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岭读书讲座:《素材的个性占有和拓展》
“在一个雾霾的时代,吸取周边的光线,成为一个精神明亮的人。”4月24日下午四点,在热烈的掌声之中,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读书周”系列活动之活动二——作家王开岭读书讲座在十三中新青年剧场成功举办。王开岭老师向高一年级全体师生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验。
讲座开始,由曹勇军老师做了简单的开场白,向现场师生介绍了王开岭老师的作品和本次讲座的基本内容。接着,王开岭老师围绕“素材的占有和拓展”,谈了自己的阅读经验。他认为这一代孩子都可以成为为头脑合格、独立思考、性情温和的理想主义者。这其中,阅读的力量不可忽视。
接下来,王开岭老师谈了读书的三个系统,一是语言系统,二是美学系统,三是价值观系统。他以自己的两位同事——知名新闻人白岩松和柴静为例,说明了阅读对人的巨大化育作用。正是阅读,让他们从众多主持人与记者中脱颖而出。阅读给予了他们语言系统的培养,并升华了他们的价值观系统,使他们的观念、意识、视角更加广阔而丰满。在阅读材料的选择方面,王开岭老师主张纸质阅读,并直言这是成为“精神明亮的人”的一大要点。因为纸质阅读带来的附加值能够培养人的信息后能够,熏陶品行,也是对碎片化现代阅读的一种反叛和抗议。
面对价值观的选项系统,王开岭老师谈到,希望同学们能够拥有宽容的价值观,而非偏执地追求“真理”。他认为,文化的缺失与网络的浮躁,使人们缺少逻辑性。现代人应当反思,要追求“百家争鸣”,给予人们选择的自我权力。
在素材占有方面,王开岭老师给同学们的建议是,关注阅读材料中故事性较强的部分,并拥有对人文生活的敏感嗅觉,要主动去找寻素材之间的联系,寻找联系之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他将这种联系分成两种,一种是同项的,一种是异项的。无论是哪种,都具有启发性。接下来,王开岭老师引用奥威尔、泰戈尔等人的语言,并结合自己作品,谈了故事中应追求的更广阔的意义与思考。他强调,作品中应该关注对“人”的态度,要有“生命的气息”,要尊重生命。王开岭老师的话语激发了现场同学思考的热情,在之后的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分别就“情与法”“感性与理性”“理想与现实”等问题向王开岭老师提问,他都一一耐心解答。
最后,曹勇军老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他将王开岭老师形容为一个思维敏捷并具有穿透力的人,并建议大家结合讲座内容,重新阅读王开岭老师的作品。曹勇军老师也感慨到,虽然本场讲座主题是技术方面的,但整个讲座内容已经远远超过了技术分享,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思考内容,指明了思维深入下去的方向,是一场具有力度的讲座。最后,讲座在全体师生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高一(1)班 元源 供稿