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组任瑶《教学反思》

文 / 任瑶 责编 / 任瑶 2016-12-19 点击 8193

       中国曲艺艺术源远流长,公元前221年之前就记载过短小的叙事性歌曲,唐代有咏叙长篇故事的“变文”,宋有成熟了的诸宫调,明清至民国,全国已有曲种三百多个,其中除评书和相声外,大多有唱有说,或只唱不说,音乐性很强。曲艺与戏曲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在咏叙故事,不需粉墨登场,刻画人物只凭一张嘴来描摹。台上只要一个人或两个人及一张板凳即可演绎。所以在文化事业不太发达的旧中国,它有很广泛的听众,加之曲艺演员多用方言,音乐又源自当地民间,听众熟悉、热爱,市场更大。但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曲艺也同戏曲一样,不太景气。为了让学生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我选取了三段音乐性较强的曲艺音乐的唱段给学生欣赏,让学生体验曲艺音乐的魅力。

一、关于教学设计

内容选取

       本课的框架主要以曲艺艺术的表现形式为主,可分成以唱为主和以说为主两大部分,其中以唱为主的曲艺主要选取的是北方的京韵大鼓和南方的苏州评弹,从而区分两种不同的曲艺风格特点,以说为主的曲艺则以天津快板为内容,让学生感受其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内容的选取,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能认真聆听本课的曲艺音乐片段体验曲艺音乐的韵味。2能了解京韵大鼓、苏州弹词以及天津快板的艺术特点,掌握老七点的固定节奏。3在小组探究中能用音乐的表现要素说出京韵大鼓与苏州评弹曲艺风格的差异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京韵大鼓与苏州评弹音乐风格差异性的探究

      难点:用音乐的表现要素去分析两种曲艺音乐的差异性。

二、有关教学过程

导入

      在导入的部分,我选取了曲艺杂谈这一电视节目的主题曲,直接开门见山的引出课题。紧接着让学生总结你所看过的曲艺表演的共通性,让学生总结曲艺艺术的概念。最后给学生小结并介绍曲艺的历史来源以及表演形式的分类。

以唱为主的曲艺艺术

京韵大鼓

     播放视频《京韵大鼓》,问北方还是南方曲艺艺术,学生可根据方言判断为北方的曲艺,在视频播放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演唱者敲击哪两种乐器?有何伴奏性乐器?音乐的风格特点有怎样?待学生初次感受京韵大鼓的特点后再介绍其概念和作曲者,这样学生的感受会更深。请同学们欣赏另一曲京韵大鼓《丑末寅初》思考敲鼓是在何时?试着分析旋律与咬字吐字的关系。这里介绍了京韵大鼓在演唱之前常敲击的固定节奏型老七点:鼓鼓上鼓帮鼓合。教学生打击,后和学生一起合作,先打三遍老七点,紧接着教师演唱歌词,在唱的过程中思考旋律与吐字咬字的关系。范唱后先让学生上讲台先标出唱词的发生声调,紧接着教师放慢速度演唱唱词的曲调,让学生画出旋律线条。这时学生发现唱词的发音音调与曲调相吻合,有此引出依字行腔这一曲艺特点。

苏州评弹

      一开始选取的是综艺节目《我们来了》里面的苏州评弹的片段,思考为何地的曲艺种类以及曲艺名称?音乐的风格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音色,演唱风格上面讨论。然后引出概念。最后给学生出示表格:京韵大鼓和苏州评弹音乐特点的差异性,让学生分小组从流行地域、方言、伴奏乐器、音色特点、音域特点上进行探究。

以说为主的曲艺艺术

天津快板

      这里采用的视频为经典小品《台上台下》中的片段,让学生思考表演者手持何种乐器,这样的乐器在音乐方面有何显著的特点?欣赏完后,选取天津快板的一段词,让学生小试牛刀,然后教师示范并总结天津快板的特点,最后在快板和伴奏下全班一起说唱,将气氛推向高潮。

三、课后小结

      由于学生对曲艺知识了解甚少且兴趣不大,所以内容的选定十分的重要,不仅如此,里面的视频素材我也尽量选取平时生活中孩子们喜爱的综艺节目片段,从而减少单一的枯燥性。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引导学生去探究,少一点一味的填鸭式传授,教学重点难点处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明显,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两个京韵大鼓的视频欣赏有点内容重复了,以至于此处显得有些繁琐与啰嗦,这是我值得修改的地方,还有最后天津快板的体验,可不可以再细致一些?最后是不是还可以加入一些课堂评价等等。作为新教师的我,还需踏实地探究与钻研教材以及教学方法,认真分析,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让音乐课堂充满活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