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张苓“行知杯”教学反思

文 / 张小英 责编 / 张小英 2016-12-13 点击 7472

品味诵读中的豪放

——《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教学反思

 

语文组 张苓

 

诵读,就是背诵与朗读。用诵读的方式来学习课文一直是语文学科学习的一种传统方式。诵读有着悠久的历史,古称“讽诵”。最早见于《周礼》,郑玄注释“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对于诵读的作用,宋代朱熹曾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然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而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分析与研讨课文则更多的取代了诵读应有的位置。人们在忽视它的同时,事实上也是部分否定了其应有的价值。王力教授明确指出:“只有熟读一二百篇古文,然后感性知识丰富了,许多书本上所未讲到的理论知识,都可以由自己领悟得来,这样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才能真正地掌握了古代汉语。” 唐代的文学大师白居易“昼课赋,夜课书”,反复诵读“以至于口舌成疮”。中国现代文坛中的一些大家也曾经历过私塾诵读阶段学习的,正是这个阶段打下了他们深厚的语文基础。

鲁迅,这位中国现代文学的巨擘,幼年时代的文学教育就是以诵读为主的。那个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先生是很反感小鲁迅问“怪哉”的故事,而常常在书房里对学生们大叫着:“读书!”以至成年后的鲁迅仍能饶有兴致的叙述当年的所学篇目。这种简单而缺少互动式的诵读教学今天已被很多教师批判。只是读着鲁迅笔下那自己读书时微笑着仰头向后拗过去的先生,倒觉得十分可爱的。我想,亲爱的鲁迅先生也并不是对此种教法有万分憎恨之意吧。再加上《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词的代表。于是乎,我决定采取诵读(这里指朗读)的方式与学生一起研习本词,品味诵读中的豪放。

品味诵读中的豪放,一是抓细节,品味词作表层的豪放;二是抓内涵,品味词作深层的豪放。所以,在细节品味上,我采用先贴近《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一词作,从词作本身体会“豪放”之气。从上阕中的长江之景、赤壁之景,结合词作具体诗文的分析,探讨豪放之处。在学生总结之后,我分别挑选了词作中经典词句,采用个人朗读与集体朗读的方式体会苏轼在文中所包含的情感。这种先讨论后诵读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对文本深入的理解。当然,学生每诵读一篇课或一个文段中,教师都可以组织他们认真讨论,谈心得,让学生们把理解中所遇到的“疑”和感到的“知”,毫无顾忌地说出来,再让他们各抒己见,互相切磋琢磨,互相补充,互相完善,这样,“错误的”就自然得到纠正,“正确的”就自然得到证明。学生就能够从不知到知,从知其然到其所以然,其中的诵读更能真切的感知、体悟,从而加深理解。

在内涵把握上,我则抓住最后四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让学生探讨苏轼在赤壁之感。这一部分是全词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集体讨论与交流中所暴露的问题,也是教学的可贵所在。之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结合所学的《赤壁赋》理解了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于是苏轼洒脱的把这杯酒酬敬了千古不变的江月。这种内在的豪放,教师用集体诵读的方式来与学生一起体悟,让学生读出了排山倒海的气势来。这气势就是化在人骨子里的豪放,是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近代学者姚姬传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久而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外行也。”语文老师应引导学生植根于诵读,且要把诵读升华。也就是说,既要紧紧抓住诵读这一环节,放胆让学生去诵读,又要使学生不死读书,读死书,使学生通过诵读这途径去求“知”去获“知”。

    诵读教学是一门艺术。对于曾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优美古诗文,教师如何通过诵读教学,让这棵滋养我们先人的大树开出新的奇葩,在继承中发展,在传统中融入现代意识,更好地在培养人、教育人、陶冶人、美化人方面做出贡献,还须不断实践与探索。小鲁迅时代的先生的教学方式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既强调“读书”又适时的解释“怪哉”,以最有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为最根本目的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师个人的诵读示范的力度,不光只如小鲁迅的先生般自我陶醉,还要带动所有的学生在诵读时“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把文章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地传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叶圣陶),充分享受美文带来的愉悦性。那么,先生才能真正可爱吧。

教学经验的反思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做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这是波斯纳( G J Posner,1989)所提出的。他进而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因此,不断反思教学上的得失是一名教师得以迅速成长的必要条件。那么,这节课的反思将对本人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同时也可给同行一些相关的启示。

 

参考文献: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