学内容全都融入对学生诵读的点评中。例如,如果学生诵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不到位,我就在点评中趁势引导学生思考“眼前之景”的特点并赏析这三句中最能突出画面感的词语,最后提出诵读指导:应语调激昂,适当重读那些最能突出画面感的词语。
二、避免简单化与碎片化的文本解读
在赤壁思历史人事,苏轼想到了三国时期的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几句极写周郎的年轻得意、英俊潇洒、从容儒雅、指挥若定。在引导学生理解接下来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时,如果从年龄、外貌、职位、际遇等方面简单罗列苏轼与周瑜的基本情况对比,虽然足够详尽,但这些都是在用世俗的眼光,从功利的角度去比较苏轼与周瑜,结果就变成处处失意的苏轼像市井中人一样艳羡英俊潇洒的周瑜身居高位、建功立业且有美女相伴。这样的解读很容易造成学生对于诗词内容和诗人情感理解的错位。事实上,苏轼的人格魅力恰恰体现在其超越一般市井中人的洒脱旷达上,苏轼曾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说,“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在黄州写下千古名篇《赤壁赋》与《赤壁怀古》,写下“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甚至将“价贱如泥土”的黄州猪肉开发为国民大菜“东坡肉”。在惠州,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在宋朝的蛮荒之地儋州,苏轼“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纵然被贬,苏轼亦能以其旷达洒脱求得心灵的宁静。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这样评价苏轼,“他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一个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民百姓的好朋友,一个酒仙,一个月夜的徘徊者。他是一个大文学家,一个诗人,一个新派的画家,大书法家,酿酒师,美食家,水利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反对派,一个瑜伽术的修炼者,一个佛教徒;一个士大夫,一位政治家,心肠慈悲的法官,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这样的苏轼怎么可能像一个悲戚的寒酸儒生那样去艳羡周瑜呢?“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与其说是苏轼的羡慕,不如说是苏轼的钦佩。“笑”是自嘲,而自我解嘲的人一定是看开了的人,一定是通脱旷达之人。
作为一位年轻老师,我时常反思自己的文本解读是否到位,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稚嫩,但我相信,钻研与反思会让我成长。我也相信,下次再讲《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会更加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