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教师参加首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

文 / 曹勇军 责编 / 曹勇军 2012-04-10 点击 6719

 

语文组教师参加首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

        3月30日——4月1日,语文组曹勇军、洪超、邢诗薇、张苓、王娟五位老师老师参加了在江苏省靖江中学举办的首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本届论坛由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和《教育研究与评论》编辑部联合主办,为期一天半。

        活动第一天上午,在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教研员、省中语会秘书长朱茫茫老师主持的开幕式之后,与会老师听取了著名语文教育家、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主编洪宗礼老师、南师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王栋生老师和省教科院副院长、省教研室主任杨九俊老师的主题报告。

         洪宗礼老师讲座的题目是《用爱心和智慧打造塑人的课堂——理想语文课堂教学的十种境界》。这十种境界是:1.浸透着教育爱、师爱;2.蕴含丰富多彩;3.知情意行完美统一;4.富有教育智慧和灵性;5.严谨扎实又不乏灵活;6.课留思地,富有弹性;7.始终有新鲜感、新奇感;8.协调、和谐、民主化;9,序而有变,动静相宜;10.如话家常,平易朴实。并且他还指出语文理想课堂具备的四个条件:一是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观,确保教学过程的科学、合理。二是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修炼驾驭课堂的应对的能力。三是运用哲学辩证处理课堂的各种矛盾,避免走弯路,走极端。四是把握语文课程的目标,努力体现语文课的个性特点。王栋生老师就风格和当下语文教育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深刻而尖锐的反思。陆九俊老师认为风格上烙着时代的印记,它受特定的地方风土的影响,是源于心灵的音乐。而苏派语文主要呈现出厚重、灵动和精致等特点。同时他也提醒道风格不等于都是好的,处理不好会变成习气,尤其是青年教师不要满足于一味地模仿,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不断进行反思调整。

        下午,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江苏省苏州中学、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三位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曹勇军老师、黄厚江老师和唐江澎老师开设了《葡萄月令》、《黔之驴》、《问答之间》三课的名师示范课。

        曹勇军老师的《葡萄月令》寓巧思于平实,以学生为中心,将以散淡见长的汪曾祺的文章扎扎实实地教出了味道与深邃。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曹老师采取了长文短教的方式,选取了最能体现汪曾祺语言风格的三、五、八段进行鉴赏。在对文章有着极其细致和深刻把握的前提下,采用灵活多变方式,将朗读品味,写法探讨以及难点质疑相结合,带领学生充分实在地领略了汪氏散文独有的语言风格。并且在此基础上,曹老师还进一步揭示了文章语言风格背后所传达出的作者乐观知足、兴味盎然的人生情怀,给学生以思想上的无尽启迪。由表及里,由文及人,由一篇带一类,曹老师巧妙的构思,扎扎实实的教学获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课后三位老师分别进行了简短的微型演讲。曹勇军老师发表了自己对于语文教学的深刻的思考和体悟。他认为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种子应该播在课堂,好的语文老师是“天生”的——“一天天生长的”。而语文课应该上得“朴实一点”、“结实一点”、“老实一点”,要以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的,从少到多、从课内到课外、从书到价值观,一步步帮助学生茁壮成长。并且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课堂学习,它更是一个流程,教师要用完整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要用“语文的眼光”、“课堂的眼光”、“情境的眼光”来看待语文教学。

        黄厚江老师基于“本色语文”的理念提出要构建简朴的语文课堂,他认为真理都是朴素的,好课都应该是简单的。这样的课要求教学内容明明白白,教学方法简简单单,教学活动实实在在,教学效果实实在在。

        唐江澎老师就如何确立教学目标、关注体验性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如何在教学活动中精益求精等三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且深刻的见解。

        第二天上午,与会老师首先听取了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研究院成尚荣老师题为《风格——合唱声中独唱者的旋律》的主题报告,在报告中,成老师就为什么要形成自己的风格、什么是教学风格、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等问题,旁征博引、细致、系统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使人收获良多。

        最后是初、高中的分论坛活动,分别由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徐林祥老师和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魏本亚老师主持,与会老师根据本次论坛的主题进一步地进行了充分且深入的交流。                                                                   (王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