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宋媛媛“行知杯”教学反思

文 / 张小英 责编 / 张小英 2016-12-12 点击 5858

朗诵造境,方音出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

语文组   宋媛媛

此次“行知杯”教学大赛的选用篇目是选自必修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篇课文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篇目。如何上出东坡词的豪放气势是关键。而作为一个经验不足又是女老师的我,如何表现出豪放气势正是自己需要挑战的。在抽签之初,就有老师对一众年轻老师建议:在上课之前应该喝点酒。虽是戏称,但是足以见“豪放洒脱”方得东坡词的真谛。宋人就曾将东坡词与柳永词作比较: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因此,这节课我将重点带领学生品味东坡词作的豪放洒脱。

一、以朗诵贯穿课堂

记得以前在一次《离骚》公开课的时候,前辈老师就给我建议,建议诗词教学要多注意朗诵,让学生在朗诵中体会到作者的或温婉或豪放的风格。之前的很多诗词教学中,我常常忽略朗诵,忽略带他们领略诗词的韵律美,只关注诗词的分析。因此,此次《念奴娇·赤壁怀古》我决定将以朗诵作为主要教学方法,贯穿课堂,辅以点评、讨论。

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同学们仔细听,说说谁读得最好。在朗读、点评的过程中,最让我意外与难忘的是这样一个胖胖的面带腼腆笑容的小丫头。

当时我请她来说一说:你认为谁读的最好?

她慢吞吞地站起来笑着问我:谁都可以吗?

师:当然!

学生慢吞吞地笑着说:我觉得我读的最好

她小小的温柔的声音像是在教室里投下一颗重磅炸弹,同学们顿时炸开了锅,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也让我无比的意外也感到无比的惊喜,难得有同学能够自告奋勇的为大家展示。但是,眼前站在我面前的明显是个柔柔弱弱腼腆的小姑娘,她能读出东坡词的犹如横空出世一般的豪情壮语吗?我与同学们都拭目以待。几秒钟的酝酿之后,小姑娘开口一句“大江东去”,洪亮清脆,铿锵有力,绵延舒展,仿佛滚滚长江东逝水的画卷缓缓的铺展在眼前。小姑娘的表现果然不同凡响,惊艳了在场的所有同学。朗读结束,同学们禁不住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小姑娘的那份自信与从容让我深深的难忘。

在对小姑娘的点评中,一位男同学的点评同样不俗。

这位男同学这样评价:她读出了那种磅礴气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样的文字和她浑厚有穿透力的声音相结合,相得益彰,听了之后,不仅有画面感,还有听觉上的惊心动魄的美。“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她又读的深沉缓慢,我感到这不是一般的气壮山河,还有一种悲凉、惋惜,惋惜古往今来众多豪杰都被历史湮没,就像那滚滚东逝的长江水一去不复返。

这个同学的精彩点评同样博得大家的热烈掌声。他的细腻的情思,优雅的表达同样令我难忘。

其实这位同学的所体会到的“悲壮”正与下阙中苏轼的情感相暗合。在下阙,苏轼由眼前之景坠入封尘已久的历史之中,想起了年轻有为的周瑜。自己的衰老、官场失意、命途多舛都与当年的周瑜形成鲜明对比。但是那又如何呢?联系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言:“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因此,纵然苏轼心中多有不平,但是念及此也就都释然了,以浊酒一杯浇胸中之块垒,也是以酒酬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还有那古往今来的众多豪杰。因此在点评的过程中,同学们就已经讨论分析出最后一句“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所蕴含的情感:有不平之意,但是不消沉,更多的是使然、洒脱、旷达。

这件小插曲也让我深深的明白:(1)只要敢于放手让同学们尝试,为学生提供一个勇于展示的舞台,他们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2)点评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分析、讨论,甚至是辩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本会越辩越清晰明了,文本中的众多问题也会随着讨论的深入迎刃而解,也就不必单独辟出一块时间抛出问题、解决问题。相比于我平常教学中直接主动告知学生答案,这种交给学生点评的方法大概更能够让他们信服,更能够获得他们的情感共鸣吧。

二、将方言引入课堂

在教学设计中,我希望朗诵能够贯穿课堂,但是单纯的个别朗读、齐读可能还不能激起同学们的兴趣。于是我想在这节课中引入方言,鼓励同学们用方言朗诵这首词,如果能有同学会四川话就更好了,因为苏轼是眉州眉山人,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可惜的是班级中并没有同学会四川话,因而这一次决定让同学用南京方言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加课堂趣味性。这无论对于我还是对于同学们都是一次很有意思的尝试。我想,用方言背诵古诗词不仅可以让同学们印象深刻,而且可以更有利于体会诗歌的平仄吧。因为很多古音保留在方言中。

在尝试的过程中,大家热情高涨,严肃的课堂一下子活泼热闹起来,但是朗诵起来又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当一个男同学率先站起来用南京话朗诵时,刚一开口,便引得同学们捧腹大笑。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引导同学们仔细听,去关注在南京话版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每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有什么特别之处。同学们发现最后一个字都是入声,这比普通话读起来更押韵。

我觉得课堂应以普通话为主,但是适当的方言教学可以活跃气氛,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强化他们的记忆。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在一次讲座中回忆道,因为母亲是常州人,自己至今还记得年少时用常州的乡音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节课有收获,有感触,也有遗憾。遗憾首先在于因为在前半部分个别朗读、点评耗费太多时间,导致后半部分时间不足,最后没能听网上的配乐朗诵,一些有助于理解东坡情感的课外资料也没来得及补充。第二,也许是沉浸在学生的精彩表现中,而忘记板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