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工业大国,同时也是教育强国。近年来,德国政府为了保障工业4.0等国家创新战略的不断发展,在教育和科研领域采取了面向数字化、加强国际化的改革举措。
建设数字型知识社会
德国对信息化的投入和建设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近年来,德国政府密集推出了一系列信息化发展规划,特别是在教育信息化领域,投入了大量经费并给予许多政策扶持。2016年10月,德国政府推出了“数字型知识社会”的教育战略,作为全面促进德国数字化教育的行动框架,内容涉及5个重点行动领域,各领域的战略目标统称为“数字化教育世界2030”。
据悉,这一行动框架的总目标是,在全德范围内大力促进数字化技能培养以及数字化媒体的广泛使用,充分发掘数字化在各教育领域的潜能,增设所需的基础设施,制定体现时代特色的法律框架,并推进相关组织的战略发展,以数字化推动德国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为此,该战略确立了未来十到二十年的五大行动领域,分别是:数字化教育培训、数字化设施、法律框架、教育组织和机构的数字化战略、国际化。专家分析,数字化教育培训是为了培养人才,数字化设施建设是提供技术保障,再加上法律支持和组织建设,最终达到数字化为国际化服务的目的。
根据纲领细则,德国希望通过加强数字化建设,使所有教育参与者能够使用最新的数字化技术,掌握数字化授课的技能,并保障线上数字化教育课程的不断更新。一个实例是,德国拥有极为出色的函授大学课程,未来类似的高质量教育资源和平台还将进一步开放,不仅使学习者的学习信息能够通过云端保存和传输,还能够通过大数据为学习者制定更加适宜的个性化教育方案。
此外,联邦—州数字化协定规定,联邦教育部负责在未来5年投入数亿欧元,推进校园数字化建设;州级政府组织教师培训,协助学校制订发展战略,建立州内共同的技术标准,负责数字化设施的维护和运作保障。德国联邦和州政府还将共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多媒体使用技能;通过鼓励中小学生参加各类计算机竞赛,培养有信息技术天赋的学生;鼓励贴近现实的学习环境和互动性强的体验式学习等。据亚琛工业大学专家分析,由于枯燥和程序化,越来越少的德国青年选择学习计算机编程等相关专业,这也使德国汽车制造和电子行业的网络技术部门缺乏足够的基础编程人才,限制了这些行业的发展。
德国联邦教育部部长万卡对此说到:如今数字化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为此,良好的教育是适应这个数字化社会的先决条件。从初期的儿童教育培训到终身研究学习,我们必须要充分抓住数字化改革的机会,为此联邦教育部和财政部会按照“全面行动框架”,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支持。
国际合作:联网与创新
据媒体报道,近日德国内阁批准了一项由德国教育与研究部起草的针对教育、科学与研究国际化的战略。为此,德国将加强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实际上,德国一向重视高等教育和研究国际化工作,如通过法律政策的完善,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发国际化专业课程等都是联邦政府长年推动的举措。
其中“国际合作:联网与创新”是该战略的主题。为此联邦政府制定了五个目标:保持并提高德国科学与研究系统的卓越性;发挥德国在国际上的创新能力;加强国际职业培训和资格培训;加强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加强欧洲的国际化合作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该战略将支持中小型企业在研发领域的国际合作。根据国际权威杂志《自然》的“自然指数-科研合作”显示,德国在科研合作“自然指数”中位列全球第二,中国列全球第五。有评论指出,中国应当携手德国,巩固国际科研合作的中心地位。
“经济和科学空间的增长总是相辅相成的。数字化加速了这一发展。新的国际化的创新中心正在生成。通过该战略,我们为国际研发合作创立了一个基础。外国投资者可以利用德国的创新条件,而德国也将从这些科学研发国际合作中受益匪浅。”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的总经理贝诺·彭泽博士说道。德国将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通过国际化创新中心的“摆渡”和传播,达到互利共赢,进而转换成经济效益和更长远的收益。
在德国数字化教育战略推出前不久,我国教育部也在去年6月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对“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和任务作了系统谋划。两份战略报告呈现出许多共同的目标和路径,也各有政策侧重和特色。在教育国际化方面,德国和中国都走在世界前列,输出和引进了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建立了知名的海外科研机构,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