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赛课的课题是铁及其化合物的复习课,在高二年级上课,上课的对象是即将参加2017年学业水平测试的学生,因此,拿到这个课题以后,我首先查阅了《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以便对本节课的考试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据《考试说明》,本节课主要测试内容为: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了解铁与O2,水,酸、盐等物质的反应;了解常温下,铁在浓硫酸、浓硝酸中的钝化现象。了解氧化铁与酸的反应,氢氧化铁的受热分解;了解Fe3+的氧化性,认识Fe3+和Fe2+之间的相互转化。这部分内容测试要求为B等级,即达到了解、认识、能表示、辨认、区分、比较的层次。另外一个考点:学会Fe3+的检验方法。要求达到D等级的要求,也即达到应用、设计、评价、优选、使用、解决、检验、证明的层次。综合考虑了本节的考点,我采用了课堂提问,由学生逐步归纳总结相关考点,将相关知识点织成网络,然后辅以习题巩固的教学策略。通过认真备课,感觉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现对本节课做总结如下:
小高考的复习不同于普通的新课教学,不需要大段的知识背景的铺垫,要做到目标明确,有针对性。也就是说,本节内容考试要考哪些内容,我们就去复习哪些内容,对于考试没有要求的知识点,就没必要再去浪费时间扩展。一旦明确了考点,再总结近几年这些考点的重点考查题型,然后针对这些考点让学生进行演练,这样才能提高复习效率,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
学业水平测试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往往不是对单一知识点的考查,往往会综合考查。因此,如果学生仅仅背过某些方程式并不能解决问题,因此在复习时,要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训练,将小的知识点综合起来记忆,做到点成线,线成面,面成网络,从而在脑海里形成一个巨大的知识网络,一旦看到题目,就会从中找到一条最佳的解决方案。所以,作为老师,在知识把握上必须大处着眼,对某一块知识,可先从知识分类上着手,对各类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如铁及其化合物可从单质铁、铁的氧化物、铁的氢氧化物、铁的盐四个方面展开讨论。另外,在复习中要加强不同类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同类知识内的纵向联系。如铁及其化合物复习时,横向上强调四类物质间的转化规律(除铁外,其余三类转化价态不变),纵向上突出同一类物质间的价态变化规律。这样处理教学内容一方面使课的知识密度得到加大,而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完善。
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化学实验,提高学生兴趣。
虽然是复习课,化学仍要具有鲜明的化学特色: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化学实验。因为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可使学生感到化学复习课仍然充满着新鲜感,从而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本节课在复习铁及其化合物时,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出发,比如厨房中的炊具等去归纳铁的物理性质。从铁被大量的广泛的使用引出铁的冶炼方法。让学生感到自己生活在化学世界中,从而觉得化学这门课很亲切;在课外作业中,布置了一道检验FeSO4药片是否变质及调查目前医院中治疗缺铁性贫血这种病的新药,让学生觉得化学与人类息息相关,学好化学可以造福人类,以及目前医药技术的突飞猛进,从中既进行了科学研究方法的渗透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本节课中对Fe3+的复习,通过精心的实验设计,让学生在观察多变的实验现象的乐趣中理解化学基础知识,并通过与思维定势的搏斗体会作为化学工作者应具有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运用问题适时激活学生思维活跃点,给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问题是打开思维、唤起想象的钥匙。本节课设计了多个问题,而且每个问题都有一定的递进性,这样的问题设计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具有连续性,能紧跟课堂节奏,使学生完全融入课堂,达到比较好的听课效果。如:在学生回答金属与硫酸的反应时,适时地提出是浓硫酸还是稀硫酸?如果是浓硫酸,在常温下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回答会发生钝化,由于部分学生会认为钝化就是不反应,所以紧跟着提出这个问题:钝化是不是就是不反应呢?从而引发学生继续深入思考。另外,问题并不是单独存在的,每一个问题都与前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或承接前面内容,或为引出后续教学内容,每一次提出问题后,都给学生充分交流的空间,在学生发言时,教师耐心地听取,不急于下结论,多次征求学生的意见,一方面了解学生的想法,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判断能力。但是课堂40分钟是有限的,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设计出既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又能充分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和问题,有待于继续探讨。
通过本次的赛课,感觉自己又成长了很多,尤其是听了其他几个老师的课,受益匪浅,使我更加关注学生、关注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氛围,体会到课堂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课堂,上课也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表演,而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一系列活动中,一同学习、一同成长的过程。另外,在教学设计上若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去审视,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之路还很长,我还需要不断学习,踏实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