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的魅力——首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即感

文 / 曹勇军 责编 / 曹勇军 2012-04-10 点击 5597

 

风格的魅力

——首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即感

邢诗薇

 

        所谓教学风格大约是艺术的,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和谐与流畅,充满着感染力;是独特的,是一种个人的独特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和运用;也是实用的,是行之有效的课堂实践手段;更是稳定的,是历经长期的教学实践打磨的一贯追求。它的背后是教师独特的个性气质和知识结构,更是教师的自我教学素养和教学理念。

        春和景明之时,于小城靖江参加首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活动,聆听了曹勇军、黄厚江、唐江澎三位名师风格迥异的示范课,

        平和朴质之美——《葡萄月令》

        这是一篇朴质到极点的散文,浅文一定深教,曹老师的课由三个层面构成,首先由学生对文本的整体阅读感受入手,接着让学生理解月令的含义,激发学生说出自己喜爱的片段进行分析,在读上做足了功夫,诵读重点段落,在诵读的基础上品味语言,在感性体验中归纳文章语言“软熟、筋道、有劲儿”形成的原因:简洁的口语化短句、似断实连的文字,大俗大雅、活泼跳跃、充满诗意的情味,是一首“田园诗”。接着由文及人,引导学生发现朴素风格的主观成因,全文用一年十二个月的“月令”来写葡萄生长的过程,背后是一个热爱农事生活,洋溢着劳作欣悦的人。最后则由人及品,知人论世让学生体会到人与葡萄、与月令、与自然、与生命状态的融合,从中读出人的情感、胸襟和品格,一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用对农事盎然兴味和审美方式化解人生的苦难的乐观与豁达。

        曹老师最长之处大约不是形而下的术,他的课堂是很难见到多少所谓技巧,总是充溢着一种朴质的气息。曹老师最长之处大约是其对文本深入的独特解读,每每备课时他总是会把作者的相关作品再次仔细阅读,总是能在文字中多挖出一两个境界,开篇时似乎并不如何出色,然而却如品茶一般渐入佳境。究其根本,他多走的那一两步,一方面源于其丰厚的阅读积累和“读出一片,读出个性”的阅读方法,如他所言读法决定教法,要想教得好,自己必须读得好,每每备课总是重读大量相关书目,读出自己的理解、困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继而在引导学生一步步去探究。另一方面则是他对语文学科和文本教材的准确定位,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课堂学习,“下课铃响后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要把语文的教法还原到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中,让学生进入原生态的语文学习生活之中,优秀的作品不仅仅是阅读、写作技巧的范例,更是审美体验、精神滋养和人格示范。课后一位老师笑言,曹老师越发的像大师了,因为他的课上得很平和。现在的语文课承载的东西太多,课堂上人为附加很多东西,有一种浮躁的气味,看似花哨却空洞无物。只有让课堂回归常态,才会更多地想到这个内容该怎样处理会更利于学生的理解,那个环节该怎样安排才更符合教学规律。曹老师将常态课与公开课做一个较为真实、切近的结合,如他所说好的语文老师是“天生”的——“一天天生长的”,必须舍得在单篇教学上花力气,语文课应该上得“朴实一点”“结实一点”,“宁拙勿巧”,要以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的。看似平淡的课堂实质上是一种深厚的人文涵养和深刻的教学体悟的体现,是绚烂至极致转入平常后的从容自在和不疾不徐。

        本色趣巧之美——《黔之驴》

        初一的课文《黔之驴》。这是柳宗元的一篇知名度很高的寓言,看起来很浅,很薄,黄老师从题目和作者及寓言的认识导入课文,通过读来梳理古文翻译,接着从驴、虎、好事者三个角度来解读文本。在分析驴和虎形象时紧扣文本语句从其心理来启发学生解读动物,并启发学生用成语来归纳,或自创成语来归纳,让学生用第一人称复述故事内容加深学生对物形象的理解。然后比较文本题目,是《黔之驴》好还是《黔之虎》好,结合背景让学生悟出寓言的真正内涵,最后从好事者角度让学生悟如何做人并帮学生梳理所上内容。

        听过黄老师的几次课,发觉他是很喜欢读书的。指导诵读,是触发情感的有效手段,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体会,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揣摩作者的心境的空间,感受作品的韵味和气势,进入到作品的内层,受到熏陶、感染,产生审美的愉悦。文言文本绕不开的就是文与言的平衡,黄老师尤长于在诵读中不着痕迹地梳理古文翻译,在诵读中感知文本内在情绪,这次课上无论是学生的个别朗读,还是领读下的全班齐读都令人印象深刻。

        课堂上无论是提出探讨的问题还是富有创意的活动,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的阅读,是为了引发学生的问题。黄老师课堂教学是简单而本色的,环节清晰,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都是有效的语文活动。一篇寓言,三个故事,六个“成语”的归纳,是黄老师深读文本后的巧妙转化,更为有效地训练和提高了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和能力。让学生根据课文“以老虎或驴子的口吻”复述“这个故事”既指向对文章和形象的进一步理解,又指向想象与口语的表达,富有创意,很有“语文味”。语文课堂也是学生精神成长的沃土,这些富有创意的语文活动,都着眼于学生的思想成长,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而最令人欣赏的是黄老师永远简单明白,又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他的课总是如行云流水,轻松自然,让学生充分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课堂上总是充盈着一股勃发的活力。由此想见,生活中的黄老师大约也是充满活力,极有生活乐趣之人。

        机智创意之美——《问答之间》

        唐江澎老师的《问答之间》,是他《走进语言现场》这个专题的第三种课型。前面的两种课型过往听过,令人印象深刻,他的课堂总是新意迭出,难以掌控却操纵自如。先给学生分区编号,这是他的常规动作,看似细小,却是他结合学生学习现实的精心设计,如他所言在课堂上跟着老师进行积极思考的学生是很少的,相当多的时候他们处于一种思维游离状况,完全依靠学生的自我投入有时并不现实,老师总是习惯于让那些举手的同学起来发言,那些不举手的同学就不用回答,这样做是否就意味着老师默许那些学生可以不参与课堂学习,随机指定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位学生保持紧张思维的学习状态。接着分清角色入手,接着让学生对着人物照片提问,针对学生的提问来分析提问的优劣并强调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校正自己的提问,总结出提问技能的知识点。接下来比较温总理答中外记者时的记者提问来加深学生的认识。最后模拟大学生入学面试场面来考学生的口语应变能力,并用形象的“抽屉原理”指导学生如何让自己的表达有清晰的条理。

        最令人激赏之处在于其独到的教学目的和关注体验的教学方式。中国传统语文教学,强调的是书面语言的教学,再者现今语文生存环境恶劣,教师往往狭隘地忙于应试、忙于高考,演讲、倾听问答之类的训练,自然少有人重视,只是时常感叹如今的孩子不会倾听不会表达。唐老师《走进语言现场》系列课堂的教学目标乃至每个教学都能极准确地切中学生与教师的软肋。记得《白发的期盼》一课中,唐老师近乎锱铢必较地要求学生用耳朵去捕捉声音信息,去阅读声音文本,去欣赏声音文本独特表现力,然后用精准的语言来表达,让学生明白了一个似乎早就应当明白的道理:回答正确的前提是听清楚提问。唐老师的教学目标也极为明确,始终将这篇很感人的文本素材作为“听”的训练材料,没有刻意地利用某个教学环节实现文本的其情感目标,而选择在课后通过写作让学生把对文本内容的感受和思考表达出来。本次课上同样有直指学生弱点又极具创意的环节,如前几个提问对象课前学生已有所了解,而第四个人物选择了近日的话题人物刘路,学生课前并不知情,对此人物一无所知,唐老师适时地指出关注生活,关注现实的重要性,这个小小的设计实质上指向了现在学生的致命缺陷,缺乏开阔的生活视野,缺乏对周边世界的热情。最令人欣赏的是最后模拟自主招生面试训练学生的口语应变能力的教学环节,既联系了学生的现实的生活,又将学生平时一直存在的表达没有条理,思路不清晰,逻辑推理能力薄弱的问题极其直观地突显了出来。在活生生的话语场中,书面表达中尚可应付的学生立刻变得手足无措。学生对于自我展示的心理恐惧也被放大,这个活动体验是一个极好的让学生突破这种恐惧感的平台。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日常较为隐蔽的问题——表达过于自我,缺乏对象意识,也非常明显地暴露了出来,不注重场合,不注重身份,表达极不得体。当这些用这样的方式直接呈现学生面前时,他们才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有可能自觉地想出解决的方法。

        唐老师自学了朗诵学,因而他在课堂上总有一种强大的气场。口语训练的现场感极强,他的高明之处在于总能针对学生口语表达现状,随时调整更换自己的教法,善于抓住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机智地点拨,并进行合宜的示范,课堂调控能力极强,思维敏捷,有放有收,如行云流水。唐老师的课堂构建起了极具现场感的话语场,让每个生命去参与和体验有生气的语言,它是生命的原生态运动,是生命个体间的相遇和碰撞,是具体的生命的成长。

       后记:听完三节课如食饕餮盛宴,品各色风味。陌上花开时,踏春缓归,王勃有叹“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难免伤感,然归途见鸡鸣夹道樱花胜雪,便觉物难免消于形,神之美雅却于人心中得永恒,如第二日成老所言风格之源乃人之神格。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