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9日,张志勇(左一)、孙晓梅(左二)、孙云晓(左三)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E政录”演播室,围绕家庭教育热点问题进行深度探讨。本报记者 修伯明 摄 |
|
CFP供图 |
|
扫描二维码观看直播视频 |
“天下之本在家”,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台阶。针对近期网友热议的“熊孩子”背后的“熊家长”现象,3月9日晚,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孙晓梅,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孙云晓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E政录”,围绕父母如何尊重儿童权利、提高家庭教育素养以及社会如何提供专业支持和公共服务,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专访。
孙晓梅(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女子学院教授):
家风家教并非基因遗传,而是教育遗传。父母要重视榜样的力量,要用实际行动促使中国的家风、家教好转。
张志勇(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家庭教育重在德育,学校教育则为专业教育,要保持二者的边界,防止家庭变为学校的第二课堂,防止二者同质化。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
家庭教育的原则是儿童为本、父母主体、多向互动,父母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学习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
1.父母要了解孩子、反思自己
记者:现在网友常用“熊孩子”来形容那些年龄小、不懂事,又很缺乏教养的调皮孩子,比如有个10岁男孩因嫌窗外施工的声音嘈杂,便拿出小刀将工人安全绳割断,导致工人“命悬一线”;还有几个不到10岁的孩子把小区的54辆私家车当成了“画板”,用石头刮花。诸如此类的“熊孩子”,应该如何管教?
孙云晓:很多父母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小不懂事没关系,大了就懂事了,其实是错失了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机会。实际上,在家庭教育中,孩子10岁前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提高他的“道德智能”。10岁之前如果没有打好明辨是非的基础,10岁之后再校正就难上加难,孩子长大就会无视规则、是非不明。
张志勇:10岁是儿童道德发展关键期,这一阶段如果没有给孩子一个道德是非标准,不培育和唤醒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他的是非观就会缺失,这对他的整个人生将会造成很大负面影响。看待上述事件,实际上有两个视角:一是个人权利维护的问题,施工噪音使孩子无法忍受,所以他要制止,这就涉及如何教孩子在不侵害他人权益的前提下进行合法权利的维护;二是从监护人角度来讲,未成年人破坏他人的个人财产安全时,家长未尽到监护人的职责,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孙晓梅:孩子为什么会去割绳子、划车子?还有一个原因是孩子到户外玩的机会特别少,能量用不出去,所以用这样一种方式“发泄”。如果能隔一两个星期让孩子到野外走一走、跑一跑,或许就能避免他们的这种不恰当行为。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懂得儿童的身心发育特点和心理需求。
记者:大家都认为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漠视规则法纪、缺失公德素养的“熊家长”,但上网搜寻“熊孩子”的相关词条有将近一个亿,而关于“熊家长”的却只有46万余个,人们对“熊家长”所处的困局是否还认识不够?
孙云晓:“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长”,这是全世界青少年研究发现的家庭教育的共同规律。有些父母没有给予孩子应有的爱和保护,没有给孩子做榜样,甚至成了反面教材。成年人要反思自己,要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
孙晓梅:家风家教并非基因遗传,而是教育遗传,父母要重视榜样的力量。父母有良好的行为遗传,在言传身教中感染孩子,孩子就会那样做。我们不能空喊德育和家教,要用实际行动促使中国的家风、家教好转。
2.家庭教育亟待法律保障和专业支持
记者: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企业家“玻璃大王”曹德旺提出,希望国家为家长教育立法,让家长“持证上岗”;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吴正宪建议“把家庭教育工作提前到大学和婚前阶段”。晓梅老师一直在呼吁设立“家庭学科”,您认为这是解决问题之道吗?
孙晓梅:很多“熊家长”的案例均与儿童安全有关,每年都有10余万儿童因安全事故殒命。如果在中小学阶段开设儿童安全课,受过安全教育的学生,长大当了父母就知道带孩子去游泳要先看游泳池的深浅标志,作为公民就会注意到儿童的安全需要。比如商场围栏的玻璃上如果贴上黄色或红色胶带,色彩的警示作用就会提醒家长不要抱孩子靠近。
2012年我就建议在小中学甚至高中开设家庭学科,内容覆盖面要广,不光是家庭教育中的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还要引入建筑学,如老人迈多少台阶合适,穿衣服时人体距离桌椅多远合适,还有服装学,教孩子如何穿着得体,以及营养学,告诉孩子应该吃什么、不盲目恐慌添加剂等。如果家长没有学过这些知识,就会在不同程度上误导孩子。所以,开设家庭学科实属必要。
基层调研时,我曾给贵州的小学生讲过一堂45分钟的家庭课。讲课前让孩子画一幅画“我的家”,课后再让他们画一幅画。让我震撼的是,45分钟前后,孩子画的两幅画截然不同,他们变得特别重视家。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孩子,先画了一个男孩在荡秋千,妈妈在很远的地方看着他。后来问了老师才知道这个孩子是个留守儿童。听完课后这个孩子的画有草地、有树、有云彩、有太阳,还有爸爸、妈妈和孩子在特别温馨的房子里。可见,儿童心理和发展太需要父母的关爱了。
记者:近年来,家长“持证上岗”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世界上一些国家已把家庭课开到了中小学,我们的课程体系里有可能也有这样的内容吗?
张志勇:我们的教学体系中不能说没有这样的内容,但大多散落在科学课、思品课等课程中,有待整合成独立的综合课程。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教育改革的趋势在向着以人为本回归,以往很多不被重视的德育、体育及艺术等课程越来越被重视,这些课程的价值日益凸显,进入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和大学课程是必要的。我一直呼吁开设健康教育课,教孩子有关疾病预防、卫生、心理、营养及生殖、家庭和人身安全等知识,为孩子未来组建家庭、为人父母做准备。中小学课程不能仅仅围绕升学考试来运转,需要我们进行价值观、教育观和政绩观的反思,摒弃极端功利主义的教育观,为孩子进入社会做准备。
在整个现代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要。尤其进入互联网时代,学校教育传承知识和技能的作用在下降,道德教育、社会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地位在上升,家庭教育的价值更加凸显。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现代化需要整个社会教育现代化、家庭教育现代化作为支撑。用生态学的观点看教育,家长的教育素养越来越重要。我们的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只要我们真的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唯一的最高目的,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里是有创设空间的。国家课程体系改革之前,地方和学校可多做一些探索。
记者:整个教育是一个生态,每个家庭亦是一个生态。中国家庭常常被形容成“一个极度焦虑的母亲、一个缺位的父亲和一个有问题的孩子”。很多家庭习惯把孩子当中心,甚至亲子一体化、儿孙祖宗化,这种生态是否正常?
孙云晓:肯定不正常。南非国家公园有一个发现:小公象变得很暴力是由于很多成年公象被杀,小公象失去了父亲的陪伴和榜样。人类社会犯罪七成以上都与父亲角色缺失有关。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人生下来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亲密性,母亲有天然优势;一是独立性,父亲有天然优势,二者缺一不可。家庭教育的原则是儿童为本、父母主体、多向互动,但父母主体并非母亲主体,父教缺失是目前家庭教育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记者: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对孩子、上对下的教育吗?应该如何理解“夫妻关系高于亲子关系”?
张志勇:家庭教育的第一任务是家庭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讲,夫妻关系高于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的第二任务是让每一个家庭成员健康成长、共同成长。第三个任务是父母应承担抚养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和使命。父母如果把家庭教育对象指向孩子,而自己不进步、不读书、不成长,就很容易成为反面教材。
孙云晓:教育好孩子靠什么?不靠学历、收入和社会地位,靠的是父母的教育素质。教育素质由什么构成?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这是需要学习的。当代社会千变万化,青少年的优势越来越多,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父母像今天这样需要学习。所谓“持证上岗”,其实就是强调父母必须学习,不仅是法律义务,更是现实需要,不学习真没办法教育好孩子。
这些年,国家一直在推动家庭教育立法。我们在教育孩子上有一个根本性的失误,就是对儿童了解不够、对儿童权利无知。全国妇联第二次家庭教育状况调查中有一个惊人的数据:认真学习过相关儿童保护法律的父母不到一成。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等四项基本权利本应广泛普及,而现在不仅父母缺乏认知,教育工作者和媒体也很无知。
孙晓梅:比如北京地铁车门上贴了广告,导致身高一米二以下的孩子就看不见外面,这就是对儿童权利的侵犯。因此,在家庭学科里一定要加入关于儿童的法律内容。
3.家庭教育应纳入社会公共服务
记者:目前我国的一些地方已将家庭教育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比如江苏海安的家长学校总校有18个独立编制,广东中山按生均7元的标准投入家庭教育经费,苏州连续三年总投入4184万元用于家庭教育,成都青羊的每一个社区都建有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重庆市人大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家庭教育地方法规《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家庭教育全面纳入社会公共服务、深耕到社区及家庭,还有多远?
孙云晓:还有很长的路。但有了这样的导向和政策,家庭教育纳入社会公共服务将会做得越来越好。关键是观念的改变,观念改变之后就会开放更多资源,满足更多的社会需求。比如天津市就曾由政府购买专业服务,将举办1000场父母大讲堂作为民心工程之一,除了讲课,还提供咨询服务。
记者:在我国,家庭教育主要是通过家校合作进行的。有网友提问,“老师要求家长改作业、辅导功课、监督孩子学习,还要老师干吗?”“家长随时可以进教室听课,维持课堂秩序,这样合适吗?”家校合作的边界何在?
张志勇:山东省自2009年开始全面推行家长委员会建设,我们把家长委员会看成学校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规划了三大任务:一是家长参与学校课程改革,对校本课程进行补充性资源供给。二是开展家庭教育活动,家长委员会每个学期至少要给家长供给4个课时的家庭教育讲座。三是家长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如监督艺术、体育等特长生的招生、校服的采购招标等,使过程更为透明。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有边界的。现在非常糟糕的是,家庭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二者日益同质化,导致孩子学习疲劳、兴趣丧失,对孩子造成了极大伤害。其实,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分工不同,家庭教育的独特优势是道德教育,而功课辅导、学业学习则是学校教育的优势,这一边界绝不能打破。此外,家庭教育还有一个重要价值,是给学业学习提供经验背景,而不是直接代替学校文化课学习。现在的孩子缺的就是真实生活的体验,推动孩子成长的最好方式,是保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孙云晓:家校合作的一个重要目标,不是让家庭变得像学校一样,而是让家庭变得更像家庭,更富有家庭的魅力,这样孩子才像孩子,他也会是一个好学生,必须要防止把学校生活复制到家庭。家庭教育是第一教育,是人类最早的教育,也是最漫长、最有个性和最有魅力的教育,只有当家庭教育具备这种魅力,孩子的人生才能幸福,家庭与学校才能处于最好的关系。
张志勇:陪伴孩子学习是最糟糕的方式。陪伴学习意味着对孩子不信任,孩子独立性没有了,整个自主性也就没有了,孩子的未来就很值得担忧。
记者:有专家曾说:“我从来不给孩子作业签字,孩子为自己的作业负责,我不需要为他的诚信背书”。最后,请三位老师分别概括一下,如果将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幸福的家庭和一个和谐的社会比作一棵树,树根、树干和树冠应该是什么?
孙晓梅:人需要通过树根吸收家庭生活常识等营养,常识越丰富,叶子自然越茂盛,夫妻健康,儿女健康,人生就会幸福。
孙云晓:家风等家庭文化是一个家庭的根,树干就是家庭关系,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越好,家庭越幸福,而树冠则是一家人快乐的生活和取得的成就。
张志勇:在教育这个生态系统中,树根是家庭教育,树干是学校教育,树冠是社会教育。希望家庭教育给每个孩子奠定道德的种子,学校教育给每个孩子储备一生积极向上的能力,社会教育则对每个孩子充满尊重。社会充满人文情怀,这个社会就会蓬勃向上。(本报记者 杨咏梅 通讯员 马海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